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2018-02-06顾艳新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干部政治建设

尹 艺 顾艳新

(中共东台市委党校 政治学教研室,江苏 东台 2242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首次提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概念,而且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阐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1]在阐述新时代的建党措施时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2]“统领”“摆在首位”“根本性建设”“决定方向和效果”,这些词语充分显示出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极端重要性,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党建思想,针对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增强党的政治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面临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尖锐地指出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2014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所作的说明中,着重地指出了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系列突出问题。2017年2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党内各种不讲政治的现象。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其中的“码头文化”表明党内政治老问题出现了新变种。结合实际稍加分析研究,就会发现,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表现在党组织、党员干部个人和政治思想、政治责任、政治担当、政治觉悟、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方面面。

(一)党员干部个人方面

在思想信念上:有的思想滑坡,不信马列信鬼神,精神空虚;有的信念动摇,把共产主义看成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对社会主义光明前途丧失自信;有的崇洋媚外、价值观念发生偏差,把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奉为至宝。[3]

在政治觉悟上:有的没有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觉悟,缺乏讲政治的自觉性;有的甚至在公开场合发表与党中央精神相悖的言论。[4]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常委、南宁市委原书记余远辉,在为南宁市党员干部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脱稿时说道:“有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被审查,两天啥都招了,没有点骨气和意志。”在政治忠诚上,有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口言善、身行恶”,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在政治担当上:有的缺乏斗争性,奉行“好人主义”,多栽花少栽刺,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和事佬;有的丧失政治原则,在重大政治事件和敏感问题面前没有态度,甚至故意耍滑头、当“墙头草”。[5]

在政治能力上:有的不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把政治与经济业务技术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有的政治站位不高,不能在全局观念下思考和行动;有的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政治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见微知著、防患未然。有的党员领导干部面对境内外敌对势力散布的政治谣言、策动“颜色革命”,听之任之、随波逐流;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网络阵地的较量,视而不见、充耳不闻。[6]

在政治自律上:有个别党员干部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儿戏、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大搞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封官许愿等活动,有的已经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7]“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8]有的违背政治纪律,妄议中央,例如,河北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周本顺曾跟班子成员说,现在中央抓八项规定,抓得太细了太严了,没有必要,“酒该喝还是要喝的,喝点酒有什么不好,喝点酒多有气氛”。

(二)党的组织方面

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有的不够坚决、不够及时、不够彻底;有的合意就执行,不合意就不执行;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政治立场上,有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考虑、局部利益考虑,侵害群众利益。

在政治责任感上:有的轻视政治、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使党的政治建设庸俗化、边缘化。例如,北京市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管委会党委,以管委会领导班子会议代替党委会议研究重大事项,使党委有名无实。有的政治功能弱化,选选拔任用干部唯年龄学历论,对干部政治立场的考察极不严肃、极不认真,导致有些政治立场与党格格不入的人混进领导岗位。

以上列出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只是少数现象,但其危害性不可小看,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必须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来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策略

(一)抓好科学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觉悟了,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心。”[9]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理论的学习武装,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没有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的不断提高,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会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支撑。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理论的学习武装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必修课。

1.切实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武装。要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和管党治党的新境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是引领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辉旗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一定要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这一伟大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持之以恒地用这一伟大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思想政治教育要持之以恒。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不是立竿见影的事,为此,要继续抓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党员干部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

3.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学习,准确理解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10]不断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巩固政治上的坚定性。

(二)突出政治标准,选拔任用政治过硬、能让党绝对放心的好干部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党的各级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11]突出政治标准,选拔任用政治过硬、能让党绝对放心的好干部,一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组织保障,是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根本原则的重要体现。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也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中坚力量。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二是才能使领导干部在政治上达标过硬,才能使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政治领导力,率先垂范,引领党的政治建设,抓好党的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12]三是具有很好的政治导向作用。大家看到政治能力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就会跟着学习和效仿,就能见贤思齐蔚然成风,使党的政治建设充满活力并得到坚实的组织保障。

1.突出政治忠诚,看干部的“四个意识”立得牢不牢。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不忠诚,集中体现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树立得牢固不牢固上,“四个意识”树立得越牢固,对党就越忠诚。因此,要把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首要标准,大力选拔任用那些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四个服从”,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干部。[13]对于那些同党中央唱反调的人,那些对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另搞一套的人,那些同党离心离德的人,则坚决不用。对于已经在岗的领导干部,如果发现有此类事实的,一定要进行严肃处理,坚决调整出领导岗位。

2.突出政治定力,看干部“四个自信”坚定不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对于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坚强的政治定力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来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坚定自信。也就是说,“四个自信”的坚定性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定力的坚强度。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深入考察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决不能把那些没有坚定信仰、四个不自信的人选到干部队伍中来。

