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界主义图景下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回应

2018-02-06龙耘潘晓婷

对外传播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话语研究

龙耘+潘晓婷

2017年,国际形势继续呈现新旧秩序复杂更替的过渡期特征。欧洲屡遭恐袭,难民潮、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等事件促使民粹主义抬头,西方世界出现逆全球化潮流,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升高。在此背景下,致力于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我国外交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科技引发的网络内容、网络技术竞争与网络安全也成为国际间传播博弈的焦点。

本研究以2017年1月1日至11月30日为时间范围,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为资源,以“国际传播”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搜索,共检索到1992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依据期刊影响因子、论文被引用数、被下载数等指标,进一步遴选代表性论文160篇。通过归类、综述和评判,总结勾勒出2017年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的态势与轮廓。

分析显示,本年度我国的国际传播研究对全球重要议题均有所回应,但关注力度和研究深度呈现不均衡的态势。总体而言,对“一带一路”等政策热点的关注居多,对国际互联网空间治理的研究较少;经验、对策性研究居多,在此基础上探讨国际传播元理论并提出反思者较少。分析显示,2017国际传播研究的主题涉及“新世界主义”想象、国家形象传播、“一带一路”研究、讲好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经验等。文化形式的多元国际传播成为热点,其中尤以影视文化对外传播为甚。与往年相比,研究规范与方法上有所创新。

一、元理论阐释:聚焦话语理论,关注跨文化传播

这一年的国际传播元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话语(Discourse)理论当中,对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理论的研究也有关注。这与国际传播两个层面上的最终效果也是相吻合的——作为宣传的国际传播是一种话语权的争夺,作为沟通的国际传播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

1. 话语理论

有学者从修辞学的角度对“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进行了学理上的剖析。认为在话语体系创新中,概念以隐喻的形式构成了话语表达的主体内容,话语权就是通过对一系列概念的发明和生产,以及对概念意义的解释和争夺,达到“事实宣认”与“合法性建构”的目的;范畴作为认知框架,创设了一个巨大的“语义场”,本质上提供了一套有关话语生成的“语境元语言”,赋予了人们既定的理解方式,与概念存在深层次的一致性;表述则是在文本形式上编织对外话语的新系统。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且具有内在关联性和修辞互动,其内在的话语方向指向“融通中外”。①另有学者进一步认为,概念可以引进,也可以自创。在引进诸如“软实力”“人权”等概念的时候,要理解其既定的涵义,谨慎使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话语的创新和意义的改造;在自创“中国经验”等概念的时候,面临多元解读和来自他人的意义竞争,要在了解西方学术语境的基础上,始终参与概念的意义竞争,才能在全球概念竞争及话语斗争的场域中争取主动权。②

有研究者借助大数据的量化研究方法得出结论,认为线上性和准虚拟化的话语特征,使得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交媒体的有效传播中,传者与受者并不是发散和非对称的,而是具有层级对称性,形成一种相同或相近层级的“话语流动圈”。社交媒体研究需充分重视传受关系和传受结构中的“话语圈层”效应和机制,以及在这种结构背景下信息流动的有效性和话语传播规律。③

2. 跨文化传播理论

在方法论层面,有研究从“帝吧出征”事件和相关研究出发,认为在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文字之外的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图表和色彩等充满生命力的符号,应被视为一种“多模态话语分析”。其主要理论模型有“系统功能符号学”“多模态互动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及基于认知语言学提出的多模态隐喻理论。④

在学术史层面,有学者以Web of Science数據库1975-2015年间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题录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其进行计量分析,揭示了该领域前沿从“文化差异研究”到“能力研究”的动态变化,并尝试回答中国研究者为何发表量巨大,却未获得与其发表量相匹配的学术影响力。⑤还有学者对“非洲中心性”范式的缘起及意涵演化进行了历时性梳理。认为在跨文化传播中,非洲中心性和亚洲中心性等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从方法、理论以及行动层面启动了对“西方中心论”传统理论研究路径的全面反思,也意味着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再审视,同时契合了“传播理论的本土化”命题。⑥

二、国际传播理念: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新世界主义”想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关注。10月18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又被写入十九大报告。“人类命运共同体”被认为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图景,是建构一种多元、平等、互利、共赢的新世界主义格局的努力。

