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散文的济南水文化
2018-02-07首作帝
首作帝
中国现代城市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与作家的笔墨淬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北京古典庄重,离不开鲁迅、周作人、老舍、萧乾、林语堂、徐志摩、闻一多等人的用心建构;上海摩登气派,得益于茅盾、巴金、张资平、穆时英、施蛰存、钱钟书、张爱玲等人的全力着色;杭州浪漫和美,源自于郁达夫、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的倾情润饰。具体到城市个性,北京重建筑,上海重物质,杭州重情思,重庆重山体,哈尔滨重冰雪,总是在文化的范围内有一个或多个类似的事实。老舍为济南开拓了另一个异于其他的事实,或者说老舍把济南的传统精髓现代化了,那就是:老舍通过精致的语言疏导了济南水文化,使得它逶迤流向世界各地,形成气象万千的态势。老舍散文的济南水文化,对中国现代都市而言,可谓“物以稀为贵”,不仅有底色,而且有特色,达到了为“泉城”、“水城”代言的至高境界。
一、亮出济南水文化的招牌雅号
老舍喜欢济南,喜欢“济”字。从1930年7月到1934年秋初,老舍在济南住过四载,创作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和短篇小说集《赶集》,为接下来创作《骆驼祥子》,成为职业作家做好充分准备。在济南,老舍有了第一个小孩,毫不犹豫起名为“济”。孔子《论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老舍绝佳诠释了“名正言顺”的含义。“济”由古水名济水而来,它今天已不复存在,有关地名却仍然不绝如缕,如济南、济宁、济阳、济源等。老舍唯独对济南情有独钟,为济南写旷世铭文。在《吊济南》中,老舍写道:“四年虽短,但是一气住下来,于是事与事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快乐与悲苦的代换,便显明地在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划在心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在闭守的乡土中国,老舍驻扎第二故乡并昭告天下,证明他对济南是真爱。
老舍为济南写了许多散文,《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到了济南》《三个月来的济南》《吊济南》《大明湖之春》《趵突泉的欣赏》《非正式的公园》《春风》等等,篇篇经典,堪称奇迹。老舍长住或短宿过许多城市,北京42年,重庆7年,伦敦5年,纽约4年,济南4年,青岛2年,新加坡1年,汉口半年,有些城市几乎不提或仅提只言片语,例如伦敦、纽约、新加坡、汉口、重庆;北京和青岛也写得不多;只有书写济南是一系列散文,超过了任何济南籍作家,可见他对济南是真爱。
老舍是老实作家,自自然然,朴朴素素,喜欢亮出底牌,底牌成为招牌,招牌化身广告,广告升级艺术。济南的名胜林立,风景众多,老舍巧妙运用水文化打通济南的经脉,使得整座城市舒展、活络起来了。在《大明湖之春》中,老舍写道:“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大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老舍为济南亮出的招牌,可谓炉火纯青,鬼斧神工,“水城”是特色之旨,“泉,池,河,湖”是形式之构,“唯一”是可贵之意,有描述,有过渡,有总结,仿佛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老舍在济南原有的“泉城”之名上,增添了“水城”之实,极易令人联想到“水城”威尼斯,瞬间扩大了心胸,打开了视野,遂有命名“东方水城”之思。这招牌实实在在挑动了读者的神经,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济南的“泉城”和“水城”,雅号并称,却不重复啰嗦,恰恰相反,两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北方城市普遍缺水,冬天普遍结冰,难免干燥、坚硬。济南弥补了缺陷,改变了人们的刻板印象。济南的水,一年四季流淌、鲜活,而不是夏天变臭水,冬天变坚冰。“泉”保证了济南的温度,“水”保证了济南的湿度,这使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成为无限可能。冬天的济南更能彰显水文化的无穷魅力,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写道:“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哪里是冬天呀?简直堪比栩栩如生的春景图,活水冒热气,水藻蓄深绿,垂柳拂姿影,染蓝水晶天,红屋顶、黄草山、小树影琥珀般清明澄澈。判断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犹如相机“咔嚓”一声响,为济南拍摄出如花似锦、精美绝伦的明信片。哪怕放眼全世界,能够拥有两个合为一体、名至实归雅号的都市,除了济南,恐无复数。
老舍把济南唤做“水城”、“宝地”、“奇迹”、“乐园”,人间的伊甸园,这有违老舍谦卑、低调、平和的性格。但是老舍到底勇于说实话和真话,看到、感到、品到济南的无穷魅力,任由丰沛情感随水天去,为世人亮出济南水文化的招牌雅号,那是暗无天日的现代中国保留的最后佳景和美图。
二、铸造济南水文化的语言风格
老舍是幽默作家,擅长刻画悲剧。若要得体展现大美济南水文化,无疑是巨大挑战。语言不能放纵胡侃,否则显吹捧造作之嫌;不能浮光掠影,否则现筋削骨蚀之弱;也不能不痛不痒,否则致骑墙中庸之弊。老舍散文的语言没有技巧,像生活本身一样自自然然,清清爽爽,他说:“语言都是源源本本的,象清鲜的流水似的,一句连着一句,一节跟着一节,没有随便乱扯的地方。”[1]老舍谈语言,比作“清鲜的流水”,源源本本,句节相连,突出语言的流畅、鲜活风格,这本身就是济南水文化的性格。可以想像,老舍受济南水文化的影响有多么深刻、深入。
