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沧市旅游业发展:成效·问题·对策

2018-02-06李若芳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沧源临沧市临沧

李若芳

(中共临沧市委党校 教研室,云南 临沧 677000)

旅游产业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涉及面广、拉动力大的“朝阳”产业,具有低消耗、低污染、低风险、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对于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就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临沧市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边地风光资源、茶文化资源、水文化资源和多样性生物资源,正以“一城两带”(临翔康体养生旅居城、中缅跨境旅游带、澜沧江旅游带)的全域旅游战略蓝图向世界展现其美丽风貌,旅游业将成为推动临沧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支点,成为助力脱贫攻坚、拓宽边疆各族群众增收渠道的重要手段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临沧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临沧市旅游业发展初见成效

(一)临沧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1.民族文化丰富。临沧,古称“缅宁”,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有彝、佤、傣、拉祜、布朗、白、傈僳、回、苗、德昂、景颇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1%,其中佤族人口24.4万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60%。辖内沧源县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是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传说的核心区,是佤族司岗里文化的“根”和“源”,是中国佤文化荟萃之地,是著名的世界佤乡。

2.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发展跨境旅游的基础条件。境内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290.791公里,有1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清水河)、2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南伞、永和),有19条贸易通道、13个边民互市点和5条通缅公路,是云南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通往南亚东南亚、通向印度洋的黄金口岸,是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主要通道、基地和平台,是中国、西南、云南面向印度洋开放的重要通道、枢纽和节点。

3.生态优势突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5%,空气优良率100%,年平均气温18.5℃,辖区群山叠翠、四季恒春,是滇西南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被誉为“中国恒春之都、中国十佳绿色城市”,是中国少有的避暑避寒、宜居宜游城市。

4.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目前,临沧市有旅游资源点500余处,其中有近90多个资源点具有市场开发价值;有沧源崖画、沧源广允缅寺、耿马石佛洞遗址、临沧五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沧源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永德大雪山自然保护区等6个国家级旅游资源保护区;有沧源佤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云县大朝山——干海子省级风景名胜区、耿马南汀河省级风景名胜区、小道河省级森林公园、大浪坝省级森林公园等10多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全国全省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空气质量最好的地方之一。

(二)临沧市推进旅游业发展的举措和成效

1.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旅游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十三五”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大、旅游市场需求多变和区域竞争更趋激烈的情况下,临沧市旅游业仍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经济指标有新的增长。2017年,全市共接待海外旅游客14.02万人次,增长16.6%;接待国内旅游客1652万人次,增长3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5亿元,增长47%。目前,旅游大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提升,对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发挥了积极的拉动和促进作用。

2.全力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2016年来实施了38个旅游重大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5.42亿元,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持续推进,翁丁、崖画谷、葫芦小镇、鲁史古镇等景区提升改造加快,孟定、勐来、博尚、凤山等旅游小镇和古墨、大地基、公弄、班洪、昔宜、青华等旅游特色村建设完成投资1.53亿元;沧源佤山机场至崖画谷景区公路开工建设,崖画谷湿地恢复工程启动实施,蓝韵、星河湾、富城印象、冰岛茶庄客栈等为代表的住宿接待设施建设以及农瓦山谷、碧丽源茶叶现代庄园、沧源佤医佤药健康旅游示范产业园、勐冷自驾车营地、勐撒茗尚庄园、永德鸣凤山古茶庄园等建设按计划推进,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

3.着力提升旅游品牌形象。近年来,临沧市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相继推出的“司岗里狂欢节”“佤族新米节”“佤族青苗节”“傣族水文化节”“阿数瑟打歌节”“芒果节”“澜沧江啤酒狂欢节”“国际红茶节”“冰岛茶叶节”等系列节日品牌。

临沧市先后荣获“中国恒春之都”“中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市”和“中国避暑避寒宜居旅游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中国红茶之都”等荣誉称号,确定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永久举办地。

沧源县翁丁村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沧源荣获“中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项目成功申报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启动世界农业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组织开展“临沧携程首发团暨旅行家线下采风活动”“云南知名旅游企业临沧行活动”和“临沧号文化旅游列车”宣传周活动,与央视、东航、携程、最云南等媒体合作,持续推广营销“世界佤乡好地方·避署避寒到临沧”品牌整体形象。

与昆明风情国旅、昆明国际、华夏、康辉等省内知名旅行社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会,以沧源佤山机场通航为契机,包装、策划和推介临沧旅游产品及精品线路。

