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涉外法律服务枢纽城市的思考
2018-02-07袁宗勇四川省成都市司法局局长
袁宗勇(四川省成都市司法局局长)
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是在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应对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新挑战的新形势下,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策。四川省成都市正在加快推进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仅要大力发展立足成都的涉外法律服务业,更应承担起作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城市担当和历史责任,通过建设为广大西部内陆地区提供多领域、多层次涉外法律服务的枢纽型城市,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提供优质的法治保障。
一、建设涉外法律服务枢纽城市面临难得机遇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意味着成都整体发展水平将迈向全国的“塔尖”序列,成都的城市门户也将进一步向全球敞开。在市场全球化和产业国际化的激烈竞争中,涉外法律服务发挥着风险“预警器”和市场“探测针”的重要作用,将迎来新一轮宝贵的发展机遇。
(一)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既需要精准的涉外法律支撑,又将孕育最大的涉外法律服务市场源。成都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近年来,以“蓉欧+”洲际通道为纽带,迅速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带,成为重要节点城市,吸引了全球大量优质资源和高端产业“栖身”成都。截至2017年,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81家,位居中西部首位。从纽约、伦敦、香港等国际一流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涉外法律服务将在全球资源和产业汇聚中担当“四重角色”:一是在全球性投资活动中担当法律风险的精准研判者乃至目的地选择的精准预判者;二是以涉外法律规范为蓝本,做涉外法律服务市场标准的制定者;三是搭乘国内企业“走出去”的顺风车,担当海外市场的开拓者;四是充分挖掘成都涉外企业法律需求,做涉外法律服务市场的培育者。
(二)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既需要完备的涉外法律保障,又将催生最大的涉外法律服务动力源。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是成都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对外开放平台。国际竞争,既是市场份额和产业资源的重构,更是规则制定权和法律适应度的抉择,这对发展涉外法律服务提出了双重命题。一方面,成都要在激烈竞争中跻身国际化大都市行列,必须提高在贸易规则、产品标准、纠纷解决等方面的“发言权”,实质是提高法律规则的制定权重和选择权重。因此,必须以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为途径,构筑成都对外开放的法律屏障。另一方面,开放发展战略是涉外法律服务最有力的政策保障,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则是成都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最肥沃的“营养土”。为此,必须抓住成都特有的叠加机遇,加快发展覆盖对外开放各领域的涉外法律服务业,充分掌握成都参与国际竞争的“法律利器”。
(三)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既需要优质的涉外法律供给,又将激活最大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源。法律规则的重构和法律服务的供给,历来是对外开放的先导。在成都设立国家自贸试验区,带来海量的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流等显性机遇的同时,也将催生跨越不同法系、不同国家、不同类别的法律服务供需关系。一方面,随着自贸区贸易规则与国际接轨,急需一批精通国际贸易法则特别是涉外争端解决机制的一流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和服务机构,为覆盖各领域的对外经济交流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一批国内外顶级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也会随着“商机西移”的大潮,主动为自贸区提供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务,形成涉外法律服务“群雄逐鹿”的多元格局。
二、建设涉外法律服务枢纽城市的经验做法
外向型经济是涉外法律服务业赖以生存和壮大的“营养土”。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成都涉外法律服务在“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中迅速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立足成都、辐射全国、服务全球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为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枢纽城市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海外市场培育领先中西部,“走出去”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成都坚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抓住中资企业扩大对外投资的机遇,大力实施“输出服务”,努力实现对外开放延伸到哪里,涉外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一是海外机构布点先起步。以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为代表的近20家成都律师事务所在华盛顿、香港、首尔、釜山等世界主要城市设立办事机构,成都成为中西部唯一一个在海外设立法律服务机构的城市。二是跨境战略合作先起步。截至目前,有近30家成都律师事务所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韩国等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知名律师事务所建立跨境战略合作关系50对,共同开发和拓展跨国法律服务市场,总量位居中西部前列。三是海外人才培育先起步。依托知名涉外律师事务所在剑桥大学等世界顶级高校开设涉外法律服务人才专修班,在柏林、华盛顿等世界主要城市建立海外法律服务人才孵化中心,先后从海外引进高端执业律师200余名,壮大了成都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