3.突出政治担当,看干部能不能坚持政治原则、对错误言行敢不敢于进行坚决的斗争。党赋予每一名党的领导干部神圣的政治责任,任何党的领导干部都应当认真坚持党的政治原则,敢于同一切危害党的利益的思想行为作斗争。《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政治上有没有担当、能不能担当、敢不敢担当,最能检验、测试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和政治操守。一定要把那些有政治担当、坚持政治原则、敢于斗争的干部,特别是那些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的干部选拔任用起来;坚决不用那些明哲保身、丧失政治原则、做老好人、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耍滑头的人。党员干部的担当,不仅有政治上的担当,还要有干事创业的担当,立足岗位、务实苦干、推动发展也是担当,这方面的担当也不能忽视放松。

4.突出政治能力,看干部能不能从政治上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党性不强、政治立场不坚定,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搞本位主义、小圈子、两面派,无组织无纪律,不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就算本事再大、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14]当一名胜任新时代工作的好干部,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而在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能力是政治能力,政治能力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因素。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一定要突出政治能力,看干部能不能从政治上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一定要看干部处理政治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政治能力一关不过,其他能力再强也不能重。一定要在政治能力过关的前提下,优先选拔任用其他能力强的干部。对于那些政治能力不足不适应、缺乏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力、重经济轻政治、重业务轻党建,以“业务型干部”自居,不管党建、强调党政分开,以政代党的干部,坚决不用。对那种以某方面业务能力强而将就政治能力和以“人才难得”为由,降低政治要求、带病提拔的做法,一定要纠正。

5.突出政治自律,看干部是否能够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保证党的集中统一、步调一致的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律,自觉地不折不扣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15]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一定要突出政治自律,看干部是否能够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干部,才能选用;对那些“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说归说、做归做的干部,决不能任用。

6.突出政治本色,看干部能不能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作风,清正廉洁是我党的政治本色,只有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才能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顺利推进伟大事业。我们一定要把那些既干净又干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的干部选拔任用起来,而将那些把干净和干事对立起来、慵懒无为、贪图享乐的干部排除在外。

7.突出政治标准,培养政治过硬的干部。要把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放到政治风浪的洗礼中和大是大非的考验中去培养锻炼,让广大干部在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较量中、在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在面对激烈的国际政治斗争中,成长为“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重要手段和有力抓手,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1.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决定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6]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决反对和克服忽略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甚至抛弃政治的错误倾向和做法。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坚决不做触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事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来,就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时期,每一时期面临的党建问题都有所不同,但党的政治追求和奋斗目标始终不变。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就是要在党的政治追求和奋斗目标不变的情况下,紧跟时代步伐,根据时代特点和党的队伍新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内出现的新问题;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实际,与时俱进地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创新,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感召力和实效性,[17]使党员干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始终坚定信念信仰,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持政治定力,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和诱惑,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18]例如,要通过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处理好党性原则与市场法则的关系。既发挥市场作用,又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政治原则的侵蚀,防范资本力量驾驭政治力量。[19]

3.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按照其中12个方面的原则要求,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处理党内各种关系,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20]要重视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对“若干准则”执行的检查督促,严格查处违背“若干准则”的行为,决不让“若干准则”空转。

4.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要在政治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动真碰硬,坚决同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行作斗争,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21]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提高排毒杀菌的政治免疫力,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要带头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本着对党、对组织、对同志、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带头讲实话、讲真话、揭短亮丑,真正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22]要使每一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一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23]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党的政治建设

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引领,是中国共产党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是激发中国共产党人内在价值自省的思想源泉,也是培育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24]扎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要从深层次上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来引领党的政治建设。第一,大力弘扬我党多年来积累的科学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第二,要始终与消极的、错误的政治文化理念作坚决斗争,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25]态度明确地分清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优与劣的界限,让错误的、消极的、庸俗的政治文化失去存在的土壤。

(五)既要抓好“关键少数”,也要抓好大多数

扎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是管全党治全党的,既要抓好“关键少数”,也要抓好大多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中央政治局领导到党的基层组织领导,都要率先垂范,带头加强自身的政治建设,带头抓好所辖领域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一级抓一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但是,强调“关键少数”的重要作用,并不能忽视“大多数”的作用。全体党员都要消除“与己无关”的错误观念,积极响应,服从领导,紧紧跟上,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此外,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要突出政治功能,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切实担负起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26]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上,既没有“铁帽子王”“丹书铁券”,也没有任何的旁观者、事外身和“真空地带”。

(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刚柔相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强调:“任何人不能越过红线,越过了就要严肃追究其政治责任。有些事情在政治上是绝不能做的,做了就要付出代价,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27]扎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也要刚柔相济,既要靠和风细雨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靠严肃的处理和问责。第一,对触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人,要进行严肃的问责和处理。对于像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人那样,既搞经济腐败,又搞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和政治腐败相互交织的人和“小圈子”;像薄熙来那样自立旗帜、标新立异,搞“独立王国”的人;像孙政才那样消极应付党中央决策部署,执意推行自己的主张,致使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变形走样的人,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严肃查处,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第二,“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阳奉阴违的问题;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通过利益输送相互交织,在党内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的行为”。[28]第三,明确和压实政治建设责任。对于政治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缺失、不担当、不作为,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按照有关党规党纪进行严肃追究。

猜你喜欢

干部政治建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