2017年的国际传播理念研究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新世界主义”成为关注热点。有研究统计分析了2012-2016年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和国内场合关于“命运共同体”的发言,结合中国文化内核与伦理价值、领导人传播风格、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以及地缘政治状况,考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演进及其“一体同心多元”尺度结构空间的影响,认为服务于新世界主义的国际传播必须遵循“媒介尺度原则”与“混合咖啡原则”,以“以和为本,返本开新”的思路开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新局面。⑦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去理解和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研究者的另一关注点。有学者认为,应当从和合共生、宽厚包容、天人合一、唯人为贵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换和传承中建构符合中国逻辑的话语,深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根源的包容性、文明性和世界性,使国际社会理解认同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进而增信释疑,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彰显中国梦合作共赢、造福人类的国际价值和世界意义。⑧还有学者指出,20世纪60年代,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概念,是“冷战”语境下去政治化的技术主义预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所造成的不平等加剧了阶级、民族和城乡之间的不平等。从中东到美国本土,乡村和内陆地区民众的失望、甚至绝望,为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主义提供了文化政治土壤。关注真正的村庄,并在此基础上开启乡村实质性发展的“新地球村”想象,将是拥有乡土传统的中国引领全球化的开端。⑨endprint

三、国际传播策略: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数据解读“一带一路”

2017年,国际传播的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上。

1. 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部分研究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提出了宏观的策略性方案。有学者从互动论、认知论的视角关照国家形象的形塑,认为其中存在“自我认知”“他者认知”“自我期待”和“他者期待”这四个向度上的互动关系。将这四个向度置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加以考察,发现国家形象并非固定的,而是在认知中不断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研究由此尝试建构了国家形象互动模型,期望多维度地关照国家形象的形成。⑩

此外,还有从微观个案透视国家形象的研究。有研究者以国外媒体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报道为样本,结合内容分析法与话语分析法,从体裁类型、议题属性、话语方式、情感倾向四个层面出发,探究误读发生的诱因及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报道,国外媒体倾向采用通讯及述评的方式,集中报道与人权相关的政治议题,并通过“对立”与“多声”的话语策略,设置“议题政治化”的框架,进而建构负面的中国形象。11还有研究者以中国第一夫人外交活动为例,分析了服饰文化、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的柔性设计以及制度文化的约定俗成,以此强调柔性政治在国际传播中的关键性。12

2.“一帶一路”传播研究

据统计,2017年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国际传播研究文章,数量上超出了2015、2016两年的总和。在本文遴选的160篇论文中,题目直接包含“一带一路”的就有34篇。

今年的“一带一路”研究突出了大数据和实证的研究方法。有研究通过对海外媒体关于“一带一路”报道的数据抓取和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持续关注,但沿线国家的媒体报道相对欠缺;它更多被呈现为一个经贸合作计划,而忽略了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等意涵。该学者进而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落实方案,对于中国的国际传播来说,应当深耕人文、补齐短板,推动“一带一路”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样板。13还有研究通过实证方法考察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间“报道与被报道”的关系,形成了国际新闻报道的可视化网络图景,具体分析其中各个国家节点的特征向量,得出结论:尽管美国依旧是国际新闻流通网络的最大中心,但以往被世界忽视的边缘国家也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次中心。该倡议推动了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建构,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新闻流通在数量、方向上出现了深刻变化。倡议超越了文明差异和历史因素,增加了沿线国家、地区之间报道和联系的紧密度,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14

在2017年的“一带一路”研究中,有一批文章体现了学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定受众的学术敏感。有研究者通过对20位赞比亚人就有关援建坦赞铁路的问题进行集体记忆调查,认为对已有共同或集体记忆资源的开发和充分利用也是“一带一路”传播的一种重要策略。15此外,还有非洲传媒生态视角下中国的对非传播力研究、中国文化在肯尼亚等“一带一路”非洲支点的传播状况研究、新疆面向中亚国家传播的特点与契机研究、拉美西语国家的中国文化热研究等等,都是围绕相关议题展开的。

四、国际传播与网络空间治理研究:提倡全球共治理念及政策分析

纵观学界2017年网络治理的研究,多集中在谣言的治理、互联网空间的净化上。国际传播中的网络空间并不是一个独立于现实空间的法外空间,它与现实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地域联系,学界对此的关注显然还不够。

在考察宏观历史变迁的基础上,有学者认为全球互联网治理在经历了个人管理到以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为核心的“网络化治理”后,正在迈向“赋权社群”主导的、基于“多利益攸关方”模式的全球共治。它呈现出以下趋势:“赋权社群”将取代美国商务部成为互联网关键资源的新的管理者,各利益攸关方的博弈局面将更加复杂;“全体共识”原则和“回避政策”提高了政府干预的门槛,国家间合作被提上议程;私人部门在治理架构中占据有利地位,互联网治理模式维护了旧有的权力结构。16

围绕特朗普上台前后网络方面的政策主张,有学者重点分析了特朗普百日新政期间的整体执政举措和政策取向,以及碎片化的网络相关言论和举措,对中美网络安全问题做出基本研判。研究认为,总体上,特朗普时期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将下降,相对于奥巴马时期的紧张局势将大大缓解,但由于网络空间问题本身固有的重要性、综合性和易燃易爆性,以及网络空间本身巨大的利益关系和决策机制的复杂性,我们仍然需要在热点问题上有着明确的对策和应对预案。17

