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探析

2018-02-07张明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党中央理想信念党员

张明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党的建设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4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报告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统领,意义重大、意味深长。研究和总结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对于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完善党的建设结构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无论是从政党的研究历史来看,还是对政党的概念进行科学分析,政治属性历来都是政党的第一属性。政治建设一直都贯穿在我们近百年的建设实践之中。从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经验看,党内存在的很多问题,其根本症结就是党的政治建设没有抓紧、抓好。笔者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观以及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来分析,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内涵丰富而深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2]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当前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目前,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和400多万个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党,每一个党员同志都是党组织的细胞,党的各级组织是党的各层级的器官和系统,党要正常运转就必须做到中央与地方之间信息畅通,凡是中央要求做到的地方必须服从,凡是中央禁止的地方必须令行禁止,这样才能确保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如果每一个党员各行其是、自搞一套,党就会涣散无力,就会缺乏战斗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著名政治学家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很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走向腐败。”[3]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做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不仅是政治观念上的标准,也应该是实践上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4]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苏共的历史教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坚持党中央的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中最大的政治。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今天,党的各级组织对党中央作出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只有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而不是阳奉阴违,这样才能保证党一心一意带领全国人民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国梦。

2.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保障之一。《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毫不掩饰地对党内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深入剖析了党的各级组织和部分党员个体上存在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强有力的具体针对性措施。其中,将是否“坚定理想信念”放在12个党内政治生活突出问题的首位。明确提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5]这体现了党对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高度重视,明确了理想信念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作用,为加强对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具体指导。理想信念(尤其是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是党员区别于一般社会成员的政治标签,是党员思想和行动之间的“总开关”。党员如果缺乏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只能说作为党员他只是“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还没有入党,严格地说这样的党员是不符合党员的标准和要求的。作为党员即使拥有一定的政治理想,理想信念也是需要不断加强和巩固的,不然思想就会禁锢和保守、行动就会落伍和掉队。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尤其是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每个政党都具有政党的属性,也叫阶级性。资产阶级政党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其施政纲领是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是为整个人类的解放和自由而产生的光辉思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紧密联系群众、依靠农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证明: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历经了近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曲折历程,历史每前进一步,都证明人民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6]这一政治立场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观点提出的,体现了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优良传统,体现了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根本遵循。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来说,能否处理好大是大非问题、能否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关系到能否站稳政治立场的问题,这是检验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关键所在,事关党的旗帜、道路、路线问题,影响着党的事业成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二、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提出的背景

1.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党的执政能力构成严峻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低迷,我国经济同样面临着增速放缓、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动力不足等深层次问题,随之也产生了就业压力、消费不足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党的执政能力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现阶段我国处于整体转型升级期,经济发展由高速运行模式转为中高速发展模式。过去我国经济依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发展,但是近些年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使得农村转移人口力度空前,我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并且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人口红利等有利条件的逐渐消失,过度依赖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低附加值产品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受到挑战。与此同时,西方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负面影响也在不断地蔓延和扩大,国外消费市场仍然十分疲软,导致我国传统出口方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减弱。面对一系列国内外经济发展困境,首先要调整过去依靠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改革和加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做到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要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彻底改变过去依靠能源高消耗和低附加值产品带动发展的旧模式,増加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要调动主要力量,真正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做到创新理念,协调各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快速变化而又需要不断调整的背景下,经济发展新常态会产生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在决策领域、顶层设计上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自身能力建设的现代化和治国理政现代化相融合。为推动当前国内经济平稳发展,应对新常态下伴随而产生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必须既要制定符合当今发展需要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和平稳转型凝聚共识,这都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思想复杂多元化发展对党的执政合法性产生认同危机。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国家的繁荣和崛起,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红利,同时也导致人们的思想复杂多元化,甚至对党的威信与威严产生认同危机。一些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缺失、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尤其是在城市管理、城市拆迁、土地流转等关系百姓民生的问题上,频频出现党政官员同老百姓发生冲突的现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再加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化,以及近些年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发展中看似很小的一些不和谐因素,会造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剑拔弩张,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拥护。进入新时代,迫切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充分认识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坚定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不要被错误的言论和立场牵着走。

3.外部环境的威胁致使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面对中国的发展和快速崛起,西方敌对势力分裂中国的野心不断增强,他们通过运用“普世价值”的外衣对西方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进行美化、包装,引诱部分干部从思想上消除对党的信任、动摇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自身文化特色,妄图瓦解人民政权、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受到现实环境和错误思想的影响,部分党员干部对理想产生了怀疑、对信仰发生了动摇,甚至有部分人产生了蜕变。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牢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执政根基。

