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新时代青年成长的启示

2018-02-06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梁家知青总书记

乔 雪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 太原 030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的发展问题,每逢“五四”青年节,总书记都要参加以“青年”为主题的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青年一代深切的寄语,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用了200多字的篇幅来谈论青年一代的发展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2018年7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中强调,“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这深刻指出了青年对于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重要性,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7年8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正式出版发行,全书以一种采访实录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从1969年到1975年在梁家河的成长经历,在这7年中,他从适应到成长再到成熟,从经历五大关到赵家河搞“社教”再到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从刚来时的漫无目的到逐渐融入农村生活再到离开时坚定信念,他完成了从一个十五六岁的青年到一名优秀基层干部的蜕变。总书记对这7年有着一种特殊而深厚的感情,他经常同众人分享自己青年时期的点滴成长故事,而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对他日后的生活、工作乃至现在的治国理政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新时代,新一代的青年人身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总书记的这段经历对新时代青年人的成长成才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指导意义。

直面生活挫折,勇于承担责任

习近平同志当年去梁家河插队还未满16周岁,突然从繁华的首都北京来到偏远落后的小山村,他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令他极不适应,特别是在适应阶段,所有生活上的事都要学着自己料理,什么脏活苦活都要学着做……此外,他还要承受家庭变故以及前途渺茫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但是,他并没有被这些挫折所打倒,而是逐渐地融入农村生活,即使在知青窑洞就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依然脚踏实地、不急不躁地带领村民搞生产、搞建设,为村民们办了很多实事。在这样的艰苦生活和困难条件之下,总书记迎难而上、勇于担当,锻造出了他坚强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也提高了他在基层工作的能力,对他日后的生活、工作乃至现在的治国理政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新时代青年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节奏快速,社会竞争激烈,承受着来自学业、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青年一代如果不能较好地面对和处理这些压力,不仅个人的心理状态会受变得阴暗消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近几年,中高考生和大学生轻生的新闻不断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青年抗挫折能力差以及面对困难呈现出来的“鸵鸟心态”。这一方面的原因要归结于社会综合压力大、家庭和学校抗挫折教育缺失,另一方面也与当代青年本身的自我认知能力有限、价值观念偏差等内在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新时代呼唤青年人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家庭、学校多角度、多途径加强对青年一代的挫折教育,强化担当责任意识。此外,青年人本身要认清自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与计划,充分认清挫折是成功成才路上不可避免的,青年人要适应在磨练当中成长,以积极的心态直面挫折,全面培养责任意识。

参与社会实践,练就扎实本领

在梁家河插队是习近平同志从学校走入社会的第一步。在梁家河,他与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通过梁家河搞“社教”以及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锻炼,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通报表扬。在这种基层的实践锻炼中,他了解到当时中国最底层的一面,也熟稔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清楚感受到了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期盼什么。多年之后,他总结这七年的知青生活,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现在我还受益于此。”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真抓实干,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他走遍了全国的集中连片特困区,实地查看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了解各地的致贫原因,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实质性进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年一代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传统的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联系社会实际比较少,导致现在很多青年学生缺少对社会的体验和了解,在追求个人价值、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脱离实际,甚至在离开学校后不能适应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这样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对青年一代的成长进步非常不利。因此,国家、学校、家庭都应该高度重视青年的社会实践教育,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生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把在学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服务中,加深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了解,并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组织、社交、表达等诸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激发青年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在不断认知自我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

习近平同志刚到梁家河的时候漫无目的,没有想过要真正的融入群众、融入农村生活,离开梁家河时已经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人民做实事,可以说,七年知青经历培养了他为人民做实事的理想信念。在梁家河,他以自己的实干苦干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大办沼气、打坝造田,修建深水井、创办铁业社、建设农技园、办理代销社、开办磨坊……这些举措极大的改善了梁家河村民的生活条件,即便是到现在,村民仍然能够分享当时创造的红利。1982年,习近平同志放弃中央军委办公厅的工作,主动提出下基层,到河北省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再次回到人民群众当中。十八大以来,我们从他的治国理政当中也能够深切感受到,人民始终是他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追本溯源,七年知青经历是他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

2016年,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题为《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的演讲中首次提出青年“空心病”的概念,“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再次引发了社会对青年价值观及理想信念问题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而社会的转型没有跟上高速增长的经济步伐,造成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与时代进步相脱节,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问题及价值观出现多重矛盾,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矛盾、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评价多标准之间的冲突、个人期望过高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不足之间的矛盾等等。教育的功利化是导致各种矛盾滋生的主要客观原因,这需要经过长期而深刻的教育改革才能扭转。而作为青年一代,想要从主观上解决问题,就必须加强自我教育,主动提升自我修养,增强本领,多参与社会实践,在了解社会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找到自我,实现自我。

坚持读书学习,提升文化素养

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梁家河酷爱读书,经常看书看到深夜,还利用生产劳动的休息时间看书,甚至在他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工作量成倍增加之后,依然没有放弃读书学习。2014年,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脱稿讲述了自己在梁家河的读书经历,劳动之余,除了主动的去融入农村生活、融入群众,就是寻找和阅读各种书籍,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素养。十八大之后,我们学习习近平同志讲话,不难发现,他的讲话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个是经常引用古典名言,另一个就是非常地接地气,甚至在往年的新年贺词当中出现了“蛮拼的”、“点赞”、“朋友圈”等网络热词和新兴词汇。所有这些一方面与他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与他长期坚持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密不可分。

读书学习是一个人提高文化素养、理论素养和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青年一代,他们作为国家繁荣发展的中流砥柱,其读书状况的好坏,不仅仅影响个人的前途命运,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走向。近年来,由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大众文化的冲击、教育领域的功利化倾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年一代的阅读状况令人堪忧,集中表现为阅读兴趣低、阅读功利化、娱乐化、网络化、碎片化现象严重。因此,在青年一代当中大力倡导读书学习已经成为我国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文化教育工作。要针对青年一代,组织开展读书推广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高广大青年的阅读兴趣;要在学校、社区建立公益性质的图书馆,提供丰富的读书资源,满足青年一代的读书需求;要正确地规范和引导网络阅读,确保青年一代保持健康的阅读取向。青年人则要自觉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选择适合自身特点,有益于健康成长的书籍深入阅读、反复思考、长期坚持,逐渐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逆境中勤奋砥砺,在顺境中大展宏图,深入基层,信念坚定,是全体青年的好榜样。新时代青年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应该主动承担历史使命,深刻领会《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其中的精神内涵,从中汲取成长成才的营养,并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在榜样的带动引领下,中国的青年一代定将展现出旺盛的朝气活力,在仰望星空畅想未来的同时,脚踏实地俯身奉献,提升自我,戒骄戒躁,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流砥柱。

猜你喜欢

梁家知青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走进梁家河
知青岁月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梁家河岁月
梁家河
难忘知青岁月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