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在改善慢性HF(CHF)患者心脏功能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2018-02-06邓莉魏则文
邓莉+魏则文
【摘要】目的 分析EECP治疗在CHF患者改善心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04月~2016年04月云南昆钢医院收治的CHF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实施EECP治疗,并实施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单纯的基础药物治疗,评定预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35次)后“6 min步行实验”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CHF或者实施EECP,有效护理作用突出,可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增强型体外反搏;慢性心衰;心脏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6..02
心力衰竭(HF)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按发病缓急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以慢性居多,是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EECP技术是在病人的下肢及臀部分段包裹特制的气囊套,在心室收缩后期各段气囊由远及近地以大约50毫秒的时差序贯充气加压,使舒张期压力升高(又称舒张期“增压波”),推挤血液流入主动脉,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同时使静脉回心血流增加,提高心输出量,当心脏进入舒张后期,全部气囊迅速排气,受压的肢体血管开放,使主动脉收缩压下降,从而减少外周循环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基于其工作原理我们将其应用到慢性心衰改善心脏功能的治疗中,为判断该疗法于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04月~2016年0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照组组女20例,男30例,年龄48~86岁,平均年龄(64.3±0.4)岁;疾病史3~15年,平均(5.8±0.8)年;心功能分级8例二级,25例三级,17例四级;实验组女22例,男28例,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65.2±0.5)岁,疾病史2~16年,平均(5.7±0.6)年;心功能分级9例二级,24例三级,17例四级。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疾病诊断
(1)纳入标准:100例患者均符合慢性心衰诊断,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自愿参与该调查;(2)排除标准;中至重度的主动脉关闭不全、下肢静脉血栓、各种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血压>170/110 mmHg、配合度差等患者于治疗前排出本次调查。
1.3 方法
50例对照组患者行CHF的标准治疗,如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ACEI)、B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进行健康教育,以维持心脏功能;50例实验组患者标准治疗联合EECP治疗,设备为EECP治疗仪,将气囊压力调整到0.30~0.45 MPa,1次/d,1 h/次,持续治疗35次。此外,实验组患者还需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1)治疗前护理:1)环境准备,体外反搏治疗室应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清新,房间布置宜清新淡雅,依据患者需求播放舒缓音乐。2)患者准备治疗前认真询问患者的病史,详细检查臀部及下肢有无感染、破损及水肿。若有房颤病史的患者,行经食道超声检查确认心脏内无附壁血栓,若无以上症状便更换贴身的棉质衣物,排尿、排便。测量患者血压、心率、指脉氧等指标。3)准备急救药物、器械。反搏治疗前,根据患者病情备好急救类药物和器械,便于及时抢救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4)心理护理 初次接受反博治疗的患者,看到反博治疗的振动状态,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心理,造成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体外反搏治疗的原理、过程及疾病知识,以消除不良心理,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2)治疗中护理:1)安放电极片,用酒精清洁皮肤后贴电极片有利于电极导电,心电导联线从患者上衣领穿出,白色电极贴在右锁骨中线第一肋间,黑色电极贴在左锁骨中线第一肋间,红色电极贴在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所获得心电信号最为稳定,心电波形R波主波向上,能够触发正常。2)气囊包扎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合适的气囊,气囊包扎从患者下肢的远心端向近心端方向,从小腿囊套开始,依次为大腿囊套、臀部囊套,包扎位置以小腿囊套上缘紧贴膝关节下缘,大腿囊套上缘紧贴腹股沟为准,稍紧勿松,囊套表面无皱褶,气囊连接管无扭曲。3)充排气时间点与压力的调节,充气信号置于T波顶点(倒置时最低点),处于心脏舒张期开始之前(心脏收缩末期)开始充气。排气信号置于P波顶峰,于心脏收缩期开始之前(心脏舒张末期)开始排气。对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从低压力开始(0.025 MPa),让患者逐步适应后达到治疗压力(0.030~0.045 MPa)。通过调节充排气时间点及压力,力求在治疗过程中舒张期增压波(反搏波)和收缩波比值大于1.2,面积比为1.5~2.0。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体外反搏期间,随时询问患者的主诉、气囊松紧程度,观察患者的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如患者心率越来越快并伴有气促,且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应立即停止反博治疗,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如突然出现胸闷、心绞痛或恶性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应停止反博治疗,及时测血压,行心电图检查后做下一步处理[2]。(3)治疗后护理:体外反搏治疗结束后,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平卧位休息片刻后帮助患者缓慢坐起,询问其有无头昏现象发生,若无头昏情况可以换衣服回病房,若有头昏情况发生,扶患者坐位休息至无症状后再回病房。因在体外反搏治疗过程中可促进NO的产生,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患者初次做治疗可能出现头昏情况[3]。
1.4 评定项目
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 min步行实验”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endprint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6 min步行实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min步行实验”数值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心率衰竭(HF)是当今社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全球约2500万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截至2010年,中国的HF患者高达420万,且每年新确诊病例50万。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心率衰竭(CHF)发病率也逐年增长,40岁以上人群,每5个人就有一个CHF患者。住院治疗的CHF患者死亡率接近20%,一年内再住院率逾50%,长期生存率低于恶性肿瘤。CHF的治疗已经在不断发展,药物治疗已经取得较大的收益,但任然无法满足目前降低CHF患者死亡率的目标。本研究在西药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应用EECP治疗CHF50例,结果表明两组6 min步行实验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该疗法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中的应用效果[4]。针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增强性体外反搏治疗、有效护理作用突出,可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为心衰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奠定良好基础,使体验过EECP 一系列治疗的患者能积极参与运动康复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心血管康复的依从性和临床效果,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在近几年的研究表明EECP治疗促进应切力的增加,并通过内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分化,促进毛细血管新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长EEPC治疗时间是否为CHF患者带来进一步临床获益,降低死亡率,仍需更深层次的基础研究和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来探讨具体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HF诊断与治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2(42):98.
[2] 王 颖.EECP治疗冠心病CHF前瞻性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1):1222-1224,1226.
[3] 杨达雅,伍贵富.EECP冠心病的新机制—血液应切力效应[J].心血管进展,2013,34(4):456-459.
[4] Feldman A M,Silver M A,Francis G S,et al.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improves exerci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06,48(6):1199-1206.
本文编辑:刘欣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