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
2018-02-07冯志峰
□冯志峰 单 鑫
(1.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108;2.江苏省连云港市民政局,江苏 连云港 222000)
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使中国发生了翻天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党中央“先后出台重点改革文件360多个,推出改革举措1500多项”[1]P95,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业积累了丰富经验,书写了宏伟篇章。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取得一系列成功,源自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探索和对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典型经验的总结,源自于对改革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把握和精准应用。党的十九大又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始终牢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进一步彰显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业又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迈入了新征程。
进入新时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深入探索和科学把握,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经验的丰富与发展,是对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继承与开拓。纵观新时代的改革事业,其自身有着严密的实践逻辑,其背后有着清晰的理论脉络,隐含着深刻的运行规律,需要我们对之形成科学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灵活地应用。
马克思说,“环境的改革和人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2]P138。作为一场深刻的伟大的变革实践,全面深化改革实际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程度。这就必须认真贯彻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对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存有的改革疑问进行及时的回应和科学地解答,全力破除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固化阻力,找准重点、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将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发展力量。
一、明确“谁来改”的改革主导,坚持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谁来主导改革?这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方向,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无论是从国家建立和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还是从党的执政绩效来看,中国共产党都是全面深化改革当之无愧的领导力量。由此可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牢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改革的主导地位不动摇,更要在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原则中强化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一)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无论是酝酿和启动,还是重大议题的设置、推进及其成效的彰显等等,都以铁的事实有力地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3]P18离开党的领导,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更要坚持和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因为,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各项改革深度关联,过去单项的、局部的改革突破对全局改善的效果正在减弱,“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4]P27,深化改革需要全面推进,成为历史必然。“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4]P13。由于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现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包括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少数人利益与多数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比过去复杂了,而且不少利益关系和矛盾交织在一起,处理起来难度很大”[5]P74,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激发各种矛盾,隐含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改革是我们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3]P107,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始终发挥着社会“稳定器”作用。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型国家要凝聚发展合力,必须要统一全体人民意志,这就需要强大的国家能力。中国的国家能力,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能力,来自于党的组织力、领导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地破”[6],坚持真刀真枪推进改革,不断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力度前所未有,成果前所未有,所取得巨大成功都根源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稳步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要领导推进改革事业,首先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自身的纯洁性。这就必须要推动党的制度建设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效如何,直接关系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实现。”[7]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一道做出全面的总体部署。2014年8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各位阶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时俱进修订党章,陆续出台规则条例和配套法规,搭建了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党的制度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以中央层面的党内法规为例,“5年多来共制定修订140多部法规,约占220多部现行有效中央党内法规的60%”[8]。与此同时,同步推进管党治党的制度实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形成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向人民群众交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满意答卷,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加强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9]P544,必须“强化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切实将各方面各领域力量融起来、工作统起来”[10],才能保证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为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加强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不仅要体现在议事决策上,也要体现在抓落实、见成效上。”[11]各级党委要强化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小组)机构建设,将各方面力量统筹起来推进改革,着力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的要求。要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形成法治思维,严格按规则和程序办事,着力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改革积极性。
各级政府要不断提升执行力。再美好的愿景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也只能是一纸空文。“许多国家之所以陷入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或‘塔西佗’陷阱,与国家强制力的阙如有很大关系”[12]P63。要从两个方面提高政府对改革的执行力。一方面,要提高政府行动的效率,各地各部门既要蹄疾步稳地推进改革创新,又要突出重点、聚焦焦点、攻克难点,积极推进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领域的改革,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在深层次上还涉及优化政府的权能配置,2018年初启动实施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是在深层次上提升党的领导力和政府执行力的关键一招。目前,中央层面的机构改革已经基本到位,下一步要深化地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形成善为、能为、敢为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改革的动力、激发改革活力,形成鼓励改革、支持改革的正确导向,激荡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磅礴力量。
二、明确“往哪改”的改革目标,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4]P14全面深化改革“往哪改”?这里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改到哪里去”?二是“距离有多远”?前者涉及改革的方向和总目标,后者涉及改革的路径和路线图。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对“到哪里去”明明白白,还要对“距离有多远”清清楚楚,以科学务实的目标定位引领实践、推动发展。
(一)“改到哪里去”