(二)涉外法律服务覆盖主要领域,“产业高地”形态初步形成。近年来,成都坚持精品发展、开放发展和融合发展三大战略,以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涉外法律服务全产业链,基本覆盖对外开放各领域。一是基本覆盖在蓉世界级企业。与摩根大通、西门子等250余家在蓉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涉外法律服务合作机制,占在蓉世界500强企业的80%以上,超过100家在蓉世界500强企业聘请成都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涵盖了金融证券、资产重组、知识产权、国际贸易、期货保险等主要涉外产业领域。二是基本覆盖主要国家和地区。成都涉外公证书寄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一带一路”主要国家。成都律师先后为交通银行等国有骨干企业在非洲、东南亚、北美等“一带一路”重点区域总投资200亿美元的近100个投资项目提供全程法律服务。三是基本覆盖重大涉外项目。先后为新川科技园、中韩创新创业园、中法生态产业园、中德中小企业产业园等国家和省、市重大国别产业园区建设提供法律服务,有力保障了对外开放载体建设。
(三)涉外服务平台基本形成体系,“成都品牌”效应初步形成。近年来,成都加大涉外法律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三个平台”培育了一批领先全国的涉外法律服务品牌,初步形成了具有成都特色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一是建立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立了全省首批涉外法律援助工作站和专门服务华人华侨和侨眷的为侨法律服务工作站,依托涉外律师事务所建立了投资移民法律咨询中心,支持1家司法鉴定所通过了亚太地区首个国际血液鉴定认证,面向全球开展涉外送养公益鉴定服务。二是建立涉外法律智库平台。在市律师协会建立了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首批遴选了50名知名律师组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专家团,律师行业建立了西部首个涉外商业保理法律研究中心,成都公证处建立全国首个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心,开展前沿性的涉外法律服务理论和实务研究。三是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交流平台。依托市律协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建立了涉外法律服务理论交流常态机制,联合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先后开展了中国成都涉外金融法律高峰论坛、西南首届涉外商业保理法律服务论坛等涉外法律服务交流活动,提高了成都涉外法律服务业影响力。
三、建设涉外法律服务枢纽城市的对策思考
建设涉外法律服务枢纽城市,必须依托“一带一路”和“蓉欧快线”两个载体,聚焦涉外人才、涉外产业、涉外服务三个重点,构筑起涉外法律服务的发展动力系统、产业支撑系统、民生服务系统、资源传输系统和区域辐射系统。
(一)建设涉外法律人才孵化中心,构筑涉外法律服务枢纽动力系统。人才是涉外法律服务发展壮大的第一动力,要以育才优才“三个工程”为抓手,打造“引进—孵化—成长”的涉外法律人才培育全链条,努力建设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涉外法律人才孵化中心。一是实施海外人才引智工程。遵循“不唯地,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建立弹性化的高端法律人才引进激励制度。借助国际友城周等涉外交流平台,大力实施“法治成都·创业都成”海外主题推介行动,增强成都对海外高端法律人才的吸引力。推动将海外高端法律人才纳入“成都人才计划”,联合有关部门建立涉外法律人才绿卡制度,让海外高端法律人才“回得来、留得住、用得上”。二是实施领军人才引领工程。坚持“筑巢引凤”,积极筹建西部法律人才交流中心,推动出台高层次法律人才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吸引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人才到成都创业执业,打造高端法律人才俱乐部。坚持“西向辐射”,面向全国遴选一批熟悉国际投资、涉外知识产权、涉外法律争端解决的顶级律师专家,组建“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蓉欧+”战略三大法律智库,为西部省(区)和主要城市制定对外开放重大战略和重要政策提供法律“智援”,增强成都法律服务业在中西部对外开放中的保障引领功能。三是实施青年人才孵化工程。精准掌握“增量”,依托国家司法考试信息系统,建立法律后备人才大数据系统,建立健全执业律师准入考试制度,扎牢律师职业“入口关”,从源头保障执业人才素质过硬。做强做优“存量”,组建涉外青年律师导师团,依托专业化的涉外律师事务所,建立面向西部地区的青年涉外律师人才培训基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涉外律师到发达国家律师事务所进行涉外律师业务专题进修,帮助青年涉外律师提升涉外服务专业能力。
(二)建设涉外法律服务业聚集中心,构筑涉外法律服务枢纽支撑系统。产业是涉外法律服务的第一支撑,要通过构筑涉外产业发展“三个平台”,聚集全球优势资源,将成都打造成为西部地区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的“发动机”。一是构筑涉外产业合作平台。积极筹建涉外法律服务产业园,大力引进国内顶级涉外法律服务机构进驻,推动建立区域性的涉外律师集团,吸引国(境)外法律服务机构设立代表处,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涉外法律服务产业集聚区。建立中小型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孵化基地,为来蓉创新创业的高水平法律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政策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打造西部地区一流的涉外法律服务“双创”高地。二是构筑开放合作平台。加强与重庆、武汉、南京等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的涉外法律服务战略协作,探索打造长江经济带涉外律师事务所联盟,通过整合区域优质资源,共同做大中西部地区涉外法律服务市场“蛋糕”。积极借助西博会等国际性展会,联合驻蓉领事机构、在蓉外国商会、世界知名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一流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共同举办涉外法律服务论坛,提高成都涉外法律服务业在国际上的市场影响力。三是构筑自贸试验区服务平台。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建立自贸区“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集中提供涉外知识产权、商业保理、通关政策等方面的法律咨询、援助受理、人民调解等公共服务和涉外公证、司法鉴定等商业法律服务,在新川科技园、中韩创新创业园、中法生态园、中德中小企业园等国别产业园区建立国别性法律服务站,提供综合性的常态化法律服务,抢占自贸试验区涉外法律服务的市场先机。
