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变化及氯沙坦对其干预作用研究

2018-02-06陈菊明宋艳玲麦华德纪新博王雅纯林芸芸顾申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氯沙坦亚组外周血

陈菊明,左 琦,宋艳玲,麦华德,纪新博,王雅纯,林芸芸,顾申红*

心力衰竭是绝大部分器质性心脏疾病、大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归宿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的规范治疗下仍反复出现心功能恶化,最终发展为难治性心力衰竭[1-2]。近年来有关内皮祖细胞(EPCs)与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3]。本研究通过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EPCs水平及氯沙坦对EPCs水平的影响,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为心力衰竭组。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5.7±10.1)岁;原发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肺源性心脏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0例(NYHAⅠ级亚组),Ⅱ级20例(NYHAⅡ级亚组),Ⅲ级26例(NYHA Ⅲ级亚组),IV 级12 例(NYHA Ⅳ级亚组)。纳入标准:年龄<75岁;符合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4];为首次治疗。排除标准:急性心包填塞、创伤、肺栓塞、休克、肾功能不全、严重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恶性肿瘤等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心力衰竭组患者分为常规亚组和氯沙坦亚组,各34例。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4.8±9.8)岁。健康对照组与心力衰竭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815;t=0.410,P=0.683)。本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常规亚组:嘱患者卧床休息、吸氧,同时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地高辛、硝酸酯类等,连续治疗2周。氯沙坦亚组:在常规亚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50 mg/d,连续治疗2周。健康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1.3 观察指标 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其中心力衰竭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疾病、NYHA心功能分级;健康对照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心力衰竭组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健康对照组于体检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水平、外周血EPCs水平。

1.3.1 LVEF 由超声科专业人员采用美国HP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患者LVEF,每例患者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1.3.2 BNP水平 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注入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和抑肽酶的试管中,混匀,4 ℃ 3 000 r/min 离心 10 min(离心半径 5 cm)分离血浆,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水平。

1.3.3 外周血EPCs水平 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20 ml,注入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的试管中,采用聚蔗糖(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中层的单个核细胞,磷酸盐缓冲液洗涤2 次;加入藻红蛋白(PE)标记的抗人CD34+的单抗10 μl、别藻蓝蛋白(APC)标记的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2(VEGF2)抗体 20 μl,4 ℃避光孵育 30 min。采用流式细胞仪及cellquest计算机软件分析CD34+和VEGF2双阳性细胞数目,即外周血EPCs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双侧检测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常规亚组与氯沙坦亚组一般资料比较 常规亚组与氯沙坦亚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NYHA心功能亚组与健康对照组观察指标比较 健康对照组、NYHAⅠ级亚组、NYHAⅡ级亚组、NYHAⅢ级亚组、NYHA Ⅳ级亚组LVEF、BNP水平、外周血EPC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NYHAⅠ级亚组、NYHAⅡ级亚组、NYHAⅢ级亚组、NYHA Ⅳ级亚组LVEF低于健康对照组,B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Ⅰ级亚组、NYHAⅡ级亚组的外周血EPC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NYHA Ⅲ级亚组、NYHA Ⅳ级亚组外周血EPCs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常规亚组与氯沙坦亚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常规亚组与氯沙坦亚组治疗前LVEF、BNP水平、外周血EPC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亚组治疗后LVEF、外周血EPCs水平高于常规亚组,BNP水平低于常规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亚组与氯沙坦亚组治疗后LVEF、外周血EPCs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BN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EPCs在血管新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实,新生血管中25%的内皮细胞是由EPCs分化而来[5]。此外,EPCs在内皮功能修复、再内皮化以及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EPCs还能抵抗氧化应激,促进NO生成,在缺血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状态下,加强内皮功能,保护心肌细胞[7]。DENBURG等[8]提出,机体处于缺血、损伤等情况下,可动员骨髓的EPCs进入外周血循环,迁移到受损部位,与基质结合,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并通过旁分泌机制,促进周围内皮细胞分化、增殖,以助于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修复。因而,保护EPCs功能对于抑制心力衰竭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RAAS激活,ENDTMANN等[9]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Ⅱ通过激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促进氧化应激和促凋亡通路,降低EPCs水平,使血管再生减少。本研究结果显示,NYHAⅠ级亚组、NYHAⅡ级亚组、NYHA Ⅲ级亚组、NYHA Ⅳ级亚组LVEF低于健康对照组,B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NYHA心功能Ⅰ级亚组、NYHA Ⅱ级亚组的外周血EPC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NYHA Ⅲ级亚组、NYHA Ⅳ级亚组外周血EPCs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MICHOWITZ等[10]通过对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EPCs 水平的检测,发现中早期心力衰竭患者比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EPCs水平增加,但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EPCs水平后期逐渐下降,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类药物参与EPCs的调节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亚组与氯沙坦亚组治疗后外周血EPCs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氯沙坦亚组治疗后外周血EPCs水平高于常规亚组。YAO等[11]研究显示,氯沙坦能有效逆转高血压大鼠外周血EPCs水平、迁移能力降低和氧化应激指标升高等情况,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氯沙坦通过抑制RAAS,有效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活性,抑制其介导的血管收缩、水钠潴留等作用,从而极大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12]。此外,MATSUURA等[13]研究显示,氯沙坦等ARBs能有效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氧化应激、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等损伤EPCs功能的不利因素。

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1)本研究所纳入病例来源单一、样本量较小;(2)由于研究时间所限,本研究仅对患者进行了为期2周的观察,缺乏长期随访,未能观察氯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EPCs水平的远期影响;(3)本研究未对氯沙坦的干预机制进行探讨。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长期随访观察,并通过细胞或动物模型实验探讨氯沙坦的干预机制。

表2 各NYHA心功能亚组与健康对照组观察指标比较(x ±s)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LVEF, levels of BNP and circulating EPCs among heart failure subgroup and healthy control subgroup

表1 常规亚组与氯沙坦亚组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conventional subgroup and the losartan subgroup

表3 常规亚组与氯沙坦亚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x±s)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LVEF, levels of BNP and circulating EPCs between the conventional subgroup and the losartan sub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综上所述,外周血EPCs水平在心力衰竭早期明显升高,而在心力衰竭晚期阶段明显降低;氯沙坦能够提高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EPCs水平。

作者贡献:陈菊明进行试验设计与实施、资料收集整理,撰写论文并对文章负责;左琦、宋艳玲、麦华德、纪新博、王雅纯、林芸芸进行试验实施、评估、资料收集;顾申红进行质量控制及审校。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氯沙坦亚组外周血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不同年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核团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
心肌声学造影评价胰岛素不同干预时间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灌注的影响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警惕氯沙坦的不良反应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