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风反腐的自觉行动确保农村低保规范运行
2018-02-06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他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农村低保作为基本民生保障链条上最关键的一环,为中国农村最贫困人口构筑了最后一道生活屏障,在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开始试点推行,于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建立。截至2018年2月底,全国农村低保对象3940.6万人,农村低保标准为4301元/人/年。随着低保工作的迅速发展和低保标准的逐步提高,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始层出不穷。农村低保对象认定及审核程序不规范、基层经办能力不足、个别基层工作人员存在“宁漏勿错”等消极情绪,使得一些不合理现象、不公平问题不断冲击着社会公众道德和心理底线。“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等时有发生,影响了政策的严肃性和政府的公信力。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共产党人最重视作风建设。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自2013年起,民政部多次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的专项督查,在整治的过程当中揪出了一批虚假低保户,以及一些违规村干部。2018年4月19日,民政部首次以专项业务整治为题,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和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民政部纪检组组长龚堂华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唐承沛主持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未来将利用3年时间,集中治理农村“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等问题,强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是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重要指示精神的切实举措,是一场刀刃向内、为民担当的自我革命,是在向全社会郑重宣告,要用正风反腐“利剑”让农村低保治理“户枢不蠹”,为筑牢织密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