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防止玉米田粗缩病的发生

2018-02-04魏春生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24期
关键词:玉米田飞虱病株

魏春生

近些年来,玉米种植区玉米粗缩病发病面积一直上升,危害逐年加重,成为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近些年对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了解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原因,并找到了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而玉米粗缩病是对玉米有着毁灭性的玉米病毒,玉米一旦发病,难以治理,严重的可能会造成绝收。为了防止玉米田粗缩病的发生,我们了解到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病毒病。

一、发生因素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灰飞虱的数量、玉米播种的时期、玉米叶的叶龄以及玉米品种对病毒的抗性有着密切关系。

1.玉米粗缩病是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病毒病。带毒灰飞虱成虫在小麦温室大棚或田头地边杂草等场所越冬。第二年的5月份或6月份陆续迁至附近的春夏播种的玉米田传播病毒。引起玉米粗缩病的发生。5、6月份,平均气温在20~26℃,是灰飞虱繁殖最佳的环境,玉米田里的灰飞虱的数量达到高峰,带有病毒的灰飞虱就会危害玉米苗并传播病毒。

2.玉米播种的时期。玉米粗缩病发病区域和发病率与玉米播种期有着密切关系。早春播种和麦茬玉米发病的区域少,而且发病率低。

3.玉米品种抗性。在国内还未发现有对玉米粗缩病高抗的品种,而国内大部分种植的品种均比较容易感染此病毒,比如:西玉3号、掖单2号均为易染病品种。只要在合适的环境下都有可能大面积发病,大面积的粮食产量降低,甚至绝收。但也有一些抗病的品种,尽管也会感染上病毒,但发病程度轻,产量上损失也性比较少,比如:中玉4号、鲁单50等,如果结合一些其他防治措施,有可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玉米粗缩病容易感染而且难以治理,目前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药剂。因此,在玉米粗缩病的防治上,主要以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其治理核心为控制病毒源,降低虫源,避开玉米发病的生育期和灰飞虱传播的高峰期,尽量减少得病机会避免危害。为了防治灰飞虱传播玉米粗缩病,需要把灰飞虱消灭在传播毒之前。灰飞虱突发和爆发性比较强,并且活动性强,带有病毒的灰飞虱传播病毒的时间比较短,传播病毒的几率比较大,所以农民的分散防治难达到防治效果。除此之外,有些灰飞虱已经对部分农药产生抗体,使防治难度大大增加。

二、防治技术

1.需加强对病害得检测和预报,在常发地区定期调查田间杂草和玉米粗缩病的病发率和严重程度,并且还要调查灰飞虱数量密度以及带毒率。对玉米粗缩病发生的趋势作出具有时效性以及准确性的预测,用来指导防治。

2.远离水稻种植区种植玉米,水稻田区是灰飞虱的主要群居场所,密度大、数量多。所以,与水稻田相邻的玉米田灰飞虱的数量是比较多的,传染玉米粗缩病的几率也比较大,因故玉米田种植区需要远离水稻田区,减小灰飞虱传播病毒的几率。

3.种植耐病的玉米品种。比如之前提到的鲁单50和中玉4号等,虽然是耐病品种但也可能染上病毒,所以需要在玉米安全播种期进行播种,这样控制效果才能更加明显。

4.加强对玉米田的管理,定时清除杂草、减少病毒源。田间杂草不仅是翌年农田杂草的种源,而且是灰飞虱的越冬、越夏的寄主,清除杂草可防止苗期玉米不与杂草共生,来减少灰飞虱的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播种春玉米要抓好麦田、稻田及玉米田边的杂草进行防除;而夏玉米在播种前,要对灰飞虱进行转迁到特殊环境,并且集中进行喷药防治。

5.使用药剂拌种来防止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用吡虫啉拌种,对灰飞虱有短期的防治效果,这样有效的控制了灰飞虱在玉米苗期的发生数量,来达到控制玉米粗缩病毒的传播。

6.喷洒农药,剔除病苗,培养状苗。只要发现玉米粗缩病,要及时使用植病灵或菌毒清混合喷雾,用来缓解病情,治愈病株。发现染病较重的玉米病株,要及时剔除,并深埋或烧毁,减少玉米粗缩病的侵染源。合理施肥、浇水,来加强苗期的管理,使玉米苗茁壮成长,培育壮苗,增强玉米抗病的能力。施有机肥,用来调氮、磷、钾肥料的比例以及用量,搞好配方施肥,增施锌、铁等微肥。同时在苗床土壤干燥时,需要注意及时灌溉,来控制蚜虫的危害。

三、总之,玉米粗縮病是具有毁灭性的病害,只要发生就会很难治理,虽然在病株上喷施药剂但也难恢复正常生长。因此,加强在玉米粗缩病常发地区定点监测和预报,定期调查小麦、田间杂草和玉米粗缩病的病株率,同时也调查灰飞虱越冬基数、发生密度和带毒率,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改变种植模式使用种子包衣,在科学的引导下农民集中使用药剂防治,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灰飞虱和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控制粗缩病的危害蔓延,尽可能的降低产量损失,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猜你喜欢

玉米田飞虱病株
直接多重TaqMan qPCR方法快速鉴定褐飞虱属3种飞虱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