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十九大报道:在国际舆论场有效传递中国声音

2018-02-06荣娇娇

对外传播 2017年12期
关键词:习近平世界发展

荣娇娇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受到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引起热烈反响。通过专业数据库统计,10月18日9时至19时,西方主流媒体共有涉十九大英文報道928篇,是前日同时段451篇的2.1倍,是党的十八大同时段541篇的1.7倍。其中关于十九大报告英文报道859篇,占涉十九大英文报道总数的92%,达到会议期间境外主流媒体单日报道量的最高值。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新论断新提法,成为外媒报道的热词,获得广泛热议和解读。

笔者梳理了这些外媒报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发现在外媒对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予以积极评价的同时,也有部分外媒的报道渲染所谓中国“外交野心”将引发世界担忧。针对外媒报道的这一特点,我们的对外传播一定要有技巧回避,并针对性回应,讲清中国和谐、和平、文明发展理念,讲清未来中国与世界的相处之道,中国强大并不是为了挑战别人,而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外媒全方位点赞中国共产党五年来的执政成就

路透社在10月18日播发的特稿中提到“如果说五年前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只有一个初步轮廓,那么五年后的今天,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梦给出了更详细的实现路径,在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体现在社会民生的公平和正义上。”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十九大对于中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现在中国对于西弱我强的趋势越来越有信心,中国正在意识形态、经济和地缘政治三个方面挑战西方。中国用中国模式挑战了西方的自由民主,用稳定的GDP增速证明了中国可以很好地把政府管控和促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打通了亚欧,产生了极具战略性的结果。尽管这样,在十九大报告中,中国领导人措辞还是相对谦虚和谨慎的,相比之下,特朗普对美国的规划就显得微小且守旧。

法新社在18日播发的稿件中写道:“在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上发表超过3个小时的讲话时,习近平对约2300名代表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他的讲话赢得了阵阵掌声。习近平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位领导人在一幅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巨幅图案前发表讲话,宣扬其‘中国梦口号,誓言开放经济,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并警告称他将继续推进‘零容忍的反腐败斗争。”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共产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引起许多中国人的共鸣。美国彭博社报道称,习近平所作的报告说明,中国领导人在经济增长目标方面愈发灵活,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目标发生了转变,共产党正在努力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更多人享受繁荣发展带来的红利。

英国广播公司18日在网站刊文表示,习近平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中共则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他同时指出,中国会继续推进依法治国、经济改革等政策。讲话期间,他也提及要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还要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习近平强调了“制度自信”,他显得非常坚定,非常自信。

外媒以这种理性、正面的态度点赞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创造的辉煌成就,反映出过去五年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和欧洲遇到很多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让外媒惊叹。可以说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让西方无法视而不见,让其他国家无法置身事外。外媒深知,中国作为一个在国际舞台举足轻重的国家,中共十九大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的大事,也是改变全球局势的大事,更是国际新闻界千载难逢的大事。

二、外媒评论中国发展让西方国家产生危机感

纵览外媒的报道,一些外媒数次提到中国的强大,带有防范心理。外媒认为中国在外交方面表现出的“大国雄心”将引发其他国家的担心。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两百年灰暗的日子正在结束,接下来的使命是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中心。文章注意到报告中26次使用“大国”或“强国”描述中国,这与过去截然不同。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任何决议都对外部世界产生重大意义。中国的大国外交显现了野心,却也引发其他国家的忧虑和抵制。文章说,虽然中国的外交政策已在非洲、欧洲、南美增强了中国的影响力,但是却也引发了其他国家的忧虑和抵制。文章称,澳大利亚就曾指责中国干涉其内政,欧洲对中国通过强硬贸易政策获取先进技术表示不满,东南亚和非洲则有人抱怨说中国殖民主义新时代到来。但文章也说,从十九大报告来看,中国并没有表现出任何退缩,甚至还将通过加强军队建设和“一带一路”进一步崛起为世界大国。

美国彭博社也撰文强调,中国正朝世界舞台中央迈进,预测2050年中国将在创新能力、影响力、军事力量等方面成为全球领先强国。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很可能会以更有进取心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并将在国际事务中更加积极主动、有所作为。日本《朝日新闻》称,习近平展示了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体制,另一方面拥有凌驾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的自信。报道称,一直以来习近平都在呼吁把握建党一百年和建国一百年两个时间节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外媒报道所体现的这种西方国家危机意识,原因是深层次的。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确立了长期心理优势,“西方中心论”认为西方文明、制度和发展模式是最优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没有复制西方模式,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无法实现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反倒出现制度僵化和极其矛盾性的一面。主导这些国家的思想理论无法解释困局,更无从提出解决方案。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冷静应对经济增速“换挡期”,成为世界经济的“压舱石”和“助推器”,这一切令西方国家忧虑。其实,面对中国的成就,西方爱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国家治理和发展,这是不公平的。中国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制定自己的发展策略,这不仅于别国无害,而且能和其他国家找到合作的利益交汇点。

三、对外报道要加强议题设置,突出共商共建共享

对外传播要吃准外媒特点,有技巧回避让外媒产生误读的部分,并有针对性地回应,讲清中国和谐、和平、文明的发展理念以及未来中国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新华社关于十九大的一系列对外重点报道在此方面做得比较到位,这组报道主动设置议题,针对海外疑虑及不实之词,有效引导海外舆论。报道讲述强起来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是给人民带来获得感,为世界弘扬正义感的可亲可敬角色。中国的成功正给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其中英文评论《伟大的社会主义从现在到2049——十九大意义何在》,站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新时代”进行解析,阐述了十九大将给世界和人类带来的重大影响,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说服力很强。英文评论《从中共的人权进步中学到什么功课》,针对海外攻击,从十九大“两步走”战略入手,分析中共实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把人民幸福当作最高追求,致力实现共同富裕,与西方贫富差距扩大、民主陷入困境等作对比,提出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和发展战略是保护人民权利的有力保障。英文报道《中国建设“领先强国”将为世界提供“正能量”》,通过参与党代会报告外文版译校的九名外籍专家之口,从经济贸易、文明、理念等多方面,解读十九大将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这种“借嘴说话”的对外传播方式不仅自然可信,而且容易引起海外受众的共鸣。

随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可以预计中国未来面临的西方媒体的“中国强硬论”或者“中国傲慢论”的指责将会层出不穷。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成长的烦恼”,也是中国迈向世界强国的“必修课”。中国的对外传播也要抓住中国“高光时刻”的重要机遇,主动设置议题,用海外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方法,向世界讲述中国推进全球治理、解决人类问题做出的中国贡献、提供的中国方案。让西方读者切实感受到,中国越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机遇和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中国的发展进步就是世界的发展进步,中国赢了,就是世界赢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近平世界发展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区域发展篇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图说共享发展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图说创新发展
标题党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