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住宅楼的结构安全性鉴定

2018-02-05连云飞

科技视界 2017年34期
关键词:承重墙砂浆房屋

连云飞

【摘 要】论文对某住宅进行了结构鉴定,通过现场检测、结构内力验算,通过分析得出科学的检测报告,并给出了结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鉴定;墙体裂缝;地基承载力;湿陷性黄土;特殊土地基

1 工程概况

该住宅楼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建于2009至2012年,五层砌体结构,建筑总长60.0m,总宽12.3m,总高度14.8m,主体平面形式为矩形。该住宅楼的基础为条形基础,墙体用普通砂浆和烧结多孔砖砌筑,其中外墙厚度为360mm,内墙厚度为240mm,隔墙厚度为120mm。房屋每层均设有圈梁,房屋四角及纵横墙交接处设有构造柱,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该工程位于湿陷性黄土场地,依据设计图纸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土为IV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方式采用换填垫层法,开挖深度自基础垫层向下4.0m,宽度自建筑物外墙外侧向外扩出2.8m,-1.90m~-3.40m为3:7灰土,其余均为素土夯填。

2 检测内容

根据委托方的技术要求并考虑工程的实际状况,本次检测鉴定的主要内容如下:

(1)房屋整体结构的调查检测;

(2)基础尺寸埋深检测;

(3)上部承重构件材料强度的检测;

(4)建筑物垂直度检测;

(5)建筑物沉降检测;

(6)墙体裂缝检测

(7)上部混凝土构件裂缝检测;

(8)根据实测结果对房屋上部结构进行静力验算;

(9)依据以上检测鉴定结果出具房屋的安全性等级评定鉴定报告。

3 结构构件安全性检测过程

3.1 房屋整体结构的调查检测

经检查,现场结构构件布置与设计图基本一致,该建筑结构传力体系完整,主体采用纵横墙承重,房屋设有圈梁,房屋四角及纵横墙交接处设有构造柱,砌体材料表观良好,砖材无风化,砂浆无粉化,凿开处墙体砌筑良好,砂浆饱满。现场开挖两处基础,经检查,基础局部存在裂缝;上部墙体、构造柱、圈梁、楼屋面板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建筑物局部存在不均匀沉降;建筑物顶部局部存在严重侧向位移。

3.2 基础开挖检测

现场开挖两处基础1/B-C、A/21-23,经检查,基础A/21-23距离21轴墙边1.2m至1.3m范围内存在一条竖向裂缝,最大缝宽2.8mm。尺寸埋深均符合设计要求。

3.3 上部结构的检测鉴定

(1)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检测

采用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该房屋一至四层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为14.5MPa,满足原设计图纸(M10)的要求;五层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为11.5MPa,满足原设计图纸(M7.5)的要求。

(2)砌筑用砖抗压强度检测

砖的抗压强度用回弹法测定,其用砖抗压强度推定等级为MU10,满足原设计图纸(MU10)的要求。

(3)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采用回弹法检测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依据标准GB/T50344-2004及现场条件,抽检梁柱各20个,混凝土柱修正后现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区间为24.1~25.4MPa,混凝土梁修正后现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区间为23.9~26.3MPa,依据标准GB/T50344-2004第3.3.21条,混凝土梁、柱抗压强度满足原设计图纸(C25)的要求。

(4)建筑物垂直度检测

采用电子经纬仪及钢卷尺检测建筑物垂直度,经检测,该建筑物顶部向东南方向倾斜,其中向南倾斜严重,最大倾斜达250mm,超出标准GB50292-2015表7.3.10规定的顶点位移界限值42mm。

(5)建筑物沉降检测

采用水准仪检测建筑物沉降,经检测,该建筑物整体呈现南侧沉降大于北侧,中间沉降大于东、西两端。该建筑物南侧面伸缩缝位置处C点相对于建筑物西北角A点的沉降量为316mm。

(6)墙体裂缝检测

经检测,上部纵横墙、窗下墙、窗间墙及窗间墙上下对角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部分裂缝沿墙厚贯通。依据标准CECS 293-2011附录B判定,裂缝主要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

(7)楼、屋面荷载取值

依据规范GB50009-2012及检测实际情况,荷载标准值估算为,楼面恒载为1.65kN/m2(不包括楼板自重),屋面恒载为1.22kN/m2(不包括楼板自重);楼面活载为2.0kN/m2,楼梯活载为3.5kN/m2,非上人屋面活载为0.5kN/m2。

