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12 问
2018-02-06
1
问:好处有哪些?
答 :过去是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自己先垫资,再回参保地报销,报销周期长,垫付压力大,个人负担重,往返奔波累。现在是省心、省时、省力、省钱!只需支付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医保支付费用,由医保与医院直接结算。
2
问 :哪些人群受益?
答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迁入户籍的人员,比如回原籍居住的退休知青,退休前在工作地参保,现在退休回原籍居住)、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异地居住生活的人员,比如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随子女居住,帮助带孩子的老年人)、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的人员,比如有一些驻外的办事处, 这些员工长期在外地工作)、异地转诊人员(因当地医疗机构诊断不了或者可以诊断,但是治疗水平有限,需要到外省就医的患者)。全国职工医保、城镇(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无论是在异地长期居住还是工作,还是因客观需要转诊到异地住院,都可以享受医保直接结算。
3
问:程序怎么走?
答 :先备案(在参保地的经办机构备案)→选定点(选择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持卡就医(一定要带上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就医),一步都不能少。
4
问 :备案方便吗?
答:方便。很多地区已经简化备案表,省去了很多盖章审批手续,还为参保人提供窗口、网站、电话传真、手机APP等多种服务渠道,参保人按参保地的服务规则办理备案即可。为省去因超出备案有效期而需再次备案的麻烦,政策已经规定:备案有效期内办理入院手续的,无论本次出院日期是否超出备案有效期,均属于有效备案。同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备案有效期。
5
问 :备案时必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吗?
答 :不需要,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并不是备案的必须条件。新备案表已经取消了定点医疗机构栏,但是参保人须仔细看“温馨提示”的内容:
(1)跨省异地就医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起付线封顶线及支付比例。因各地目录差异,直接结算与回参保地报销可能存在待遇差,属于正常现象。(2) 办理备案时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市。参保人员根据病情、居住地、交通等情况,自主选择就医地开通的跨省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3)到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海南、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医,备案到就医省份即可。(4)未按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或在就医地非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参保地现有规定办理。
6
问:政策很复杂吗?
答 :政策很简单,可概括为3句话15个字。
(1)就医地目录(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2)参保地待遇(执行参保地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3)就医地管理(就医地经办机构要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和本地参保人员相同的服务和管理,包括咨询服务、医疗信息的记录、医疗行为的监控、医疗费用的审核等)
7
问:能举个例子吗?
答 :小张在海南工作,父亲老张随小张在海南生活,但老张的医保关系在老家河北。
老张住院直接持社保卡结算时,依照的医保目录要按海南的规定执行,而住院起付线、报销比例、支付限额等,仍按照河北的医保规定执行。老张申请了异地就医长期备案。2017年5月,老张在海南一家跨省定点医院住院,总费用2.5万元,通过跨省异地就医平台直接结算。按照原来的结算方式:老张需要先垫支2.5万元,然后回河北报销。现在直接结算后:老张只需支付7500元即可办理出院,医保报销的1.75万元,由医保与医院直接结算。
8
问 :异地住院结算时,万一不成功怎么办?
答 :国家平台建立了报错联系处理机制和系统应急处理机制,随时响应处理问题。异地就医人员如果持卡结算时报错,先确认本人是否备案,或就医的医院是否是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如果都是,由医疗机构医保办工作人员帮助联系定点医疗机构所属的统筹地区社保经办机构,第一时间排查解决持卡结算问题。
9
问 :基层定点医疗机构也可以进行直接结算吗?
答 :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是可以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进行直接结算。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8499家跨省定点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占72.8%。国家将依据异地就医人员需求,加快把更多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定点范围,争取每个县区至少有1家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需求人员多的乡镇医疗机构也将逐步接入。
10
问 :参保人出院直接结算后可以再退费回去报销吗?
答 :不可以。参保人在进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登记时,经办机构应提醒参保人认真阅读并充分理解“温馨提示”内容。在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出院时完成直接结算的,不允许办理退费。
11
问 :大病保险、补充保险等报销费用可在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一并结算吗?
答 :部分地区异地就医已实行一单结算,涉及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参保人员只结算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12
问 :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备案成功,或查询异地就医的有关信息?
答 :可以去社会保险网上查询系统查询,网址是http://si.12333.gov.cn。除了可以查询备案信息外,还可以查询定点医疗机构信息、个人就医就诊记录、社会保障卡服务机构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