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3年—2017年我国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8-02-05马安娜

科技视界 2017年34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大学生

马安娜

【摘 要】目的:了解我國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文献的研究趋势及热点,为促进我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教育机制及方法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2003-2017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录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先运用书目信息共现分析系统(BICOMB)2.0版提取关键词、年份及相应文献量、期刊、作者及机构等参量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构建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然后将该词篇矩阵导入SPSS18.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文献875篇,刊登在100种期刊上,文献量呈逐年上升转稳态发展趋势;发文量最高的前5位作者分别为张金华、张会敏(11篇)和李薇、朱丽丽(各6篇),高频关键词除了“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学生”外,还有“护生”“教育”“人文素养”“护理教育”等,经关键词聚类分析可分为5类。结论:我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文献量趋于稳定,内容逐步深入,相关研究结论对促进我国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文献多是从理论上进行论述,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较少。因此,该领域的研究仍需从简单的数据分析转向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机制研究,从宏观的政策建议转向微观的具体教学措施,以便更好的加强我国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生;人文精神;护理

Literature Metrology Analysis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Humanistic Care in China,2003-2017

MA An-na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00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reveal the research trends and hotspots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n humanistic care ability of our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in China. Methods: 2003-2017 computer retrieval in cnki database collect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humanistic care, the first use of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co-occurrence analysis system (BICOMB) version 2.0 , extracting keywords, and relevant literature quantity, periodicals,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and build the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word article matrix; The paper was imported into SPSS18.0 for 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875 papers were retrieved and published in 100 journals. Number of top five authors respectively Zhang Jin hua, hui min zhang (11), and li wei,li ly chu (6),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in addition to the “humanistic care” and “humanistic spirit” “care” “students”, “humanistic care ability” and “nursing students” “education” “the humanities” “nursing education” and so on, the key word clustering analysi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Conclusion: the humanistic care ability training literature volume tends to be stable, content gradually thorough, the related research conclusion to promote students' humanistic care ability has a positive effect, but the literature is discussed about more the theory than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of related research .Therefore, the research still needs to be shifted from simple data analysis to further the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of mechanism research, from macroscopic policy suggestion to micro teaching measures, in order to better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of humanistic care in our country,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humanities accomplishment.endprint

【Key words】Humanities;Undergraduate; Humanistic spirit; Nursing

随着社会地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疾病谱的转变,当今越来越多的人遭受亚健康甚至是慢性疾病的困扰。而人们的社会、心理等因素也已成为不可轻视的角色之一,因此,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增加人文关怀无疑将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甚至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这时,医务工作者的作用日渐突显而且任重而道远。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对未来的医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我国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文献的研究趋势及热点,旨在为加强该方面的研究、更好地制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方案及教育方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与资料提取

以“人文关怀能力and培养”作为检索词(主题词),检索2003-2017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录的研究我国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并剔除重复文献,整合相关检索结果。

1.2 统计和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其用于文献计量学研究不仅能寻求高频出现的词,更注重这些词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反映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学科研究热点[1]。因此,本研究使用书目信息共现分析系统(Bibliographic item cooccurrence matrix Builder,BCIOMB)2.0版提取关键词、年份及相应文献量、期刊、作者及机构等参量,对其进行常规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统计文献中关键词的频次。根据累积频次设定频次域值截取高频关键词,构建词篇矩阵,将词篇矩阵导入SPSS18.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计量

2.1.1 发文量和时间分布

去除重复文献,共筛选出关于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文献875篇,分别为:2003年24篇,2004年17篇,2005年19篇,2006年24篇,2007年56篇,2008年42篇,2009年50篇,2010年51篇,2011年75篇,2012年31篇,2013年85篇,2014年110篇,2015年102篇,2016年93篇,2017年21篇。2003-2017年间文献量基本呈上升趋势,以2009年作为拐点到2017年间的文献量增加尤为显著。2015年文献量达到顶峰。2016年文献量略有下降,呈现基本平稳的走势。

图1 发文量和时间分布趋势图

2.1.2 期刊分布

875篇文献源自100种期刊,分布较广,也说明人文关怀能力研究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发文量达到10篇及以上的期刊包括:《山东师范大学学报》收录23篇,占检索文献总量的2.6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收录20篇;《福建师范大学学报》收录19篇;《中华护理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收录18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收录17篇;《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收录16篇;《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卫生职业教育》各收录13篇;《湖南师范大学》、《护理研究》各收录12篇;《河南大学学报》、《辽宁师范大学》各收录11篇。其中,收录文献最多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1.3 作者分布及单位

发文量为2篇的作者有125人,其发文量占文献总量的34.06%;发文量在3-6篇的作者有12人,其发文量占文献总量的10.51%;发文量在7篇以上的作者有2人,其发文量占文献总量的2.51%。发文量在7篇的作者包括:张金华(11篇),张会敏(11篇)。其中,发文量排名前3的作者张金华、张会敏和李薇均从事护理教学的相关工作。另外,发文量≥3篇的单位为新乡医学院(15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3篇)、吉林医药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遵義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各(3篇)。总体来看,文献多数来源于高校,医院和其他单位相对较少。