成功承办第五届云南航空旅游(临沧)市场推介会,加强旅游与航空合作,探索“航空+旅游”模式,与东方航空、临沧机场、和成法拉帝国际庄园携手推出“机+酒”,“机+酒+景”等旅游特色产品和精品航空旅游线路。

成功举办了“我的拿手菜,临沧好味道”美食大赛和两届旅游文化美食周活动,充分展示了临沧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特色美食的浓郁民族风味。

4.加快旅游业要素建设。2015年以来,临沧市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临沧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玉溪至临沧高速公路、大理至临沧铁路建设加快,临沧至清水河铁路、临沧至普洱铁路完成予可研,临沧至清水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等等。

截至2018年6月,全市建成A级以上景区2个、AA级景区11个、AAA级景区7个,启动创建AAAA区2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农业旅游示范点各1个、旅游星级饭店达21家,经济型酒店12家、特色民居客栈11家、游客服务中心3个、游客休息站8个、观景台12个,自驾车营地6个、设立27家旅行社和分社、旅游汽车公司3家,全市日接待规模达2.13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近4万人。

开通运营3条边境旅游线路(中国清水河—缅甸清水河—果敢—滚弄—腊戍三日游、中国清水河—缅甸清水河—果敢—滚弄一日游、中国南伞—缅甸果敢一日游)。积极创建临沧耿马(孟定)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已报国家旅游局;清水河口岸持护照通行获批,临沧市与缅甸饭店旅游部就推动旅游通关便利化、边境旅游发展、跨境旅游合作和旅游教育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形成《会谈纪要》,有效助推了跨境旅游发展。

二、临沧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缓慢

由于地理和经济的原因,临沧市以交通基础建设为主的旅游设施改善缓慢,连接市内外的高速公路、铁路正在建设,与周边保山、普洱、大理的旅游环线通达性不畅,临沧机场空中航线单一,尚未实现与省内、国内其他城市的直接通航;旅游供给侧结构性短板突出,旅游产品单一,设施不配套,景区(点)之间连接道路等级低,与旅游产业发展不相适应。智慧旅游平台、交通导引、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差距大。

(二)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偏少,素质偏低,队伍不稳定

现阶段,临沧市旅游企业总体上处于“少、小、弱、差”的状况,没有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和产业要素的龙头企业,整体上缺乏活力和竞争力。旅游管理队伍还不能适应和驾驭大旅游这样一个综合性产业,旅游人才缺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数量偏少,队伍不稳定,旅游服务质量、旅游管理和接待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优秀人才的引进和管理还不完善,出现了优秀旅游产业人才引不进来、留不住、流失严重的局面。

(三)旅游规划的前瞻性不足,落实不到位

临沧市尚未树立起全域旅游视野,旅游产业尚处于产业洼地,产业融合处于意识阶段,尚无发展实践。旅游规划前瞻性不高,产品开发以游客视角设计不足,特色不突出,经营模式构架同质化,“吃、住、行、游、购、娱、网、厕”要素组合配套低。虽然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重要发展规划和要求,但是,在具体的落实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许多工作都是停留在工作宣传方面,具体落实存在推诿扯皮。例如,在土地规划、企业融资等方面,不能真正给旅游企业带来真正的优惠;许多政策的落实,大都停留在文件传阅层面,不能将各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导致许多准备发展旅游的企业望而却步。

(四)旅游投融资机制不健全,旅游品牌打造不够

从整体上看,临沧市地方财政对旅游业的支持能力弱,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少、数量少、不稳定,旅游企业盈利能力不高,还款能力弱,难以争取银行信贷投入;市级尚未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社会资本、民间投资参与旅游开发渠道不畅,融资成本高。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缺少震撼心灵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缺乏可以引领全市旅游业的龙头景区;旅游产品仍以观光型为主,复合型产品比例不高,度假休闲、养生康体、户外体验及商务会展等旅游新业态产品开发不够;景区建设档次不高,特色不精,吸引力不大,整体竞争力较差。2017年,全市旅游文化业招商引资资金虽然达到96亿多,但多数项目为旅游地产开发和宾馆酒店建设,涉及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甚少。旅游开发建设市场主体的缺乏,导致了资金整合力度差,旅游资源开发缓慢,旅游招商引资难以推进,旅游市场化水平低。

(五)旅游宣传营销急需加强,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

临沧市旅游业仍然是粗放的增长模式,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休闲体验性旅游产品较少。旅游产业缺乏统一的营销策划,全方位、多元化旅游宣传营销格局尚未形成。旅游营销理念仍比较落后,营销机制创新不够,现代化的新型旅游营销方式运用能力不强。旅游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诸多为其服务的行业,由于受交通、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制约,酒店等配套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哪怕是一个公路标识,临沧市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三、加快临沧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一) 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