改革目标关系改革的方向,决定改革的成败。“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3]P21。“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4]P42纵观改革开放的历程,“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曲折,但由于方向正确、驾驭得当,有了问题能及时纠正,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4]P18。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中的两句话是一个整体,“这里面有一个前一句和后一句的关系问题。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4]P20-21这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往哪改”的方向。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就是由于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之下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体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造福人民群众。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之下,还需要具体的运作性的制度和体制机制予以支撑保障,从而将总的制度优势“变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现实。所以,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及“与制度体系密切联系的国家治理行动体系和价值体系”[14]P12。制度是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改革的制度规范、引导着人们推进改革的行为。“人类集体行动存在各种问题,在于存在制度供给难题,这就必须形成具有社会共同行为准则和互惠的行为模式”。[15]P125在一系列制度体系的支撑之下,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大限度的激发、释放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内涵、巨大能量和活力”[14]P6。
(二)“距离有多远”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只有认识到差距,才能坚定信心、增强动力,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全面深化改革起点和所要达成的目标之间到底有多远,决定了改革措施步骤的具体安排。“距离有多远”,这个概念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一是从远景目标来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动力要求,并勾勒出具体的目标路径:“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6]P27。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远景目标。二是从重点目标任务来看。再宏伟的远景目标也要有支撑性的目标任务来分解完成,这可从经济、政府、社会三个维度来解构,主要包括:“形成具有包容性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国家依法治国能力和政府执行力;建立良好的社会规范及和谐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12]P61三方面内容。三是从具体内容来看。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肩负着新的使命:“从总量扩张到高质量发展、从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从所有制改革到产权制度、从商品市场化到要素市场化、从简政放权到减政减权减税减费、从调动普通劳动力的积极性到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从国有企业改革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从渐次开放到全面开放”。[17]远景目标、重点目标任务以及具体内容这三个方面,综合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历史坐标,内在地规定了改革的有效举措。
(三)把握好“总目标”和“路线图”的关系
“改到哪里去”涉及改革的总目标,“距离有多远”涉及改革的路线图,把握好“总目标”和“路线图”的关系,就是在工作中要切实做到有总有分、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破有立。这就必须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将制度完善与推进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而逐渐缩短改革目标与改革推进之间的距离。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指引下,抓紧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打好改革攻坚这场“硬仗”,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特别要指出的是,如何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和效果进行科学测量,需要建立出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以明确的告诉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已经走到哪里、效果怎么样、接下来怎么完善”。但是,目前的评价标准还比较纷繁复杂,“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经常使用的治理评估指标体系有140种左右。”[14]P18如何完善标准、增进对标准的认同,这需要树立并运用法治思维,通过科学地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破”与“立”之间的内在张力,才能更好地推动改革实践。
三、明确“改什么”的改革重点,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导向
改革“改什么”,这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4]P15。改革是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行的相应调整。40年来,我们对那些不合理、不适应时代发展和要求的体制机制进行了深刻变革,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的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动摇,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规制方向的重大原则性制度没有改变,鲜明地体现出唯物辩证法“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改革“改什么”?一言以蔽之,既要改那些现实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又要革除其背后的体制机制病症。“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13]P74。
(一)改革需要直面现实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当代中国改革的启动就源自农业生产落后的问题和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探索。“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当代中国改革启动的实践不是严格遵循既定的‘路线图’,而是一种政策对现实生活‘生动创造’的选择过程,其理论实质是一个由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及源流耦合所构成的议程设置与政策制定过程”[18]P114。改革源自问题,目的要解决问题。所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这既来自于对问题的发现和把握,也来自于不畏艰难的勇气和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经济转型升级、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短板以及管党治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项项议论多年、阻力较大、牵涉深层次调整的改革,在顶层协调与推动下启动,一个个以前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被砸开”[19]。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解决思想认识上的束缚,更是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既治标又治本,“把破除体制机制顽疾同解决新出现的矛盾问题结合起来”,改革成效有目共睹。
(二)改革需要正确认识问题
“问题”本身是一个多面体的概念。改革所要面对的“问题”是分层次的,有总问题和具体问题之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所要面临的总问题。这个总问题在现实中又表现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16]P9等诸多方面的具体问题。“问题”是变化的,改革的内在哲学,就是“变与不变”,党的十九大对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概括就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在改革过程中,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产生了,或者一时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又以其他形式改头换面而来。“问题”又是复杂的,本质上表现为利益之争。在推进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不同地区、部门、群体和人员的各种利益,特别是利益固化问题亟需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分利联盟使政治体制为分利联盟的利益服务,而不是为整体利益服务,甚至以损害整体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分利联盟的利益。”[20]P5“问题”的背后还隐含着思想解放。“真理标准大讨论”“姓资姓社不争论”,以及“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改革每前进一步,背后都凝聚着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都是对问题的有力回应。
(三)改革需要精准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当代我国社会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找一把钥匙,这就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是主要矛盾,还是具体问题,背后都存在着供给侧的不足。“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3]P253“无论从改革本身的逻辑关系还是从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主战场’,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 攻坚区’”[21]P12。为此,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着重从减免税收、技术创新等角度提高供给方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我们所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3]P252。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全面深化改革视角中的“供给侧”,不仅是经济发展领域的,也是社会治理领域的,还是行政管理领域的。以行政管理领域为例,“只需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公共服务的创新,对服务对象需求的精准把握,对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就蕴含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刻含义。也就是说,“供给侧”改革本身也有个“全面推进”的问题,这就需要经济、社会、政府管理等多方发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战略性和创造性,不断生产出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
四、明确“怎么改”的改革战略,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筹推进