2.1.4 高频关键词

利用BICOMB2.0版提取关键词并进行数据清洗,设定频次域值为10,进行统计得到高频关键词20个,由高至低排序并导出结果,详见表1。由表1中的高频关键词可见,我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涉及人文关怀、教育、护理、人文精神等较多。

2.2 聚类分析

2.2.1 系统聚类分析

利用BICOMB2.0版统计文献中关键词的频次,根据累积频次设定频次域值为≥10且≤170截取高频关键词,构建词篇矩阵;将此矩阵导入SPSS18.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树状图见图l(纵坐标为关键词,横坐标为文献量)。从图1中可看出,涉及“人文关怀、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能力、护生”等关键词的文献均超过了20篇,而涉及“高校、人文教育、人文素养、教学、医学生、对策、语文教学”等关键词的文献均超过了15篇。表明我国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热点主要聚集于与上述关键词相关的领域中。详见图2。

表1 高频关键词

图2 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树状图

3 讨论

本文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收集有关我国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信息,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基本可反映出我国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研究的趋势和热点问题。共总结了近15年来我国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5个研究热点。

3.1 人文教育与对策

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发展人文教育,认为人文素质是全面发展建设人才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这与国家教委把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作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的提议的密切相关的[2]。根据本研究的结果,人文教育与对策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高校,并且多数研究是对人文教育存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根据问题现状探索制定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而且自2003年以来发文量呈逐年稳步递增趋势,这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及支持是分不开的。endprint

3.2 医学生人文素养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的提出,人文因素的重要性更加突显。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医学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职业态度和伦理行为已成为医疗实践的核心。我国医学界多位学者提出应该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其中杜红姿[3]等人提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是当今医学模式转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郝茜[4]等人认为我国医学院校多偏重于医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人文课程的设置较为单一,医学生在学校无法得到专业、有效的人文素养培训,是造成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医科院校应该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医学人文课程的建设,积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3.3 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质培养就是将人文科学和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气质、人格、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我国对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多集中在高校和职业教育领域,其中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的领域的研究也教其他行业的多。王松[5]等人认为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其人文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宏图,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格外重要。王君君[6]认为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人们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现代医学显现出技术化和商业化过重的色彩,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割裂感也越发强烈,归根究底是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精神缺乏,加强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工作刻不容缓。

3.4 人文关怀护理教育

人文关怀护理教育一直以来是人文护理研究的重点之一。这与國外的研究热点是相一致的,王妍[7]等人对PubMed数据库中2012年—2016年护理人文关怀研究的热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ubMed数据库中近5年来的其中一个热点就是人文关怀护理教育。Colton[8]等人认为将人文护理教育软件安装于手机中,为导师和护理学生在人文护理实践中提供了实时交流平台,可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王向荣[9]认为护士的关怀能力关系到护理质量高低及病人的康复水平,但关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环境与教育的相互作用下,通过学习与实践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应该加强护理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

3.5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人文关怀护理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护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教育策略、实践及人文教育模式方向。Leininger是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在护理领域提出人文关怀,她认为护理的本质是人文关怀,有效的人文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康复,这引起了护理学界专家的高度关注[10]。之后在80年代美国著名护理理论家Jean Watson提出的人性关怀护理理论为护理教育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框架,提出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全方位照护的护理学是一种专业性关怀的人文关怀理论;并提出护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关爱、照顾帮助人们达到生活的和谐美满[11]。此后,人文关怀在护理领域引起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护理人文关怀进行研究,目前,我国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研究最多的是在高校的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4 小结

本研究将词篇矩阵聚类分析法应用于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主题中,结合具体文献和专业知识初步总结了近15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5个研究热点,为我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实践工作和科研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但是本研究仅检索了中国知网数据库,可能对结果的严谨性产生一定影响。下一步还需扩大检索范围,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外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崔雷.专题文献高频主题词的共词聚类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19(4):49.

[2]石艳芝,李杭亲,谭苏.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5,1:23-24.

[3]杜红姿,丁悦,黄玉玲.浅谈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J].学周刊,2015(11):204-205.

[4]郝茜,张爱莲.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30-32.

[5]王松,谢虹.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2017,38(1):150-152.

[6]王君君.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5):60-61.

[7]王妍,李晓旭,林征,等.护理人文关怀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5):627-631.

[8]Colton S,Hunt L. Developing a smartphone app to support the nursing community[J].Nurs Mana,2016,22(9):24-28.

[9]王向荣.基于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护理教育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6):899-901.

[10]Leininger M,Caring:An essential human need[M].Thorofare NJ:CharlesB,Slack Inc,1981:24.

[11]Watson J.Nursing: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of caring[M].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9:254.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大学生之歌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