1.从战略的高度做好旅游业发展规划。要高起点修订《临沧市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编制各重点景区景点开发建设规划,制定《临沧市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城镇、村庄规划建设导则》,从市级层面加强对全市旅游资源的整体打造,集约利用,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做到与城镇规划、土地林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文物和非遗保护规划等有机衔接,实现“多规合一”、优化配置,确保项目落地。要达此目标,第一,要将“多规合一”旅游业规划放在重要位置予以考虑,积极推进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城乡统筹,实现旅游产业规划与全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等相衔接。第二,要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构建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体系。第三,要借助临沧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加快建设的机遇,布局打造旅游特色景点,并使其成为旅游设施配套重点和热点。

2.切实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要扶持培育市场要素重点企业,重点培育扶持旅游交通运输企业、旅行社企业、重点旅游景区企业、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抓好星级宾馆饭店建设管理。第二,要抓好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系统和自驾车营地建设。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步行游道、停车场、旅游厕所、应急救援、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旅游者来了住得下。第三,要规范旅游企业行为模式,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提高其服务旅游者的素质、能力和水平,让旅游者能够感受到良好的服务态度。第四,要集中提炼和升华临沧食品,打造特色民族食品,让旅游者来了吃得好,吃得有特色。第五,要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政策支持,整合交通、农业、林业、文化等部门资源,加大投入,加快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和沧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佤乡秘境自驾旅游线路露营地、景区、旅游小镇、旅游特色村建设和服务中心、旅游厕所、观景台、汽车出租网点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南滚河、翁丁5A级景区创建和崖画谷、冰岛4A级景区创建及临沧茶马古镇、沧源“摸你黑”文化狂欢城、临翔旅游城市综合体建设以及翁丁葫芦小镇、勐库冰岛小镇、昔归普洱茶小镇、南美拉祜风情小镇、鲁史茶马古文化小镇、凤庆滇红小镇建设,规划开发双江大户赛等54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南滚河等7个露营地、博尚等2个体育旅游基地、凤庆滇红茶叶庄园等6个现代旅游农业庄园,启动建设沧源、临翔、孟定美食街区和列入省级规划的13条旅游公路、8个游客服务中心、201个旅游厕所。

(二)制定并认真落实相关扶持政策,狠抓旅游环境建设

实践证明,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增长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更需要政府政策的倾斜。临沧市旅游业发展底子较为薄弱,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才能推动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完善相关政策。第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工作协作和配合,切实承担起旅游业发展规划、宣传和管理工作,强化政府与旅游企业间的互动交流。同时,政府要职能转变,发挥市场自身的资源配置职能,让市场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导。第二,临沧市各级政府应在土地征用、融资集资、基础设施建设、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扶持旅游业,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第三,建立旅游产业“联合办公”等制度,加强督促检查旅游规划和有关政策的实施,为营造旅游大环境提供保证。要将旅游业发展列入地方经济发展考核目标,协调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依法治旅。第一,要认真贯彻落实《旅游法》,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建设,落实地方政府、经营主体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第二,成立联合执法队伍,打击非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整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强迫消费等行为,加大对各种不文明的旅游管理的查处力量,增加媒体的参与度,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和检查。第三,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3.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要努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鼓励专业化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

4.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加强旅游市场管理改革,尤其以价格管理为主,建立科学有序、公开透明、相互协调、监管有力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新体制,着力构建公开透明、热忱服务、游客至上的旅游环境,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三)健全完善旅游业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夯实发展根基

1.切实做好人才工作。产业发展需要人才。没有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临沧市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分梯次做好党政人才队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旅游服务人才队伍和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要努力营造好识才、聚才的良好环境,加强软硬件建设,提供便利化保障,打造旅游人才聚集的高地。

2.完善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旅游业的优秀人才,可从高校层面着手。第一,高校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理论和实践均优秀的人才,而不是仅仅课程成绩优秀而实践能力不足的偏才。第二,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高校要把即将毕业的学生定点输送到旅游企业,从而让高校毕业生能够有机会实习,同时,旅游企业也可以从中发现优秀人才,等学生毕业后直接录用,为企业减少人才开发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三方的共赢。

3.健全旅游人才管理。企业要完善对优秀人才的管理,如培训管理、考核管理等,进一步提升旅游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要采取委托培养、联合培训、技能提升等多种方式,抓好旅游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提升工程。

