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问题的思考
——以巴州博湖县为例

2018-02-06杨吉曼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党校管理工作党员

杨吉曼

(中共巴音郭楞州委党校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内容提要]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对于提高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伟大工程,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员教育工作取得新突破,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面向基层,大胆探索,努力创造出新经验和新方法。

新时代新思想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是摆在我们全党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这对于提高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伟大工程,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使党员教育工作真正取得新突破,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面向基层,大胆探索,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新经验和新方法。本文结合博湖县党员教育工作实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一、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

博湖县共有党组织265个(地方委员会1个,党工委19个、党组36个、党总支27个,党支部182个)。党员2850名(女党员938名,占32.9%;少数民族党员1014名,占35.6%;党政机关工作人员1002名,占35.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383名,占13.4%;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66名,占2.3%;工勤技能人员55名,占1.9%;非公有制单位人员25名,占0.88%;农牧渔民901名,占31.6%;离退休人员470名,占16.5%;其他职业人员54名,占1.9%)。

博湖县历来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尤其是近年来,以“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的对全县党员开展了系统的教育,县委组织部门真抓实干,切实把此项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件建设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党员教育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

一是以“三级联创”工作为载体,切实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基本完成了基层阵地以及硬件设施建设,并开通了基层党员教育远程网络,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运作。二是加强了县委党校的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8月开始,县委县人民政府就投入大量资金开始了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7月投入使用,为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投资1031万元、占地12亩的综合楼已经投入使用。三是以提高党员素质为抓手,切实抓好全县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干部教育培训“菜单式”教学课题共设置了140个专题,县级领导30人,科级干部和党校教师64人,共计94人参与了教学授课。党校还配合协助县纪委、宣传部、政法委、人社局、财政局等单位,积极做好各级各类业务培训,有效提高了党校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连续15年开设领导干部夜校,培训各级干部2900人(次),大力提高了各级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落实力。通过定期举办科干班、青干班、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等,组织党校骨干教师赴基层发声亮剑、大宣讲70多场(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发动群众,县委党校在确保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以保持党员先进性为目标,切实抓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严格党员标准,保证党员质量。真正把那些政治上强,作风上正,思想过硬,工作成绩突出的各阶层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注重发展基层“访惠聚”工作队干部,注重发展妇女和基层少数民族干部,注重发展有文化有一技之长、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知识青年,改善基层党员队伍结构。同时,抓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县直属各党委每年都联合在县党校举办1-2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保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五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完善了党内各项工作制度,使党内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执行扎实有效。同时配齐、配强了全县各党委、各党支部的领导班子,增强了各党组织班子的战斗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所处的环境,所肩负的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疆工作总目标的提出,第一次、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召开,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管理模式的改进,基层“访惠聚”工作的稳步推进,以及体制变革等诸多因素,必然引起广大党员思想观念的更新,利益关系的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改变,这也必然给新时期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教育方式相对滞后。一是一些党组织对党员实行教育管理的办法单一,生搬硬套,就概念讲概念,就理论讲理论,对党员心中想的是什么?心中盼的是什么?心中的困惑是什么全然不知。二是一些党组织在进行党性教育时,没有针对性,照本宣科,党员学习方式陈旧,致使有的党员一提学习就没兴趣。三是手段落后,硬件设施跟不上。一些基层党组织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或主观认识不到位,组织党员学习很少采用一些现代化的设备,学习方式探索创新不力。

(二)党员教育的内容需要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是否能取得成效既取决于形式的完备更决定于教育内容的充实和不断更新。一些单位,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开会的质量不高,讨论的问题大家不感兴趣,学习的内容陈旧。一些基层党委组织党员学习,每年都几乎是同一个专题,同一个内容,久而久之就自然会使党员产生厌倦情绪,厌学情绪。

(三)党员的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很多农村党员外出务工,组织关系保留在农村,有的还拖家带口外出务工,一年甚至几年都不回来一次。有的企业党员下岗以后便四处飘荡,举无定所,游离于党组织教育体制以外,很难按要求参加党组织活动。一些退休党员因身体有病不能参加组织生活;有的长期迁往异地,不愿参加组织活动。一些党员不履行党员义务,又要组织照顾;不想接受约束,只要党员权利。党费收缴也有一定难度,个别党员党性观念差,党员意识淡化,退休以后不能主动按时交纳党费,甚至以转组织关系为名拒绝交纳党费。

(四)教育培训阵地仍需加强。十八大以来各地党校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硬件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基层各乡镇党委也相继成立了乡镇党校,但是作用发挥不够,县市一级党校对乡镇基层党校的工作指导也只是停留在下乡上上课、办个讲座等层面,受县市党校师资队伍弱等因素的影响,乡镇党校的发展也举步维艰。县市一级党校缺编,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一直都是制约党校阵地发展的不利因素。

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我们只有把共性和个性相结合,联系本地实际,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一)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纪检、宣传部门分工协作,各单位积极配合,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坚持把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八项义务和八项权利。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党积累了很多党员教育的好办法:争先创优、民主评议、党员思想定期汇报、党员教育目标管理、“三会一课”制度等。但是,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新的历史条件下必然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而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永恒的主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传统办法,也要摒弃不适应新情况的老办法,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使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充满活力。

(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方法。坚持区别对象,分层开展教育。善于发现和解决不同层次党员在思想认识、组织观念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用他们身边具体事例说服教育,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教育他们。针对不同党员进行科技文化、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历史文化和业务技能等知识的教育培训。要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深入基层、潜心调研,使研究成果或研究专题为党员教育服务,要考察借鉴周边地区党员教育的成功经验,改进教育方法,使现代教育科技传媒网络始终为党员教育所领先使用,做到常用常新。

(三)明确党员教育的内容。一是要紧扣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更新教育内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为指导,密切联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对党员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紧密联系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因人施教,因地施教,才能使教育取得实效。二是要持之以恒加强宗旨教育。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引导教育党员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三是要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四是要继续加强党性教育,加强廉政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

(四)充分发挥党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各级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否把理论付诸实践,能否在正确的策略和方向下开拓本地区工作新局面,能否在许多新情况新形势下不断进行创新,关键在干部,关键在能否切实发挥党校阵地作用。做好党校工作,一是要实行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好学员学什么,教员教什么,学员怎么学,教员怎样教的问题。二是要实行结构调整。使党校人员结构符合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工作,符合党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符合知识层次、专业结构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党员受教育的需要。三是要坚持党校姓“党”和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新要求,坚决实行党校管理上的改革和创新,加强软硬件投入,使其具备新时期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的新条件。

(五)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一是严格党员管理制度。统一制度标准、区别不同情况、严格监督执行,确保党内各项制度的严肃性。二是改进管理方式。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首先要体现尊重党员民主权利的原则,让党员感到参加组织活动能体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要照顾党员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好制度的运用,切勿生搬硬套、千篇一律。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依法追求实现个人利益与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并不矛盾。积极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做到该奖就奖,奖得让人信服,起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四是形成进出有序的党员流动机制。按照党员入党的“十六字”方针严把党员的入口关。坚决不能让不符合条件的,不履行党员义务不行使党员权利的人滞留在党内。不断淘汰低素质党员,不断纯洁自己的队伍,才能永葆党组织的先进性。这种现实就要求我们对党员的组织管理工作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总之,眼光比能力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既面临着机遇,也面对着考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求我们致力于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从执政党地位的角度出发,来认识、思考和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猜你喜欢

党校管理工作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