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疗法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应用价值评析
2018-02-05庄延田
庄延田
【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行为矫正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间的应用价值,验证其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7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采用为期5个月行为矫正疗法进行干预,应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行为矫正疗法实施以后,患者SANS各因子评分、NOSIE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矫正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间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各项临床表征,强化其社会适应能力,推进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行为矫正疗法;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应用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1-0-01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类慢性迁延性疾病,治愈情况相对不乐观,患者住院时间相对漫长,给药治疗方法的应用通常是调整或缓解各类精神症状,但是社会功能受损或精神残疾对个体以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1]。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在优化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强化自理能力方面发挥一定价值。我院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间将行为矫正疗法融入其中,所取得的效果较为可观,本文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7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满足《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诊断标准;病程≥5年;③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病情基本稳定,临床疗效评估结果不断进步;②重要器官功能异常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7(4.2±2.0)年。
1.2 方法
1.2.1 編制治疗方案 第Ⅰ阶段。做好床单被褥整理与个人卫生工作。重点培养患者平常生活的规律性与主动性,逐渐让患者处理衣、食、住、行等基本问题。早上7:00按时起床,整理床单、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饭后独自洗碗筷,每周定时洗澡后更换内外衣、理发等,观察患者生活模式,确保不讲卫生,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纠正的时效性,指导患者将痰吐到痰盂内,睡前洗脚,按时睡觉。在患者表现良好的情况下,适当的进行奖励,以激发患者参与生活活动的积极性,强化行为矫正疗法的效果。第Ⅱ阶段。户外活动,鼓励患者协助食堂挑菜叶、在花园中除草。第Ⅲ阶段。参照患者的兴趣爱好,与他们共同进行清洁、修剪树木、栽花种、剪纸编织等活动。结合患者不同的爱好组织患者进行各类娱乐活动,以培养患者应对和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行为和技能。第Ⅳ阶段。康复护理恩怨带领患者参与户外采购、看电影、逛公园、理发或以假出院的方式使患者回归家庭或工作岗位,以协助患者回归社会做铺垫。康复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应积极与患者家属以及单位同事的联系,从而使患者在治疗期间获得来自多方面的心理支持。
1.2.2 对患者及家属提出一定的要求。积极遵循作息时间表,认真做好卫生管理,严格遵照医嘱用药,户外活动量参照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规则,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至行为干预进程中,鼓励并督促患者按时用药,并积极的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
1.2.3 疗程:每周治疗4次,疗程5个月。
1.2.4 观察记录相关信息。
1.3 观察指标
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干预前后进行比较。评分均由两名资质深厚的医疗工作人员进行,最后得分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表示计量资料,t对其进行检验。当P<0.05时,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NS评分比较
所有患者经行为矫正治疗以后,SANS总分及个因子分都低于行为干预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患者行为矫正治疗前后NOSIE评分情况比较
行为矫正治疗后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退缩4因子得分显著提升,与行为矫正干预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为一类病因尚不明确的重性精神病,一般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阶段发病,临床症状多样,可能波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数个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协调性缺乏[2]。若患者诊治不及时可能会出现衰退与精神残疾的后果,多数患者经药物治疗以后能够维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状态。
行为矫正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间的应用,能够为患者创设相对宽裕、自由的生活空间,强化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生活的丰富性,改善了患者的交际能力,是生活技能与社交技能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3]。适量的户外活动能够增强患者的体质,激发患者参与生活活动的兴趣,树立康复信心。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行为矫正疗法实施以后,患者SANS各因子评分、NOSIE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行为矫正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间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各项临床表征,强化其社会适应能力,推进患者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林春元,李玉梅.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实施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05):137-141.
吕新华,李金,谭志林,孟昭娟.行为训练治疗与慢性精神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康复对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6):93-95.
张桂平.行为矫正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社会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09):85-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