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县冷链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效用分析
2018-02-05刘旭
刘旭
【摘 要】目的:分析四川省仁寿县冷链管理系统建立完成后的运行状况,确保冷链管理系统能保障疫苗质量。 方法:对全县64个预防接种单位抽取16个中心卫生医院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冰箱进行24h实时自动记录温度,对这20个单位温控系统测温准确性、報警原因以及效益进行分析。结果 冷链管理系统温度的真实性、精确性、稳定性优于人工监测记录温度(p<0.05)。系统运行期间,频频开启冰箱和除霜是报警的主要原因。结论:冷链管理系统优于温度计监测温度,该系统值得实施部署。对于人口大县的仁寿县来说,建立一个冷链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记录、报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预防接种单位;疫苗;冷链管理系统;储存
【中图分类号】R5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1--01
山东疫苗事件的曝光,让疫苗的安全问题备受多方的关注与重视。一旦疫苗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对儿童及其家庭会造成终身不可逆的伤害,对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由此可见,保障疫苗的质量安全势在必行、容不得半点纰漏。
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低温冷库进行温度监测,自动温度仪测温时间间隔及记录保存要求另行制定。同时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温至少查阅1次温度监测记录(间隔不少于6小时),填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附件三,
表(3-2)[1]。由于人工监测不能做到实时采集、实时收集信息,故在出现设备断电、设备故障时,不能及时处理,疫苗储存温度过高,最终导致疫苗报废的情况[2]。
四川省仁寿县为四川乃至全国的人口大县,为保障本县人口的健康,仁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16开始探索、筹备,最终在2017年年初冷链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本文对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了浅略的分析。
1 冷链管理系统建立及使用
1.1 冷链管理系统建立。冷链管理系统建立所需设备、设施。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令668号《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县政府为全县预防接种单位更新了冷链设备,并安装了疫苗冷链管理系统。其中疫苗温度监控设备79台(76台固定、3台车载)、冷链监控设备通信服务79套(GPRS无线网络)、医用冷藏箱107台、医用冷冻箱76台、疫苗冷链温度数据管理软件与服务器及相应配套系统1套。
1.2 冷链管理系统使用流程。冷链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分为三步:第一步,数据采集,在仁寿县CDC的冷库、各个预防接种单位及疫苗运输车的内部适当的位置安装温度采集器探头,并设置每30分钟上传一次温度记录。第二步,数据传输,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数据通过互联网、GPRS无线网络上传到仁寿县CDC服务器平台。第三步,监控和报警,各个预防接种管理单位和仁寿县CDC可以通过浏览器(IE、火狐等浏览器)、微信端访问服务器,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本单位的疫苗储存温度情况,当设备监测到温度超过上下限时,有断电情况时,会自动在浏览器发出音乐报警、在微信端也会发出报警消息,同时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疫苗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报警(图1)。
2 冷链管理系统运行效用分析
2.1 资料与分析方法
2.1.1 一般资料。对全县64个预防接种单位抽取16个中心卫生医院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台疫苗医用冷藏、冷冻冰箱为监测对象。分别实施冷链管理系统监测和人工监测记录,监测时间为2017年9月1日到2017年9月30日。
2.1.2 监测方法。冷链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设定每两个小时上传一次数据,数据储存在县CDC的服务器。人工监测,上下班通过温度计记录数据,每天记录2次。
2.1.3 统计方法。数据分析中采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 statistic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结果
2.2.1 温度监测比较。冷链管理监测卫连续实时监测,人工监测为每天上下班时间通过温度计测量数据记录监测温度,温度差为监测到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表1中所示为30天的平均值。从表1数据可以得出冷链管理系统监测到的温度差要明显高于人工监测到的温度差。详见表1。
2.2.2 报警监测比较
当冰箱温度接近疫苗储存的要求的临界温度或超出温度范围时、冰箱出现开门时间长(存取疫苗)、 箱关门不严、断电、 监测设备自身故障。等异常情况时,进行自动记录并且发出多条线路的预警。详细结果见表2 ,从表2 数据中容易得出,冷链管理监测系统预警次数远远高于人工监测预警次数。
2.3 讨论
从2010年山西近百名儿童注射疫苗后或死或残到2016年山东未进行冷藏的疫苗流入18个省的疫苗问题相继暴露出来后,疫苗的质量安全备受舆论,各级领导、人民群众十分重视疫苗的质量安全问题。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采购疫苗储存和运输的冷链设备,但监测技术滞后,每天手工记录2次温度记录不但实时性、完整性差,而且无法及时预警处理,冷链末段容易成为监管“肓端”[3]。
李丹荣在 2008 年建议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疫苗冷链监测系统,可为消除疫苗流通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有力保障,保证疫苗的安全有效[4]。结合互联网+的思维,冷链监管需要结合互联网的快速性、实时性、精准性来形成全面、有效、客观、实事求是的监管系统,来确保疫苗的质量,维护和保证人民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健康。
在以前人工监管冷链会遇到这些问题:⑴ 由于有一部分监管者责任心不是很强,工作散漫,在每天的监管工作中不会很细心的记录疫苗的温度,甚至是弄虚作假,编造温度数据以应付检查。⑵ 在县级、乡级负责疫苗管理的人员每天的工作不仅仅是局限于疫苗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是身兼数职。即便大家工作尽职尽责,也难免因为其它工作而疏忽了监管。⑶ 客观事实。人工监测局限于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以外监测力度就变得薄弱。例如,夏天的农村,用电高峰一般晚上,很容易造成电路破坏,导致停电,疫苗冷链得不到保障。此时如果采用24小时监测冷链管理系统在停电的时候,由于温度监测设备用的是GPRS网络技术,并且是电池供电,将警报信息传入服务器,这个时候系统会通过微信、短信向监管者发出警报,及时发电。减少监管的盲区、更好的保证疫苗安全。
综上所诉,疫苗冷链管理系统凭借它的系统化、信息化、现代化、实时性能够让疫苗疫苗的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并且能确保疫苗质量安全。为构建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固的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版.
潘捷云,王军,刘青连,等.远程温控系统在基层冷链中温度监测交通的评估分析[ J].医学动物防制,2016,32(7):729-734.
徐汉顺,邓竹青,刘俊华,等. 区域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 现代预防学,2014,41 ( 14) :2569-2587.
李丹荣,李伟松,硕楠. 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疫苗冷链监测系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14( 9) : 38-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