(8)承重构件安全性等级按承载力评定

采用PKPM鉴定加固软件(2010v3.1正版),荷载按无地震作用基本組合计算,验算时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按设计取值,一至四层取M10,五层取M7.5;砌体的块体强度等级取MU10,构造柱、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设计C25取值,受压计算,结果显示该房屋所有承重墙段的抗力与作用效应比(R/γ0S)均大于1.00,依据GB50292-2015的5.4.2条属于au级构件。

(10)承重墙体安全性等级按裂缝评定

该工程上部主体结构一至五层每层均有130个承重墙体,承重墙体的安全性等级按裂缝评定,一层共有bu级构件16个,cu级构件9个,du级构件2个;二层共有bu级构件15个,cu级构件11个,du级构件3个;三层共有bu级构件5个,cu级构件5个;四层共有bu级构件5个,cu级构件4个;五层共有bu级构件9个,cu级构件7个。

4 安全性鉴定评级

4.1 地基基础的安全性检测鉴定

该建筑物南侧面伸缩缝位置处相对建筑物西北角沉降量为316mm,且砌体承重结构基础的局部倾斜大于规范GB50007-2011规定的地基变形允许值;上部结构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5mm的沉降裂缝。依据标准GB50292-2015的7.2.3条,地基基础的安全性评级为Du级。endprint

4.2 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检测鉴定

(1) 该工程结构布置合理,形成完整的体系,结构选型及传力路线设计基本正确;形成完整的支撑系统,结构连接方式正确,房屋设有圈梁,房屋四角及纵横墙交接处设有构造柱,部分圈梁、构造柱已开裂。依据标准GB50292-2015中表7.3.9,上部承重结构整体牢固性评级为Cu级。

(2)将该工程一至五层分别划分为一个代表层,一至五层承重墙体各划分为一个主要构件集,该工程承重墙体的安全性等级按承载能力评定时均为au级构件,按裂缝评定时,一层共有bu级构件16个,cu级构件9个,du级构件2个;二层共有bu级构件15个,cu级构件11个,du级构件3个;三层共有bu级构件5个,cu级构件5个;四层共有bu级构件5个,cu级构件4个;五层共有bu级构件9个,cu级构件7个。该工程一至五层每层均有130个承重墙体,一层承重墙体主要构件集中bu级构件含量为12.3%,cu级构件含量为6.9%,du级构件含量为1.5%;二层承重墙体主要构件集中bu级构件含量为11.5%,cu级构件含量为8.5%,du级构件含量为2.3%;三层承重墙体主要构件集中bu级构件含量为3.8%,cu级构件含量为3.8%;四层承重墙体主要构件集中bu级构件含量为3.8%,cu级构件含量为3.1%;五层承重墙体主要构件集中bu级构件含量为6.9%,cu级构件含量为5.4%。依据标准的7.3.5条,一层承重墙体构件集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u级,二层承重墙体构件集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u级,三层承重墙体构件集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u级,四层承重墙体构件集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u级,五层承重墙体构件集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u级。依据标准的7.3.7条,一层代表层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u级,二层代表层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u级,三层代表层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u级,四层代表层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u级,五层代表层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u级。依据标准的7.3.8条,该工程上部结构承载功能的安全性评级为Cu级。

(3)该工程上部承重结构倾斜值超出标准表7.3.10规定的顶点位移界限值,且上部墙体、圈梁、构造柱出现裂缝,依据标准的7.3.10条,上部承重结构侧向位移评级为Du级。

(4)依据标准的7.3.11条,应按上部结构的承载功能和结构侧向位移两者中较低一级评定为上部结构安全性等级,并结合结构整体牢固性将该工程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评级为级。

4.3 围护系统的承重部分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局部存在裂缝,依据的7.4.6条,围护系统承重部分评定的安全性等级,不应高于上部承重结构的等级,围护系统的承重部分安全性评级为级。依据标准 的9.1.2条,鉴定单元的安全性等级“应根据地基基础和上部承重结构的评定结果按其较低等级确定”,因此该房屋安全性等级评定为级。

5 鉴定结論

该房屋安全性等级综合评定为级,安全性严重不符合标准对级的规定,严重影响整体承载。endprint

猜你喜欢

承重墙砂浆房屋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林硫铁矿副斜井穿溶洞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房屋承重墙改梁技术的探讨
混凝土空心砌块承重墙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