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杨》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2018-02-05吴新龙

师道·教研 2018年1期
关键词:白杨树白杨爸爸

吴新龙

一、说教材内容

《白杨》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文章是按照“看到白杨→介绍白杨→认识白杨→学习白杨”的顺序,以“介绍白杨”为主要线索来组织材料的。本文由物及人,表面上写白杨树而实际上是写人,是一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课的教学要求,我安排3个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特制订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复习导入,回顾第一课时学习的有关内容;(2)读议课文第二段和第三段,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放在理解父亲给儿女介绍白杨本质特性的一段话,以及体会“爸爸”借介绍白杨以表达自己的志愿。

设计意图:本文父亲“介绍白杨”的一段话是重点,目的是“托物言志”,让孩子“认识白杨”。由于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其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课文中一些词句的含义比较深刻,所以使学生理解白杨本质特性和体会“爸爸”表白的志愿,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教学全文按“初读感知(整体)→精读理解(部分)→熟读深思(整体)”的教学思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第二课时的教学,我主要采用导学式目标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感情朗读法、迁移导读法以及质疑讨论法,既有教法的实施,也有学法的渗透,促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启发式讲授,教会学法,迁移导读,同时还结合利用挂图、录音、电脑课件等多媒体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全面落实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训练。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目标

1. 复习提问

看图,说说“大戈壁”是个怎样的地方,铁路沿线的白杨树长得怎么样,课文开头为什么这样写?结合课文,说说“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各是什么意思。

2. 导语激趣

3. 揭示目标

(二)精讲导学,达成目标

1. 读议课文第二段

着重抓住“从来”“这么……这么……”“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句进行读、议、讲、练,使学生深刻体会其含义。我让学生反復朗读这个自然段,充分讨论:为什么“爸爸”的脸色会变得严肃起来?白杨树有哪些特点?这样,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存疑,在讨论中释疑,进而认识白杨树不平凡的三个特点:正直高大,适应性强,性格坚强。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再进行小结描述。

2. 读议课文第三段

我抓住“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以富有感染力的直观语言创设情境而提出问题:什么叫“表白”?怎样理解“表白着自己的心”的意思?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志愿?这样,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逐步讨论并回答了这些问题,也就进一步突破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文中“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还要坐几天汽车。”这段话,是拓展学生思维,进行思想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学时,我着重抓住三个“只知道”设疑导读,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读文悟“情”,进而理解其言外之意。讲读完第三段后,教师抓住“火候”诱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想,这就激起学生和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服从祖国需要,勇于战胜困难”这种高尚品格的熏陶。

(三)指导练习,检测目标(略)

(四)反馈矫正,落实目标

指导学生完成上述练习后,通过检测反馈的信息及时点拨矫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释疑解难,多向交流,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魏文琦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杨树白杨爸爸
白杨
听故事
白杨树染绿了夏天
白杨
会唱歌的树
我和爸爸
我是一棵深秋的白杨
白杨 西部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