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采用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的疗效观察
2018-02-06杨晓旭张春雨
杨晓旭+张春雨
【摘要】目的 探讨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实施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疗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900例,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50例。甲组施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乙组施予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治疗。结果 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甲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可增强患者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冬病夏治;冬病冬治
【中图分类号】R76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6..01
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连续性打喷嚏、鼻痒及鼻塞等,该疾病的诱发主要是人体虚寒,传统中医认为,该病的表征类似于一年中的冬季,又称其为“冬病”,古人常说“春夏养阳”,因此又有“冬病夏治”三伏贴的药敷疗法以增强抗病能力[1]。本文研究将针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运用冬病夏治三伏贴及冬病冬治三九贴进行治疗,探讨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900例,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50例。甲组男235例,女215例,年龄7~77岁,平均年龄(30.2±8.6)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病程(4.8±1.6)年;乙组男228例,女222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34.8±7.5)岁,病程1~10.5年,平均病程(4.9±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都需加强身体锻炼,尽量少食生冷食品。
甲组给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1~2次/d,两个鼻孔各喷2下/次,疗程为1个月。
乙组具体治疗方案为:使用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三伏贴的主要成分:麻黄,细辛、小茴香,白芥子等研末,加入蜂蜜及姜汁调成糊状,做成药饼。根据不同类型,敷于迎香穴,定喘穴,天突穴,膻中,肺俞,膏盲穴,2~6 h/次。连续贴敷4年,部分患者基本治愈,2~5年为1个疗程。
1.3 观察与评判准则
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痊愈:部分患者连续治疗4年后症状消失,无发作;显效:少数患者遇过敏源,偶有发作;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后,乙组治疗总有效为94.0%,明显高于甲组的76.9%。其中乙组痊愈322例(71.6%),无效27例(6.0%);甲组痊愈248例(55.1%),无效92例(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过敏性鼻炎亦可称为变应性鼻炎,其主要表现为嗅觉发生障碍、鼻塞、连续性喷嚏及鼻痒等,该疾病的特点是虚、寒,也被称为冬病,传统中医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是因势利导,避开此疾病的易发季节加以治疗。据研究,冬病夏治三伏贴及冬病冬治三九贴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颇为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运用三伏贴与三九贴治疗的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甲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冬病夏治三伏貼与冬病冬治三九贴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且安全性相对较高,无毒副作用,此种方法主要是以中药对患者机体内部进行调节,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存留在体内的虚寒气息,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改变其精气神,促进患者生命健康;又因中药的成本较低,患者经济负担较轻。
因此,中药疗法-冬病冬治三九贴及冬病夏治三伏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凤娟,厉翠娟,赵 斐,等.中药贴敷疗法治疗不同证型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5(24):112-113.
[2] 林勇凯,梁桂洪,黄宇新,等.三伏贴敷疗法治疗不同证型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J/OL].中国针灸,2014,34(10):967-971.
本文编辑:张 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