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快乐导师
2018-02-05程军霞
程军霞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进入21世纪,关注人类幸福感与优势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日益声势浩大,积极心理学在教育界也得到了广泛响应。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科学。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塑造积极向上的自我力量,从而帮助学生打造幸福人生。
因此,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这个“官”味极浓的角色势必要与时俱进地发生改变,由“管”而转向“导”。如何去“导”,这便需要积极心理学的支持与导向。本文将从四方面谈谈当今班主任角色应如何实现这种转变。
一、实现教育观念上的转变
1. 对班主任角色理解的转变——变“管”为“导”
在学生追求幸福人生的过程中,对学生影响颇深的班主任,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一章《总则》中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这里既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明确了班主任在学生人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人生导师”。
与“导师”相比,“班主任”这一称谓更像是个官——“管”的意味较浓。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最高“长官”,手下是大大小小的班干部。无论是“干部”还是“主任”都是班级的管理者。但随着所面对的学生、家长以及他们所在的家庭的日益复杂化,作为班主任,会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好班不是靠“管”出来的。班主任所做的工作也不仅仅是“管班”、“管人”那么简单。而班级导师则不同,“导师”在班级管理中重在“导”,而不在“管”。通过“导”,发掘出学生的潜能及自我发展的动力,实现学生个体与班级整体的自主发展。这样看来,班级导师更为适应教育潮流的发展。
2. 班主任教育关注点的转变——从关注“消极方面”到关注“积极方面”
传统的心理学更多地关注人的消极方面,成了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包括学校心理学都是通过问题和缺陷观察世界的,这种矫正心理疾病的模式统治了心理学半个世纪。消极价值取向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贫乏化,教育形式的单调性和教育途径的单向性。
积极心理学是对病态心理学的反叛,“是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正如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旗手,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所说的,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发掘学生的优势与美德,以帮助他们抵挡不幸的心理疾病,像防震保护层似的使他们不受伤害,甚至成为重新崛起的关键。
二、注重教育行为上的引导
1. 积极的目标与评价
很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上,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越走越窄。班主任也是多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放在少数心理有问题、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身上,这样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水平无法得到全面提高。“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怀特海)而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的班主任(下文将称为“导师”),就应该面向包括心理健康的全体学生,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心理成长起到正面、积极的导向作用。
2. 积极的方法与途径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团康游戏等班级活动,是导师实现积极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积极心理学的导向下,导师组织的班级活动力求多样化,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升学生精神追求的品位。
积极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以激励为主的制度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包括班级的文明习惯、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娱乐活动方式、学习风气等,是班级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着眼点是激励竞争机制,通过评比 “先进、优秀”并形成制度。这保证了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有序性、稳定性及持续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成长意识,培养了学生积极、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完善提高自我素质的自觉性。
三、促进人际关系上的改善
消极价值取向形成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关系的对立性。学校也会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育割裂开,将心理专职教师与各学科教师区分开,把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教学中分离,使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文化资源、家庭教育环境割裂,似乎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辅导与咨询者的工作,这必然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枯竭化。
1. 帮助学生认同与父母的关系,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导师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亲子关系的特点,设计适合学生的亲子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讨论、交流、体验和实践,改变以往与父母交往中的不良现象和习惯,学会尊重父母、孝敬父母、与父母平等沟通、理解父母良苦用心。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到家庭作为一个团体后盾的作用,从而产生更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让父母在活动中更多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自己孩子在群体活动中的优势,及时鼓励、表扬。从而帮助孩子塑造特有的能力和性格魅力;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蓬勃发展,此时,最容易与父母发生矛盾。针对这个时期的特点,教师可以甄选切合实际的案例,让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分析自己在解决案例问题时的问题,从而了解和谐亲子关系需要平等沟通的特点。
2. 帮助学生学会与同伴相处,学习同伴间的互助与沟通
一个学生在班里“人缘好”,受到同学的欢迎和接纳,他就心情愉快,情绪振奋。这种愉快、振奋的情绪能增强他的活动能量,强化他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反之,人际关系不良,在同学中没有朋友,在班里受到孤立或排斥的学生则情绪低落、消沉,消极的情绪降低了他的心理活动能量。因此,学会与同伴沟通是中小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导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团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实地感受和体验,明确交往的原则,掌握交往技巧。让学生在集体与同伴中产生愉悦感与自我的悦纳。
3. 促进和谐师生关系及其他人际关系的建立
塞利格曼归纳出六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精神卓越。导师在挖掘与培养学生这些美德的过程中,自身也处在修炼之中。幸福之人最大的共同点是利他行为。这种利他行为可以解释为有意义的、能给他人及自己带来快乐与满足的行为。在这种行为的驱动下,师生之间便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利关系,这种关系将会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同理,教师间的同伴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都会因为积极心理的影响,促成彼此幸福感的产生,从而形成一个共同的幸福圈。
四、达到专业能力上的提升
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班主任们创设充满激励的班级环境,构建和谐奋进的班级氛围,开展富有积极意义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及班级发展过程中用积极教育的方法转化学生行为,发掘学生的美德与潜能,促进学生优势的发挥,此过程必然促进班主任心理专业能力的提升与成长,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成长为更为专业的学生导师,为造就学生的幸福美好人生而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自身的幸福感。这样无形中,导师已将自身的幸福与专业联系在了一起,专业的提升将会成为一个自觉追求的過程。
责任编辑邱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