老舍欣赏趵突泉,说到大泉之水的奇好和绝妙,写道:“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老舍写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这是很本色的写法。突然转向“老翻滚”,令人想到大锅炉里开水沸腾的壮观情景,滚动、热烫、蒸汽,定然震慑魂魄,产生敬畏心理,从而使人不敢正眼去看,这一事实是合理的。老舍进一步将“老翻滚”具体化为“冒,冒,冒”,堪称绝笔:三个“冒”字连用,既表音,又达意,既突出节奏感,又强调动作感,场景结实饱满;用逗号而不用顿号,强调“老翻滚”的持续和持久,用逗号则显得气短和气衰;“冒,冒,冒”作为小排比句插入长排比名,长短句交错,句式灵活多变,张力动感。节奏锵锵加速,文意层层递进,上升到大自然充满力量和神秘的境界。
老舍对小泉之水的笔力又是另一番格调,转向生动有趣的氛围:“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老舍使用比喻、拟人和排比手法描绘小泉的态势,均为日常生活化的语言,连续不断的言语活动把各个水的单位加以分解,甚至具体到单个字、词,不仅体现出老舍按照习惯说话的原则性,而且体现出类比构成的丰富性。与大泉之水的神秘相比,它更为切实、有味,彼此之间可视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之过渡与竞争,老舍完全将其写活了。
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中,使用聚焦法描写济南的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heart吧?”这是一种具体而独特的描绘,它的结构令人惊叹,很难指出量、质、形式,泉、河、湖哪种是焦点,故而老舍很聪明地将它们聚焦于水,达到有趣、温婉的和睦、和谐,彰显东方古国的气息、处世和智慧。这构成老舍书写济南水文化的哲学理念。
老舍的语言风格表现为清浅简练,很少使用形容词、副词、新名词和典故术语,最大限度地刨去那些杂糅、滞泞、负重的成分,即是摒弃语言“拖泥带水”的弊病。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济南水文化去污、淘滤、洁净的功能。老舍洗心革面,认同和接受,熏陶和反哺,水到渠成把济南水文化写进诸多传世散文篇章。
三、书写济南水文化的现代转变
2009年11月13日,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在济南举行,主题是加强水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济南举办论坛无疑打造了水文化的强市名片。实际上,济南水文化的书写传统历史悠久,数不清的名人在建构济南水文化的名片上留下墨笔。赵孟頫《趵突泉诗》:“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尽显趵突泉水文化的壮观浩大、清孤绝尘,大有天下唯我独尊之势。元好问《泛舟大明湖》:“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绣江眉睫间。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苦无路。”诗人笔下的济南水文化风景缤纷绚烂,恍若仙境,善用典故,逸远幽深,韵味浓郁。古人为济南水文化奉献大量经典佳句,颂扬铭文,然而这种书写缺乏谦和之美,表现为文人的自娱自乐,而非“与众乐乐”;同时缺乏谦让之礼,表现为邀功天下第一,不免产生高处不胜寒的“孤立”状态。随着中国步入现代社会,又恰逢“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作家老舍,济南水文化的书写才发生了现代转变。
老舍书写济南水文化,从来不用历史典故和生僻语言,以彰显文化主体健康发展。老舍信奉一条审美原则:“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2]现代散文作家好用历史典故,每到一处地方,必定搬出与某些名人有关、与某些名句有关的东西,有向古人和文言求救的嫌疑。老舍写济南水文化,杜甫、曾巩、苏辙、李清照、胡缵宗、翁方纲、蒲松龄等寄给济南水文化的千古名句之士,从未提及。这简直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然而老舍就是老舍,他要书写现代济南水文化,而非古代济南水文化,那些佶屈聱牙的东西在他这里遭到抛弃了。在《济南的秋天》中,老舍书写“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最后来一句:“羡慕死诗人呀!”诗人作为书写济南的创作主体,徒有羡慕之情,从而使得济南水文化主体脱颖而出。
老舍书写济南水文化,打破了古人惯常的颂扬性传统,而体现为批判性的现代转变。老舍在现代立场和视野下,清楚地看到了济南水文化带给都市和市民的便利和福祉,故而老舍创作大量散文书写它的与众不同和难能可贵。但是,更重要的是,老舍看到了济南水文化饱受世人破坏和摧残,使得这一绝美的乌托邦圣境流于凡俗和毁灭。老舍很心痛,故而如同创作小说一样,他再一次举起“国民性批判”的手术刀,希望割掉国人的思想肿瘤。在《大明湖之春》中,老舍针对市民把湖水用坝划开,圈成多块“地”,用来种植莲一类的庄稼,导致湖水热气腾腾,臭气烘烘,他的建议是:“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是一剂医药良方,老舍看病开方的姿态极为温和、人性。在《趵突泉欣赏》中,老舍欣赏的美景遭到人为破坏,即,中国人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这块地方已经成了个市场。”老舍用了很大篇幅描写场景的嘈杂、喧闹、凌乱、丑陋、半洋半土、不中不西,将其作为活生生的嘲讽对象,希求国人停止这些恶行,还济南一片人间净土。
总而言之,老舍深爱济南水文化,努力融入这一文化背景,渴望桃花源的田园生活,这是老舍散文体现出来的一个典型特征。老舍把济南的水形容为“活水,清浅,鲜洁”,如果缺乏这一景致,“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美是文化的最高境界,所以保护济南的水,就是保护济南的水文化。老舍散文作为建构济南水文化的艺术杰作,哪怕不能阻止野蛮势力,但却足以表现可以言说的经验,那全是敞开心扉的交流与呼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舍散文就是最好的源头活水,我们再也无需赘言。
[1]老舍.我怎样学习语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574.
[2]老舍全集(第17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