“怎么改”是改革的方法论问题。“所谓改革方法论,是基于把握规律、深化认识、提升实践、理论创新过程中而形成的一套推进改革开放持续进展的原则、理论、方法的总和,其本质就是改革的总体设计如何转化为现实的问题。”[22]P11。方法论关系改革的成败,有什么样的方法,改革就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中、苏两党两个大国几乎同时代推进改革,但改革的结局截然相反,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改革方法论是完全对立的”。[23]P54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总体上采取了渐进式改革的方法,新时代在坚持这一总体方法论之下,还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方法步骤阶段的关系,处理好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我国改革的逻辑主线是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遵循了“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先农村后城市”的实践逻辑[23]P54。这表明,处理好改革逻辑主线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就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改革是发展、稳定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稳定的目的,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这不仅明确指出了改革发展稳定的价值指向,而且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新时代,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新的意蕴,要突出“治理”与“创新”两个要素。“创新”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竭动力,“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内容,这两者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更有学者提出“改革、发展、稳定、创新和治理五位一体的综合改革方式”[12]P61,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国家治理成长。
(二)处理好方法步骤阶段的关系
全面推进改革,既要有宏观上的方法论构想,又要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安排。就具体安排来说,就是要把握好方法步骤阶段之间的关系。方法是指为达到改革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和措施;步骤是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的先后顺序;阶段是指既要考虑改革进程中不同的区间段落,又要依托国家发展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具体国情。
处理好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就是既要加快推进、又要循序渐进;既要不拘一格,又要按章办事;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全国一盘棋,又要避免一刀切。实践中做到这一点却殊为不易,需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例,2017年对经济工作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要求,这主要是为解决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债务高企等方面问题而提出的目标任务,但是一些地方却产生了一些误区:“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但是现在很多的做法是把目标、任务当手段。‘去产能’就下指标。”[24]依然沿用计划经济的思路和行政手段来配置要素,显然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也是不合时宜的。
(三)处理好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局部阶段性改革的基础上来谋划。”[13]P68这体现了“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先试点,积累经验、掌握规律后全面推广,这是我们党推进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这就要求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真正“拜人民为师”,向能者请教、向智者问策,在“干中学、学中干”中汲取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加强顶层设计就是将个别的做法上升为综合设计和整体推进,强调系统性和全局性。在当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实施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不确定因素等各种变量,要有对顶层设计进行及时完善的预期和预案。”[25]让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融合,在认识—实践的螺旋式上升中推动改革不断完善。
(四)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要从全局角度出发,思考改革发展战略问题,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才能做到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就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当改革的促进派,又要当改革的实干家。针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特点,聚焦重点领域,突出关键环节,“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26],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与时俱进地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稳中求进、提质增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保护好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激情,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五、明确“靠谁改”的改革动力,坚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P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27]
(一)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
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人民是决定成败的根本力量,也是主体力量,更是支撑力量。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改革进程的创造者,必将在改革大潮中激荡起无穷的力量和壮观的丰功伟绩。习近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历史合力论,科学全面地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高屋建瓴地指出:“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4]P41。这一论断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党要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力量,要紧紧依靠人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事业;二是党要让人民群众意识到自己是改革的主体力量,从而更好的凝聚改革共识、迸发出推动改革的持久的内生动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进程始终和群众息息相关,推出的各项举措始终紧扣群众需求,回应群众所思所盼。如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营改增改革以及多轮次的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发展积蓄动能;推动建设更加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13]P68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患难齐努力,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强大改革动力和内在活力,才能不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二)全面深化改革承载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价值追求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一语道破共产党人的性质和宗旨:“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P413。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价值追求。建党九十多年来,无论内外部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3]P32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1978年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的历史性变化,这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创造的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人民的福祉和获得感大大提升,以及所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大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根本性成就,也得益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得益于这样的改革坚持了以人民期待和需要为逻辑起点;在新的时代,依然需要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把握改革规律和时代特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习近平所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三)全面深化改革要带给群众更多获得感
全面深化改革旨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个执政党如果能够促使经济得到持续增长,并通过经济增长不断改善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就会得到社会多数成员的认同,确立党的政治权威,巩固执政地位”[5]P43。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28]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位,让改革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改革事业,“从养老到医疗,从教育到就业,从经济发展到社会事业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精准出击,始终向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迈进”[5],用实际行动和漂亮的成绩单有力地说明,全面深化改革的显著成效既写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颜值”上,更写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一张张自豪的笑脸上,激励着我们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