在伟大社会革命中大力弘扬革命精神
2018-02-07□刘芳
□刘 芳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他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又特别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党领导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来审视,深刻揭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艰巨性。在这场比历史上的任何社会革命都更为深刻、更为复杂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四大考验”“四大风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必须要始终保持和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一、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具有崭新内涵的伟大社会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精神可谓是萦绕于心、一以贯之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革命理想高于天”到“不忘革命初心”,将我们党开创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觉悟、情怀和意志充盈于胸,溢于言表。特别是在2016年年底举办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明确提出“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1]。这种对革命精神的重视与强调,既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科学认知与深刻领悟,也郑重宣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的科学遵循与自觉践履。
众所周知,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就开始了慷慨悲歌的社会革命运动,但只有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社会革命才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开启了新的航程。历史和现实都已雄辩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才是真正彻底的革命。
我们党早在一大纲领中就明确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97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不断推进社会革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习近平同志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也是具有崭新内涵的伟大社会革命。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具有客观物质性、演进的连续性和永恒性及其首尾一贯、统摄始终的进步性,因而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否则,如果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就必然会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从而引发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革。可见,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导致革命或改革的内在原因。简而言之,由于生产力发展演进的永恒性使然,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同它的现存的生产关系之间日益增长的不相适应,总是要通过尖锐的矛盾、危机、痉挛表现出来。这种矛盾、危机、痉挛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最终解决。矛盾解决了,社会就发展进步了,历史就前进了。所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革命直接导致政权的阶级更替,表现为社会制度的兴亡存废,但深藏其后更为根本的是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诚然,“革命”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系指用暴力手段自下而上地推翻现有的政治秩序;后者则泛指变革、改革、革新、创新。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具体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民族独立和解放,一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质而言之,社会革命乃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和飞跃,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实现形式。它不仅表现为破除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毛泽东曾经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因而总是要革命的。邓小平所说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P113,“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2]P135,也正是从此意义上而言的。
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西方列强的肆意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了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各式各样的探索尝试,但终究未能找到出路,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也正是透过这些抗争和探索,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伟大政治革命。这场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以后更为广泛的社会革命开辟了道路。
代表新生产力的革命阶级从旧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就为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巩固排除了障碍,扫清了道路,也为整个社会领域的全面性、根本性变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到底是一种静止不变、尽善尽美的终极状态,还是一个充满矛盾、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回答是非常明确的。他们始终从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强调其不是静止不动、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不断革故鼎新和发展进步的社会。在19世纪90年代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一些人教条主义地把未来社会作为一种既定模式、凝固不变的社会形态,作为一种具有先验本质规定、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状态。针对这些错误认识,恩格斯针锋相对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1890年8月21日,恩格斯在致奥托·伯尼克的信中写道:“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3]P443更何况社会主义社会“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4]P305,仍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制约,“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4]P304。这使得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建立起完美无缺的社会制度,必须通过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通过调整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摆脱旧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痕迹的影响,进而走向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应当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也需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向比较成熟、从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由不发达到比较发达的长期发展过程。由此观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也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引起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的历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亘古不变的客观必然规律。
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社会形态,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生产组织形式总是不断变化的,是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社会主义之所以不断发展变化,其根源就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矛盾运动。以往社会改革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满足少数统治者的享乐需要,而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则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推动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自己的真正解放。正如2014年元旦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中所指出的:“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5]
也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性质和状态以及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科学认知和正确运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对此,习近平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正是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所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社会矛盾不会消失,革命的根源就客观存在且也不会消失,革命自然不可避免,只是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对革命不存在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革命是历史自身发展的必然现象,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必然性的物质力量”(恩格斯语)。1851年2月13日恩格斯写给马克思的信中明确讲到:“革命是一种与其说受平时决定社会发展的法则支配,不如说在更大程度上受物理定律支配的纯自然现象”[6]P270,“制度改变的方式总是新的要求逐渐产生,旧的东西瓦解等等”,建立新的制度“总要经过真正的革命”[7]P315。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这里所强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是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场具有新的性质特点和内涵的伟大社会革命。比如,新时代要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解决重大社会矛盾,进行伟大斗争解决重大矛盾,建设伟大工程重塑政治生态,推进伟大事业攻克发展难关。要在展现美好未来的同时防范重大社会风险,全面掌握社会风险成因,有效化解社会风险振荡,及时防止社会风险演化。而这些都是进行新的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具体表现,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再比如,新时代要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本身就是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目标指向。新时代要实现从解决旧的主要矛盾向解决新的主要矛盾过渡,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价值目标导向。再比如,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无疑也是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因而也是构成新时代的伟大社会革命的崭新内容。因此,完全可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就其力度、深度、广度、厚度、强度,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这一社会革命使中国必将以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种崭新面貌,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前所未见的。从其展开过程中看,必将处处呈现出文明的变革,而这种文明的变革及其新的文明的逐步定型,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具有新的性质特点和内涵的伟大社会革命的伟大成果。具体说来,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特点有三:
一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扎实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的伟大社会革命。历史方位一般意义上指时间进程和空间分布结合而构成的特定方向和位置,它是时空交汇的坐标系。在国家战略意义上,历史方位主要体现为一个国家发展所处的当下形势和历史走向。
历史方位是决定方向、明确路径、选择方略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依据。党的历史表明,历史方位就是当代中国的实际,历史方位就是现阶段中国的国情,历史方位还是发展趋势,历史方位也就是时代坐标。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及时标定历史方位的历史,也就是一部立足历史方位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实现既定目标的历史。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我们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和十八大以来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对这个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从五个不同维度做了界定和描述,即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一重要判断符合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新态势,建立在正确认识、深入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基础上,对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继续推进这一伟大社会革命就要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适应新的客观实际,顺应新的发展趋势,激发起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诉求,做到既不脱离实际,又不超越阶段,扎实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按照新时代客观要求制定方针政策、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向着夺取伟大社会革命新的更大胜利稳步前进。
二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力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伟大社会革命。如上所述,社会革命的发生、发展是以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变化为依据、为支撑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历史性的,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变化,堪称为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也是进行建设和改革的逻辑起点,因而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从满足“物质文化需要”到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不仅有着量的差别,更有着质的飞跃。这是因为人民需要包括更为广泛的领域、更为丰富的内涵、更为提高的层次、更为自主的选择;从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到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矛盾更具复杂性多样性,任务更具精准性差异性,标准更具现代性综合性。
新时代需要着力解决的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解决的是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更好地高质量地发展的问题。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目标追求,就其内涵而言,它不仅体现在经济维度上,也体现在社会维度上。由此而言,“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为广泛,不仅包括从吃饱穿暖到吃好穿好行好住好,从数量满足到品质享受,从衣食住行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些既有在“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等方面的客观“硬需求”,也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诸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求”。解决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继续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必须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就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实现新的战略目标的伟大社会革命。战略目标对于社会革命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战略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划分了社会革命发展的阶段性。十九大规划的新的奋斗目标跨度“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可分为三个目标、两个阶段、两步走,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进行了有机结合。按照报告提法,“三个目标”分别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和“两步走”是指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奋斗十五年来安排。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的新战略目标,完整勾画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前15年,将以前提出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统一相对应,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和要求。应该看到,强国目标的实现,表征着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意义上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和一个超大型的现代国家重叠的崛起。论人口,它是100个普通欧洲国家之和的超大规模。可见,从发展理念到发展方式、从发展节奏到发展路径,新战略目标赋予新的伟大社会革命以崭新内涵。这就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瞄准发展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惟其如此,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进行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必须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在团结和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凝聚形成和发扬光大的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觉悟、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它既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更是当下我们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反复强调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8]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中国共产党经历的那段苦难与辉煌,我们清晰地看到,我们党正是靠这种革命精神,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大“考”,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优秀的答卷。正是靠这种革命精神,我们党才领导人民成功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领导人民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也正是靠这种革命精神,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带领人民进行“第二次革命”,开创了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性变革,夺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胜利,使我国发展大踏步赶上时代脚步。这种革命精神不仅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发挥了改天换地、彪炳史册的巨大作用,而且对促进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成长和精神家园建设、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磅礴力量,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社会革命,更是弥足珍贵、不可多得。