(四)切实推进旅游开放促合作,打造旅游品牌

1.打好“五张牌”。旅游品牌是旅游业的核心,加强旅游品牌建设,走品牌营销之路,才能真正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临沧市要打造旅游品牌:第一,打好生态牌。要充分利用临沧市丰富的自然生态优势,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健康服务等绿色生态大健康产业。第二,打好边境牌。争取创建临沧耿马(孟定)边境旅游试验区,提升已开通的三条边境旅游线路的运营成效。第三,打好少数民族牌。临沧市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多彩,是云南乃至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民族风情体验区,要充分挖掘全市彝族、佤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白族、傈僳族、回族、苗族、德昂族、景颇族等11种世居少数民族的文化,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第四,打好乡村特色牌。加快旅游小镇、旅游特色村、民族特色旅游村建设,培育打造一批旅游商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打造“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第五,打好节庆牌。节庆活动是突破旅游淡旺季最好的抓手,是保持景区吸引力的关键,是创意的展现。因此,临沧市要宣传推介好摸你黑狂欢节、澜沧江啤酒狂欢节、红茶节、芒果节、水文化节、冰岛茶会等节庆活动,并举办好“亚洲微电影节”“边交会”等活动。

2.努力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区域旅游圈。临沧市作为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第一,要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机遇,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与旅游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旅游交流与协作,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面向印度洋旅游大通道等国家和省级战略,加快推进三大对外口岸的区域旅游合作。第二,要加强部门协作联动,明确职责,对口争取省和国家层面政策支持。争取省政府协调国家旅游局及相关部门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清水河口岸不对等问题,把沧源永和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纳入《中缅边境管理与合作协定》,积极争取开通沧源永和——缅甸勐冒——邦康边境旅游线路,启动清水河口岸国内居民异地办证达标验收工作,做好临沧耿马(孟定)边境旅游试验区创建工作,争取国务院批准建设,获国家政策支持。第三,加快国际旅游区域合作步伐,以合作开发旅游产品、成立跨国旅游公司、建立旅游协调机制等形式,建立与缅甸为主的国际旅游产业和市场网络。

(五)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计划,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大力推进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有利于加快农村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临沧市发展乡村旅游,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抓实旅游项目建设。要持续做好《临沧市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2016-2018) 行动计划》《临沧市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和《临沧市培育新动能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重点推动临翔区、沧源自治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积极争创南滚河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沧源“摸你黑”文化狂欢城、临翔区旅游城市综合体,完成翁丁4A级景区申报,指导好各县开展A级景区创建工作,推动鲁史、勐来等旅游名镇和南坎、古墨、大地基、乌木龙、幸福、小落水等民族特色旅游村以及永和、勐旺、忙摆、丁来、邦信、文丰、二道桥、冰岛等传统村落建设,加快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庄园、茶庄园建设建设,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特色村和休闲农业庄园,加快乡村旅游发展。

2.加快旅游名镇和旅游特色村建设。第一,要解决好乡村旅游核心吸引物空壳化、旅游要素不配套、生态环境和环境卫生低质化等问题。第二,要引导民族特色美食、生态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等旅游乡村产品的开发,拓宽农村人口就业增收渠道,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第三,要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的旅游公路、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停车场、游览步道、导览标识、观景平台等公共服务设施。第四,要加大对村民、生态旅游农庄、旅游示范户、民俗客栈、农家乐经营户等从业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3.加快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第一,切实加快永德白岩村、沧源班考村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临翔永和村、邦公村,云县昔宜村、凤庆箐头村、双江忙糯村5个景区带动型旅游扶贫村;云县幸福村、永德端德村、镇康白岩村、沧源县勐董社区4个城镇依托型旅游扶贫村;临翔南美村、凤庆团山村、永德乌木龙村、镇康哈里村、双江千蚌村、耿马石佛洞村、沧源翁丁村等10个民族文化型旅游扶贫村建设。第二,整合各行各业在贫困农村的项目和资金,鼓励有资源、有潜力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引导旅游企业结对帮扶。通过举办旅游扶贫招商活动,采用租赁、合作、入股、加盟等方式,引进资金实力雄厚的投资商进行整体开发,形成“公司+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引导公司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第三,加强乡村旅游营销策划,推出一批有特色、吸引力强的节庆、演艺活动,积聚旅游人气,以旅游业发展带动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脱贫。

猜你喜欢

沧源临沧市临沧
临沧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的对策措施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6月25日全国铁路调图 云南临沧与丽江间首次开行动车
临沧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迁规律分析
百年铁路,今朝梦圆 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高起点谋划和推动临沧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考
提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沧源佤族革命历史档案展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生动课堂
登高方觉天地厚 继往开来谱新篇——云南省临沧公路局发展回顾与展望
沧源翁丁山地佤寨的空间布局及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