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季度民政七项重点业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18-02-06

中国民政 2018年8期
关键词:救助养老社区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工作;实现经济困难的高龄老年人津贴制度省级全覆盖;取缔非法社会组织300多个;帮助78万多名无人监护农村留守儿童落实受委托监护责任人……在4月25日民政部举行的2018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李保俊从社会救助工作,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管理、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儿童、残疾人福利和慈善事业,基层社会治理,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专项社会事务等方面通报了今年一季度民政重点业务工作进展情况及第二季度相关安排。

一是社会救助工作方面:印发《关于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指导各地完善低保标准制定和调整办法,确保各地农村低保标准动态不低于国家扶贫标准,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实施好临时救助制度。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绩效评价,进一步提高了救助规范化水平。

截至2018年2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5164.6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22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3940.6万人。全国平均城市低保标准为541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为4301元/人/年,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为460万人。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自去年11月3日到今年4月15日专项活动期间,全国共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59.6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5万人次,全国救助管理机构护送返乡5.6万人次。在2018年一季度,民政部组织开展全国救助和托养机构排查整改工作,并对排查整改工作成效进行了专项督查和跨省交叉检查,切实消除了风险隐患,提高了救助管理与服务水平。

二是养老服务方面:深化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推进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部署开展2018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和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宣传贯彻工作。推进各地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积极推动老年人福利制度提标扩面,截至目前,经济困难的高龄老年人津贴制度实现省级全覆盖,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分别覆盖30个、29个省份。研究制定“互联网+养老”政策措施,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养老服务业中的深度融合与广泛开展。

三是社会组织管理、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方面:推动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第三批改革试点,目前已有114家协会商会完成脱钩。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改革基本结束,取得了积极成效。继续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启动2017年度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工作,将党建、参与脱贫攻坚、行业协会商会会费整改等情况纳入年检内容。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0个部门和单位签署《关于对慈善捐赠领域相关主体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部署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先后公布5批超过300个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全国取缔非法社会组织300多个。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体系,打通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晋升通道。3月19日-25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牢记社工心、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社会工作宣传周活动。启动志愿服务组织身份标识工作,研究制定《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全国注册志愿者达8500万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人才和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有效发挥。

四是儿童、残疾人福利和慈善事业方面:《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推进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督促所有省份全部出台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帮助78万多名无人监护农村留守儿童落实受委托监护责任人,为18万多名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登记落户,帮助1.7万多名农村留守儿童返校复学。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基本实现全国全覆盖,分别惠及约1062万困难残疾人和1165万重度残疾人。印发《残疾人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加强残疾人服务规范化建设,加快发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指导河北省石家庄市等12个地市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推动28个省份出台具体实施意见,19个省份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或工作协调机制。扎实推进第十届“中华慈善奖”评选工作,目前报名工作已完成。加强慈善组织服务和监管,已认定登记慈善组织3754个,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884个,已成立慈善信托82笔,信托合同规模9.5亿元。规范福利彩票发行销售管理,今年前两个月累计销售324.54亿元,同比增长3%。

五是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先后组织召开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全体会议暨全国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会议,凝聚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的工作合力,研究部署2018年工作任务。组织开展2017年度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征集活动,总结推广各地基层政权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和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经验。总结推广陕西省旬阳县“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创新经验。印发了《关于推广军门社区工作法和开展优秀社区工作法征集展示活动的通知》,指导各地以军门社区工作法为示范总结提炼完善本地区社区工作法。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的通知》,部署第三批实验区结项验收和运用发现机制认定新的实验区工作。

六是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方面:配合司法部推进《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出台工作,积极推进《设立市辖区标准》、《设立市辖区申报审核办法》研究制定工作。部署开展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专题调研。完成菲律宾语、马来语、印尼语、缅甸语、普什图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等7个语种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行业标准的立项申报工作。继续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完成普查成果数据第二轮审核复验,完成全国31个省份界线界桩数据入库工作,组织各地开展普查数据第三轮修改完善工作。全面总结第三轮全国省界联检工作,部署启动第四轮省界联检工作,完成2017年度全国平安边界建设考评工作。

七是专项社会事务方面: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节地生态安葬激励奖补机制,进一步深化殡葬综合改革。精心组织部署,确保2018年清明节祭扫文明有序。全国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联网互通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实现了部省数据当日推送。与最高人民法院签署《关于开展部门间信息共享的合作备忘录》,建立当事人婚姻登记信息和涉婚姻案由的案件信息的共享机制。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31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加大对婚姻登记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按照相关工作安排,下一步民政部将继续深入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探索通过信用信息管理和“互联网+”等方式加强社会组织监管。联合公安部门着力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重点取缔打着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精准扶贫等旗号敛财的非法社会组织。

指导各地持续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全面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活动,严肃查处农村低保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细化临时救助对象范围和类别,科学合理制定救助标准,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拓展完善救助方式,充分发挥临时救助的制度效能。

印发《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知〉的意见》,指导各地民政部门,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配合政法机关,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任务。在“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举办第一届全国社区工作大讲堂。指导举办第五届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推动两岸城乡社区治理经验共享互鉴。持续推进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入库工作。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继续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评审遴选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组织召开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持续推进智慧养老试点工作。开展全国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摸底排查工作。探索研究重度残疾人集中或社会化照料护理服务政策。推进第十届“中华慈善奖”评选工作,二季度将完成评委投票和网络投票工作。筹备召开第三次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传进工地”活动。

猜你喜欢

救助养老社区
养老生活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社区大作战
水下救助抢险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救助小猫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