第一,弘扬坚定信念、不畏艰险、追求理想的革命精神。理想信念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是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形象地称之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思想上的“总开关”。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支柱,是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强保证。崇高的理想使命是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锲而不舍、励精图治,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始终不渝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无数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尽管他们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轻轻松松实现,但他们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接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作出奋斗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军阀的绞刑架下慷慨英勇就义。抗日英雄杨靖宇在冰天雪地的山林里与日寇激战数日,在只剩下一个人的情况下,仍然毫不畏惧,顽强抗击,最后壮烈殉国。当敌人剖开他的腹部看到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时,无不为之震惊。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之所以视死如归、无所畏惧,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的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钱学森、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攻坚克难、勇挑重担,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也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是空的,也不是虚幻飘渺的,而是“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9]。因此,我们要树立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就要更加自觉、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第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基本条件。早在1930年,毛泽东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0]P111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困难面前就要勇于担当,公正无私,就要做到讲实话、办实事。试想,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何来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来遵义会议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同样,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就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对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就没有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正是看到这一点,约翰·奈斯比特才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感叹:“解放思想是中国社会变革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支柱。”[11]P11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是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都是解放思想的必然产物和重大成果,同时又进一步推动了思想的新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和基础的,又是解放思想的必然产物和理论结晶。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那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这一革命的先声。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过程。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上,同样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思想观念无疑是先导之策;清除市场壁垒,有活跃的思想、开放的思维就有更好的办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取决于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与时俱进的把握。不进行思想的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也就不会有事业的大发展。
没有思想的先导,就不会有行动的跟进;思想上能否破冰,直接决定着行动上能否突围。党的十九大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要将思想转化为物质,将方案转化为行动、将蓝图转变为现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基本前提。反之,如果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廓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也就很难拿出有突破性的改革举措和行动。
第三,弘扬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在长期的革命、改革和建设中,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福祉而无私奉献的历史。追根溯源,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党始终坚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然使命、执政理念和发展动力。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凝聚民心、激发力量、攻坚克难的重要保证。密切联系群众就要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其核心就在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想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推进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感恩之心对待群众,以热忱之心回报群众;要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作为推动发展的基本原理,依靠群众促改革、促发展、促和谐;要把“从群众中来”作为集思广益的方法论,从实际出发,倾听群众心声;要把“到群众中去”作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最重要的途径。服务群众是党的根本宗旨,决不能停留于喊口号,而要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新时代弘扬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就要努力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老子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干部为群众多送一份温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12];要在作风上深入群众,绝不能整天围着办公室转,围着上级领导转,而不围着群众转。各级应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难上,做到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安排时间深入基层,无论时间多紧,都要抽出时间联系群众,切实在联系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即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善于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善于倾听人民群众意见,制定发展措施善于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用群众的智慧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要在生活上关心群众,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千方百计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富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在我党的历史上,宋任穷曾因“咬牙”坚持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与敌战斗频繁,又遇严重旱灾,白花花的盐碱地颗粒无收;日军还放水淹地造成水患,导致痢疾、霍乱等瘟疫流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委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晕倒。愣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咬牙”体现的是坚忍不拔、英勇顽强的意志,锲而不舍、不屈不挠的精神。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到达胜利的彼岸。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漫长岁月里,共产党人历经艰险、饱受磨难而毫不犹豫地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因而堪称为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1935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做报告中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0]P161当年,延安陈设简陋的窑洞、经济封锁下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就是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生动体现和写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成就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毛泽东将其高度概括为“我们的政治本色”。习近平称之为“共产党人的品质”“立党立国的根基”“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基”。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再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每一次转折,都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仅意味着在物质层面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意味着在精神层面保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思想态度;也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方面的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指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也正是秉持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探索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在20世纪以来发生了一次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试想,我国从“一弹两星”到“空间站”建设,还有很多的高端科技项目发展,哪一样不是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倒逼创新创造出来的。习近平在三峡考察时指出:“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试想当年建设三峡工程,如果都是靠引进,靠别人给予,我们哪会有今天的引领能力呢?”[13]因此,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必须“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习近平反复强调“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启示并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建成“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重道远,仍面临很多严峻挑战与考验,必须牢固树立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倒逼创新创造,让事关民族发展的一切“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就既要有勇于实践、不怕牺牲、顽强战斗的作风,又要有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同时更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发愤图强、开拓进取、赶超一流的精神。当前尤其要善于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坚忍不拔、矢志奋斗的力量,自觉做到自力更生的意志不能移,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干事创业的激情不能减,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干事创业,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