(三)建设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构筑涉外法律服务枢纽民生系统。发展涉外法律服务的终极目的是改善民生福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构建涉外法律援助、涉外人民调解、涉外法治宣传三位一体的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涉外法律服务的发展红利惠及每一个在成都生活的中外人士。一是打造“半小时涉外法律援助圈”。要促进供需对接,开展涉外公共法律服务需求调研,编制涉外公共法律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力争在2020年前,在外籍人士集中区域全部建立涉外法律援助工作站,让在蓉外籍人士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便捷周到的涉外法律援助服务。要突出专业服务,遴选一批涉外律师事务所和涉外律师,组建涉外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联盟和涉外法律援助律师库,面向全市外籍人士和赴国(境)外务工人员,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法律援助咨询等服务。要满足重点需求,主动适应外籍人士“双创”法律需求,建立外籍人士创新创业法律之家,为来蓉创新创业的外籍人士提供政策咨询、法律论证、申报协办等基本公共服务。二是打造“国际社区涉外调解服务圈”。一方面,围绕涉外调解中外籍人士“水土不服”的问题,分类遴选熟悉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和伊斯兰法系的法律专家担任涉外调解顾问团,在外籍人士中建立涉外调解志愿者,对外籍人士提供“来自家乡”的调解服务,进一步增强涉外调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围绕涉外矛盾纠纷化解“鞭长莫及”的问题,在外籍人士集中的国际社区和高新孵化园、成都科技城等区域,建立涉外人民调解工作站,编印多语种的《涉外调解服务指南》,让外籍人士能够就近消除烦恼,进一步增强成都包容开放的城市氛围。三是打造“涉外法治宣传朋友圈”。要面向全球树形象,筹拍涉外法治宣传公益片,结合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开展“法治烙印·成都印象”主题推介活动,提升成都法治建设成效国际影响力。要创新方式优服务,整合涉外法律服务资源,向外籍人士推送“成都涉外法律服务地图”,开发双语型“法律服务一点通”和“律师服务掌中宝”手机APP,将优质高效的涉外法律服务送到外籍人士手中。
(四)建设“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丝路发展走廊,构筑涉外法律服务枢纽传输系统。要发挥好两个经济带“交汇点”的地利优势,坚持以拓展海外市场为主导、以融入国家框架为主路、以搭建载体为主轴,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成都涉外法律服务的黄金发展走廊。一是拓展壮大“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市场。要立足开辟新兴市场,围绕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组织开展孟中印缅和非洲大陆两条法律服务专线调研,力争在南非、埃及、印度等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国家建立成都律师事务所海外分支机构,拓展涉外法律服务新空间。要立足拓展市场,做强华盛顿、香港、首尔三大支点市场,探索实施集团化拓展,力争在纽约、东京等世界级金融中心建立成都涉外律师联盟海外业务中心,增强成都涉外法律服务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二是积极融入丝绸之路法律服务合作体系。要主动参与顶层设计,积极响应司法部关于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法律服务委员会”的倡议,主动为委员会开展活动提供人才、场地等综合保障,促进区域总部落户成都,构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合作枢纽。要建立“母体合作”模式,鼓励基因格司法鉴定机构依托其投资方基因格生物基因科技公司,深化与海外分支机构的联动发展,努力推动司法鉴定服务参与“一带一路”科技文化交流。三是搭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载体。要着力建设区域型跨国合作机构,将前期与64个国家和地区的律师事务所协商合作共识转化为实体性机构,抓紧筹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力争年内建成成都秘书处,进一步增强成都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市场中的发言权。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成都)论坛,并力争建成具有地理标识意义的跨国性永久会址,进一步增强成都涉外法律服务的国际影响力。
(五)建设“蓉欧快线”法律服务融合发展走廊,构筑涉外法律服务枢纽辐射系统。要围绕“蓉欧快铁”洲际大通道,做好成都法律服务融入欧洲、辐射欧亚这篇大文章,促进成都与欧洲法律服务业共同实现服务融合、市场融合、产业融合。一是共建蓉欧法律服务前哨。支持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和国浩律师集团等加快筹建伦敦分所,鼓励成都公证处等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盟主要国家进一步深化公证协议互认效力,探索与欧盟国家通过联营方式共同组建“蓉欧+”模式的律师事务所和司法鉴定所,共同打造成都涉外法律服务业在欧洲地区的“后花园”。二是共享蓉欧产业合作蛋糕。探索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蓉欧+”法律服务中心,依托中法生态园、中德中小企业园等中欧合作平台,建立欧洲企业法律服务供需对接机制,联合欧盟律师事务所共同拓展欧洲主要航空公司在华分支机构的法律顾问业务,发展通过律师投资媒介渠道,增强在成都加开、加密蓉欧航线的市场信心。推行涉外公证“增值服务”,发展“公证+家事服务”“公证+融资服务”“公证+知识产权”等新型业态,为中欧企业相互投资兴业提供双向公证服务。三是共护蓉欧交流合作廊道。加强蓉欧社区矫正执法合作,加强在蓉欧盟籍社区服刑人员管控,培育精通英语、法语、拉丁语等欧盟主要语言的社区矫正社工人才,为欧盟籍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精准的心理咨询、法治教育、公益劳动等矫正服务。加强在蓉欧盟企业的法律保障,推动建立欧盟企业劳资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欧盟企业发展壮大营造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