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战化背景下的军事人才培养思考

2018-02-05陈锋张胜山任玉彬

继续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实战化培养

陈锋+张胜山+任玉彬

摘 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性要求。准确把握实战化对军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分析现行军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针对问题提出实战化背景下的军事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实战化;军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我军现代化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军事人才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习近平主席在视察国防大学时强调,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了军事教育特点、战斗力生成规律和人才建设规律,这“三个面向”是军事人才培养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方针,为强军兴军,培养能打仗能打胜仗高素质军事人才指明了方向。

一、实战化对军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必须向“四有”标准聚焦

实战是敌我双方的生死搏斗,对于参战人员的军政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实战化水平,关键是大力培养能打胜仗的新型军事人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做到听党指挥,具备“三个绝对”的政治品质。即要始终保持政治信仰上绝对忠诚;要始终保持思想意识上绝对纯洁;要始终保持行为实践上绝对可靠。深扎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子,必须把忠诚于党的“种子”植入灵魂,理想信念是军人意志上的“钢”,是确保党指挥枪的根本。二是要做到能打胜仗,必须具备“四个过硬”的军事素养。即要具有过硬的战略思维品质、过硬的信息化素养、过硬的体系作战能力、过硬的身体心理素质。三是要做到作风优良,必须具备“三个自觉”的职业精神。即要具备自觉自信的尚武精神、自觉自励的责任担当、自觉自律的行为操守。这里所讲的行为操守,核心是一个自觉自律的约束概念,反映的是思想品德、风骨气节、职业道德、精神境界。这三方面是新形势下军事人才素质的基本内涵,为此,习近平主席在古田全军政工会议上明确指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二)必须突出提高实战化能力培养

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以提高实战化能力为牵引培养人才,瞄准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预先培养人才,这是军事人才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美军发动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和击毙本·拉登行动等,反映了现代战争的显著特征。现代战争信息化程度越高,对军事人才的依赖性就越强。加速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军事竞争的制高点。因此,军事人才培养必须着眼提高我军实战化水平,向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聚焦,向实施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要求聚焦,向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聚焦。只有平时加强实战化训练,着眼能打仗、打胜仗培养造就人才,提高实战化能力,战时才能确保部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三)必须突出培养敢于担当的精神和素质

这不仅是职业军官最起码的政治品格、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也是军事人才职业精神中“责任”的体现。坚持原則、敢于担当是军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担当大小,体现着军事人才的胸怀、勇气,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敢于担当的精神和素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原则、有敢于负责的政治品格。敢抓敢管、敢于斗争。二是献身使命、勇于担当的职业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敢亮剑、有好剑,才能取得胜利。三是忠诚履责、尽心尽责的敬业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恪尽职守、永不懈怠。要担当,要有能够担当的能力素质。首先,锤炼党性。要破除私心杂念,确立起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的政治信念。其次,提高能力。敢担当是与高素质联系在一起的。临机处置,破危机解难题,不光靠勇气,还要有过人的胆识魄力,该出手时就出手;有快速发现问题症结的敏锐思维;提出正确思路的能力。

二、现行军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核心军事能力培养不够突出

当前,我军已进入实现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的关键阶段,战斗力生成和发展各要素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深。这客观上要求坚持战斗力标准,针对薄弱短板,以提升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一核心军事能力为基本着眼点,构建提升核心军事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当前,军事人才培养还存在组训方式单一、质量效益不高、血性不足等问题。对此,2013年,习近平主席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指出:“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一些新毕业学员到部队后出现了‘水土不服问题,组训、教育、管理等能力比较弱,难以胜任本职岗位。”这说明当前军事人才培养向核心军事能力聚焦不够,造成在院校学到部队用不上,部队需要的又学不到,存在纸上谈兵的现象。因此,坚持仗怎么打,人才就怎么训练,实战化训练缺什么院校就研究什么,不断增强指挥打仗人才培养和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能力,提高军事人才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核心军事能力,着力增强熟练运用信息系统和组织指挥联合作战等能力和本领。

(二)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与打赢有差距

随着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具有革命性影响的新型作战力量,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首先是要打赢今天的人才“战争”。目前,我军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很快,但由于新型作战力量人才来源渠道少、培养周期长、数量明显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成为制约新型作战力量形成新质战斗力的瓶颈。

早在1977年邓小平就曾指出,要看到我们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都很不够,要承认我们军队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这是针对机械化半机械化条件讲的。习主席多次强调,今天,我们已经处在信息化条件下,这“两个能力不够”的问题更加突出。一旦发生战事,如果我们打不赢,那是要负历史责任的。军队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说到底是人才队伍能力素质不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军军事斗争准备和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对人才队伍需求越来越紧迫,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不足、人才适应关键岗位的核心能力不足等矛盾越来越突出。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两个差距”“两个不够”和“两个不足”矛盾,是军队建设的根本性矛盾,反映出军事人才队伍科技素质偏低和能力素质没有跟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步伐,其实质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不足。破解军队建设根本性矛盾,就必须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endprint

三、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

(一)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三位一体”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这一论述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

1.深化军队院校调整改革

院校调整改革全程贯彻体系重塑、问题导向、精干高效、军民融合、军种主建的原则要求,符合部队当前实际和军队未来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军队院校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军事理论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自主创新高地,发挥主渠道作用。院校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特点和规律,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一是优化顶层设计。立足以联合作战院校为核心、以兵种专业院校为基础、以军民融合培养为补充的院校格局,更新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以超前眼光统筹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培养造就新型军事人才。二是创新驱动发展。适应新体制新职能要求,瞄准强军兴校的难题开展创新,解决好改革强军新征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着眼办学特色优势开展创新,优化教学布局,突出强军新学科建设,在打造鲜明特色和提升质量上持续用力;瞄准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开展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战斗力,向打仗靠紧、向培养新型军事人才聚焦、向提高新质战斗力贴近,提高办学综合竞争力。三是实施人才战略。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抓住院校调整改革的有利契机,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集聚优秀人才,整合人才资源;创新人才机制,围绕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积极为各类人才搭建广阔的创业舞台,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院校的长远建设发展提供保证。

