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统揽司法行政改革发展

2018-02-07何祝荣江苏省司法厅

中国司法 2018年2期
关键词:普法依法治国司法

何祝荣(江苏省司法厅)

司法行政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上。这首先是由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是由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一系列新论点、新部署、新要求决定的。同时,这也是由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特点决定的。司法行政机关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结合江苏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厚植依法治国土壤

法治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治理理念”,“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我们要认真领会落实这些新要求,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把工作重心从普及法律常识转移到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律精神、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上来。

要进一步健全普法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作、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快推进以“谁执法谁普法”为关键的“323”普法责任体系建设(“323”普法责任体系即健全“谁执法谁普法”、以案释法、媒体公益普法“三项机制”,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职责规定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意见“两项制度”,围绕领导干部、青少年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三大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工作),严格落实《江苏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办法》。推行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的以案释法制度,让典型案件依法公开处理成为全民法治教育课。要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应用力度,深化多元参与的互动型普法,深化需求为导向的精准普法,深化融合联动的创新型普法。要探索构建社会化法治宣传教育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普法志愿者队伍,大力培育和发展法治宣传教育类社会组织,充分挖掘丰富的社会资源,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由政府主导向社会自觉转变,形成法治宣传教育共建共享新格局。要把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深化法治文化保障体系完善、建设能力提升、作品创作繁荣、传播体系优化、法治文化惠民“五大行动”,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政策、阵地、产品、活动“四落实”。要深入开展“法润江苏”“美好生活、德法相伴”系列活动,努力把“德法同行”打造成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品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做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要大力培育并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示范点”的典型引导作用,以点带面,形成燎原之势,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深厚土壤。

二、严格刑罚执行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坚持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不仅是指判决,也包括执行。严格、准确地执行刑罚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至关重要。监狱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工作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严格准确地执行刑罚,发挥刑罚在惩治犯罪和预防犯罪中的特殊作用。

要在确保监管场所长治久安的前提下,坚持依法治监、从严治监,强化刑罚执行工作。要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细化各项执法活动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确保刑罚变更案件程序规范,实体公正,彰显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公正性,让每一名罪犯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和刑罚的威严。要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和即将出台的社区矫正法,规范社区矫正执法活动,发挥社区矫正制度在预防和减少犯罪中的独特作用。要积极探索,加快推进司法行政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对监狱工作、矫正工作、安置帮教工作功能、机制、流程、运作等有效整合,形成目标一致、机制互补、资源共享、无缝衔接工作机制,实现刑罚执行法律效果的最大化和社会效果的最优化。

三、加快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加快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需要。公共法律服务,是由政府主导提供,旨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须的基本法律服务,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紧扣率先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加快构建具有江苏特色“全覆盖、多层级、标准化、高效率”的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当前,重点要抓好“一条主干”“四张网”的健全完善工作。“一条主干”主要是建立健全设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形成上下贯通、各有侧重、功能互补、整体联动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主干道。“四张网”,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3531”调解网络(县乡村三级调委会,劳动、物业、医疗、交通、消费五类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公检法部门三种派驻式调解,个人调解室),二是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323”社会普法机制,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网络,四是建立健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区修复圈+过渡性安置基地”网络。要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打造全省统一的“12348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要抓好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体系化、标准化、实战化、多元化、长效化五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在加快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要根据进入新时代后社会对法律服务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的新形势,重视发展中高端法律服务业。特别要适应经济转型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的新形势,着力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仲裁组织等法律服务机构,培养一批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熟悉世界贸易规则的高层次、复合型法律服务领军人才。充分发扬法律服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契约自由、保障交易安全、促进公平竞争、保障发展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保驾护航。

四、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司法行政机关要发挥组织体系完善,联系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治理作业面宽、载体丰富等职能优势,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要围绕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防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加强重点领域的专业性调解工作,及时有效化解医疗纠纷、交通事故、流动人口、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物业管理等新型民生类、发展类矛盾。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加快构建“大戒毒”工作格局,推动强制隔离戒毒、康复戒毒和指导社区戒毒工作的有机衔接。以提高戒断率为核心,积极探索戒毒矫治新模式,引入专业戒治力量,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建设,做好后续照管工作,巩固戒毒矫治成果。要切实加强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以底数准、动态清、管得住、服务好为目标,更加注重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改正恶习,修复社会关系,在温暖、包容的环境中顺利回归社会,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要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积极参与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法治乡镇(街道)活动。结合不同单位依法治理特点找准切入点,推进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经营。要重点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全面推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系统律师协会、公证协会、人民调解协会等众多社会组织的作用,整合资源,广泛参与依法治理,在基层形成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格局,推动基层依法管理向纵深发展。要按照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要求,从司法行政职能特点出发,把工作重心放在法治社会建设上,加快落实《江苏法治社会指标体系》提出的各项任务,加大考核力度,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加速推进,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五、深化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增强依法治国实践活力

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司法行政改革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要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围绕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察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的要求,整体规划司法行政工作改革。这项工作虽然主要在国家层面进行,但省级层面应积极参与调研论证,提出建议方案,提供基层典型样本,协助做好顶层设计。要抓好重点改革项目的落地生效。司法行政改革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要按照“不变体制变机制”的要求,统筹抓好司法部已经部署的85项改革任务的落实,特别对中央深改办和省深改办研究通过的关于律师制度改革、公证体制改革、法律援助制度改革、“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改革、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改革、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等重点工作,要按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制定好推进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落实到位。同时,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也是江苏省确定的重点改革项目,必须统筹抓好推进落实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司法行政改革的过程从某种程度讲,也是破解发展难题的过程。目前,司法行政工作还存在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一线实战能力不强,工作条线化、碎片化,融合发展不够,法律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队伍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需要等许多问题。我们要力求通过改革攻坚克难,破除制约司法行政长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发展障碍。要把深化改革与加快新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加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司法行政工作中的应用,加快推进江苏司法行政一体化平台二期建设,积极打造“智慧法务”,以深化改革和加快科技应用的双轮驱动,实现新时代江苏司法行政的新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普法依法治国司法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普法
普法
普法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限于亲友“低吸高贷”行为的司法认定
镜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