五、国际传播效果研究: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侧重传播经验总结

2017年,在“讲好中国故事”关键词下,共有新闻传播类文章230篇。其中大多数侧重于传播经验的总结。

第一类是新闻实务经验文章。其中经济类和时政类新闻的对外传播经验总结较多。第二类是对各国国际传播经验的总结与借鉴,包括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传播经验,俄罗斯等远东国家传播经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传播经验,还有大量的本地对外传播经验。

总体而言,此类文章数量众多,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与以往研究相比鲜有新的发现,也缺乏经验研究基础上的概念化及理论化提升,在此不做赘述。

六、国际文化传播研究:整体呈现多元趋势,影视传播研究独占鳌头

国际传播除了政治上的博弈,还有文化上的交流与沟通。文化影响力被视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指出,面向国际语境的中国文化分层传播应从三个向度展开:一是向西方知识界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二是向普通公众介绍中国大众文化;三是与西方政界进行政治文化交流。18有学者采用跨文化传播理论中的“文化力”(cultural force)理论,通过对非洲国家苏丹42位学习汉语的青年的深度访谈,考察、归纳出非洲青年群体通过流行文化路径,认知和理解中国国家形象的三种机制。19此外,对梅兰芳1930年美国巡演进行传播媒介路径的分析考察,对丝绸与陶瓷进行文化载体和文化符号的研究等都体现了文化传播研究的多元化趋向。endprint

在所有形式的文化传播中,电影具有更显著的构建中国文化当代形象的作用,有关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研究文章数量也最多。2017年,国际影视传播的研究取向不仅仅局限在影视语言的传达艺术上,而是涉及到选题、翻译、输出、受众等各个层面。有研究关注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全球化时代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路径,有学者对我国国际影视传播的历史进行了跨媒介互文性研究。还有研究者着眼于国际影视传播的翻译环节,认为语言障碍一直是影响影视作品跨境传播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考察Viki网站提供合法平台、利用粉丝翻译影视作品、实现影视作品跨境传播的现象,比较其与我国粉丝翻译的异同,认为应合法合理引导粉丝翻译中国影视作品,使之成为国家赞助和商业驱动的中国影视翻译的有益补充,以更好地推动中国影视作品跨境传播。20

总之,2017年中国国际传播研究大体上延续了近年来国际传播的重大议题,在回应宏观国际形势及传播格局的同时,在“新世界主义”想象、国家形象、“一带一路”,以及文化形式的多元国际传播等诸方面有所拓展;在方法论及研究方法层面也有所创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注释」

①刘涛:《新概念 新范畴 新表述: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的修辞学观念与路径》,《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2期。

②郭镇之,杨颖:《概念作为话语:国际传播中的引进与输出》,《新闻大学》2017年第2期。

③徐翔:《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交媒体传播中的“话语圈层”效应》,《新闻界》2017年第2期。

④肖:《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及其對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第6期。

⑤陈辉,陈力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前沿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7期。

⑥季芳芳:《“非洲中心性”(Afrocentricity):概念缘起及其意涵演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6期。

⑦邵培仁,周颖:《国际传播视域中的新世界主义:“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流变过程及动力机制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⑧孙绍勇、陈锡喜:《反思、转换、优化:传统文化对“中国梦”国际传播的话语调适》,《求索》2017第5期。

⑨赵月枝:《中国与全球传播:新地球村的想象》,《国际传播》2017年第3期。

⑩张昆,王创业:《时空维度下的国家形象模型探析——基于认知互动的视角》,《新闻界》2017年第5期。

11曾润喜,杨喜喜:《国外媒体对中国公共政策议题的舆情解读与形象建构——基于计划生育政策议题的案例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2期。

12王梅芳,买雨佳:《国际传播中的柔性政治——基于中国第一夫人外交的视角》,《当代传播》2017年第1期。

13胡正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一带一路”海外舆情看国际关系的中国方案》,《国际传播》2017年第2期。

14宋美杰:《中心·边缘·群体:“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新闻流通图景》,《现代传播》2017年第9期。

15姬德强,杜学志,Maxwell Chipaso:《坦赞铁路的集体记忆调查:代际分化及其对中国对外传播的启示》,《对外传播》2017年第10期。

16邹军:《从个人管理到全球共治:互联网治理的历史变迁与未来趋势》,《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

17方兴东,陈帅,石现升:《从特朗普百日新政研判中美网络安全问题发展态势》,《现代传播》2017年第6期。

18林克勤:《自我觉醒与形象重构:中国文化域外分层传播的向度解析》,《现代传播》2017年第7期。

19常江:《流行歌曲与中国形象的跨文化认知:基于对苏丹青年群体的深度访谈》,《新闻界》2017年第6期。

20金海娜:《粉丝翻译与中国影视的跨境传播——以Viki视频网站为例》,《电视研究》2017年第10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话语研究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雷人话语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