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现实路径

1.必须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巩固党中央的权威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是根本。党性是党员区别一般同志的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基本要求和根本特性,包括阶级觉悟、政治忠诚度、组织纪律性等重要品质,这些党性特征是判断党员是否“思想入党”的重要标志,是确保党坚强有力、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石。加强党性修养,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内容既要包括伟大导师的经典原著,也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并要学会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组织是革命的大熔炉,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参与党的组织生活会,党的支部书记与支部委员要关心和过问每一个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确保每一个党员的思想永葆青春、永不僵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7]。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坚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全党各级党组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这是我们党成为新时代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证。

2.必须坚定和坚持党的政治路线不动摇。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政治目标而制定的基本方针和行动准则,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党中央集中全党意志形成的重大决策,是党的政治纲领、政治立场和政治策略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政治路线能够给每一个党员指明发展的方位和前进的方向,也能给人民群众指明通往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并且能够使全党形成战斗力和凝聚力。坚持党的领导,要在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中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各级组织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一把手要坚持民主,各级党组织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中,从政治表现上就是要在政治路线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时代,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必须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坚持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贯彻好落实好“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此,我们党必须按照既定的政治路线来加强自身建设,必须增强全国各级党组织执行政治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3.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其中政治意识是最重要的。政治意识是党员最起码的意识,一个人入党的动机就是要确保自己的先进性不丢失,只有具备了政治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大局,才会拥戴核心,也才会自觉地向中央看齐、向核心看齐、向先进看齐。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因为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是人民的勤务员。政治意识是一个人从政治上观察社会、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灵敏性,是关乎政治现象特别是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的价值判断,政治意识的强弱主要体现在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上。由于党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分布的岗位和工作的性质也各不相同,党员之间的政治理论水平是有一定差别的。只要是热爱党组织、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且是勤奋、踏实、敬业的,并把人民的冷暖和需要时刻挂在心间的,都是好党员、好干部,都是具备政治意识的。但是,有些党员干部在执行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上阳奉阴违、消极应付,在对待大政方针问题上妄议中央,甚至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问题上进行变通、大打折扣,还有的党员干部在遵守政治规矩问题上胆大妄为、搞小圈子、拉帮结派。从思想层面来说这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过硬,本质来说就是偏离了党的宗旨,不符合党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8]一个干部,不论职位高低,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真正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自觉做到心中有党,始终坚持党中央的权威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因此,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对党绝对忠诚,做到心胸坦荡、表里如一,不搞两面派、不做两面人;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决反对和抵制圈子文化、宗派主义和码头文化;坚持原则、弘扬正气,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守公道正派、忠诚老实、清正廉洁、实事求是的共产党人价值观。

4.必须严肃开展党内日常化的政治生活。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内政治生活是各级党组织净化思想、统一意志、形成正确主张的重要途径,是党组织教育和管理党员以及促使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历史表明,没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不会有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就无法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党内产生的突出问题,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其重要目的是发挥每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集中大家的智慧,表彰先进、鞭策落后,从而更好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真正实现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近年来,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们开展党的政治生活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党员包括党的高级干部理想信念淡化、服务群众的观念淡薄,甚至根本就没有群众观,不少地方出现宗派主义、个人主义、山头主义,一些干部腐化堕落、培植亲眷关系、结党营私、政治野心膨胀。法国现代学者安德烈·莫阿罗指出:“腐化是与人类天性同等古老的一种罪恶。”[9]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重要的是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集中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净化政治生态,有助于营造各级党组织遵守党纪、党规的良好氛围,形成党的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确保党的各项改革和宏观决策能够贯彻执行,从而切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5.必须严格遵守和坚持党的纪律与规矩。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本在于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10]。过去,我们党在革命斗争中为了生存和壮大,依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终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党的建设同样需要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党的规矩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政治规矩,也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党的政治纪律。除了政治纪律外,党的规矩还包括国家法律和党的优良传统和惯例,党的各项纪律及制度是明文规定的刚性约束,而党的优良传统和惯例是党的不成文的规矩,我们都要坚持和遵守。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人的谆谆告诫,还是列宁对布尔什维克党的倾心指导,革命导师都旗帜鲜明地指出纪律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可以说,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恪守党的政治规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每一个党员都应该始终对党的政治规矩保持敬畏之心,必须把严格遵守政治规矩变成日常化的自觉行动。

综上所述,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中国共产党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加强和锻造自身铁一般的本领,在面对“四大风险”“四大考验”以及国外各种“危险论调”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用更加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制定出正确的纲领和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路线,并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确保全党思想上、政治上高度一致,确保全党凝聚力量,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党中央理想信念党员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我是党员向我看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