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铣床操作与加工》课程项目化教学反思
2018-02-05周燕峰
周燕峰
一、项目实施背景
《数控铣床操作与加工》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是以课堂讲授和加工实训环节分开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难以适应企业和岗位的要求。为了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控机床的操作和加工能力,满足企业岗位技能需求,我们对于这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铣床操作与加工》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本项研究课题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被区教育室批准为2015年度小课题,编号为2015547ZX。
二、项目化实施
本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通过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提炼岗位能力,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分析企业产品基础上,根据相应专业教学要求,创设不同的教学项目。学生通过对项目资讯的了解、分析和实施,理解和掌握数控编程的相关理论知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任务描述。针对每个教学项目,分析教学项目的要求、了解教学项目的任务、教学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应掌握的能力等。
知识获取。结合教学项目的要求和目的,利用实物或多媒体课件等在实训现场具体讲解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讲解要求理论结合实际,着重理论的实用性。
任务实施。本项目化课程选择基本和典型零件作为项目教学的载体,每个项目有典型的零件,让学生根据具体的项目内容与任务的要求,结合之前的知识获取环节,让学生对具体的典型零件进行编程与加工,保证零件的加工要求,锻炼学生的实际加工能力。学生通过对一些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与加工,使之达到本课程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
考核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加工的零件进行测量检验并给予成绩,对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格品的产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加工编程能力、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等能力。
知识扩展。每个项目有知识扩展的版块,用以满足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要求。知识扩展的内容在典型零件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三、项目化教学效果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本门课的实施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理论、职业素养、编程能力、又提高了交流能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等的认知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1. 改善课程教学效果
实施项目教学法,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步步深入,形成一个以项目为任务而组合起来的教学单元,学生在做中学,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善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项目化教学中项目完成是项目小组团队工作的结果。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擔自己的一份项目任务,他们既要分工,又要密切配合、合作才能达到最终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3.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按照企业“6S”的管理进行实训加工,养成了科学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四、项目化教学反思
1. 项目的选取是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
项目的选取要以实际生产零件为载体,又要具有教学属性,让学生既能自主学习,又必须是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教学项目的确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深入企业历经多次调研,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岗位能力,校企业合作共同开发。
2. 项目实施过程是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法的核心环节
项目确定后,实施动员,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了解项目的目标,任务的要求、项目所需的技术与学习方法、实施流程及考核办法等。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时,提前做好准备项目所需设备及工量具,并在实施项目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安排。
3. 总结评估是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项目完成后的总结评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首先,进行项目完成后自我评价,公开评价标准,由项目小组自评、项目组之间互评价两个环节,让学生全程参与评价,总结评价过程。然后是教师进行示范性评价,指出各学习小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通过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各自的长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评估中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黄博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