2.加强部队训练实践

军事教育的本质是实战牵引、培养能力、胜任岗位,部队训练实践是提高军事教育质量效益的基本途径。一是强化实训实战融合。搞好实战化军事训练,促进人才培养向专业化、实战化转型,提高人才的实战化能力。深刻把握现代战争特点,要坚持未来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坚持真难严实要求,按实战的程序、内容、强度、标准进行训练,把实战化贯穿渗透军事训练全过程各领域,通过人与武器装备结合、技术与战术结合、作战与保障真实验战争体验战争境况与敌情威胁,增强战备观念,形成在实战中能用得上、出效果、打得赢的本领和能力。真正使人才培养向部队需求靠拢、向实战需要贴近、向未来战争聚焦,培养“能打仗”人才。二是运用虚拟手段训练。广泛采取想定作业、现地教学、综合演练等形式,实施高强度、多课题演练;密切关注部队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倡导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运用,探索基于信息系统的训练手段,广泛采用网上训练、模拟对抗、网上演练等现代训练手段,提高训练实践效益。三是坚持交叉换岗锻炼。着眼军政互通、指技合一、一专多能的要求,抓好岗位练兵,实施交流任职、复合培养、多岗锻炼,引导官兵在本职岗位上锻炼,不断提高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

3.发展军事职业教育

军事职业教育是围绕提升军事人才职业特质、专业品质、创新素质,有计划开展的全员学习、开放学习、终身学习,是院校教育、部队训练的拓展补充,是素质教育在军事领域的重要实现方式。一是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积极运用远程網络教育等多种渠道,搭建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创建学习型军营,探索适应不同类型军兵种特点的军事职业教育路子,推进人才培养向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发展。二是区分类别,制定目标。以指挥、技术军官和士官为重点,以一个基本任职周期和阶段教育为起点,分类分级科学构建培养成长路线图;突出旅团以下干部和士官这一主体,在优化育才路径基础上,把胜任本职和下一个岗位、掌握联合作战指挥知识作为阶段性目标,遵循发展规律,围绕岗位任职评价标准对所学课程和科目进行系统规划。三是构建平台,规范运行。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把信息化平台作为主要依托,运用远程网络开展军事职业教育,加强基础网络建设,统筹经费投入,加大建设力度,确保部队的网速带宽和终端能够满足官兵同时在线学习的要求。

(二)形成面向部队的教学机制

院校教育要面向部队,最核心的是教学训练要面向部队。一是设置打仗需要、部队需要、岗位需要的教学内容。坚持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着眼提高实战化水平、岗位任职能力生成需要,确立与之联系的知识能力素质模块,打破以学科设课方式,按照与部队作战流程相对接的要求,突出信息化主题,紧扣使命性课题,动态跟进部队建设、战法训法、装备发展和科研攻关的最新成果,运用MOOC、“微讲堂”等形式,第一时间进入教案、进入课堂、进入头脑,克服“在院校学的到部队用不上,部队需要的又学不到”,确保学员所学的前瞻性和实用性,推动教学内容精讲管用,让学员真正收获更多。二是联训联考要紧贴部队实际。与部队联合培养人才,院校与部队开展联合教学、联合训练向联合演练、联合考核拓展,推动联合保障领域由场地、器材向技术、装备、人才等资源共享拓展。三是装备条件要紧贴部队实际换新。按照“院校优先发展”要求,坚持新装备优先列装配发院校,防止出现学员所学装备“毕业即淘汰”。在加大新装备训练模拟器研发力度的基础上,采取“借船过河”的模式,把装备教学的课堂设到生产厂家去、设到部队使用一线去,推动院校教学真正与部队实装实操实战无缝对接。

(三)提高教员实战化教学组训水平

教育训练实战化,就是要加快提升教育训练实战化水平,培养能打仗打胜仗军事人才。客观上要求教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晓于实战的名师,才能传战争之道,授战争之技,解打赢之惑,带出大批会打仗的高徒。教员要根据实战需要严格施教,具有实战化教学组训能力。教员必须强化“学员身后是战场”的理念,要时刻怀有“我的课堂关乎明天打赢、我的学员马上就要打仗”的忧患意识,使教学最大限度贴近部队、最大限度贴近战场、最大限度贴近学员。目前,当务之急是强化教员知战、研战、晓战能力。提高教育训练实战化水平,应按使命任务设计教学内容,使命任务是教学和训练的牛鼻子,具有全方位引领和检验教学水平的功能。按实战化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实战化训练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炼什么,把战斗力标准贯穿于军事训练的各层次、全过程,要把作战思想、战斗作风、战斗精神融于教学中,把打赢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把灌输式教学转变为研讨式,使学员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把理论讲解转变为实践体验,让学员在体验中、在操作实践中形成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总政治部.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2016年版)[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

[2]围绕实现强军目标推进军队院校改革创新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N].解放军报,2013-3-24.

[3]冯文平.贯彻习主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强军兴军注入不竭动力[J].军事学术,2016(9).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战化培养
关于推进军事训练实战化方式的研究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实战化训练改革的思考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实战化在士官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