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2018-02-03张宏
张宏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学习方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学习
前言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古语曰:“实践出真知”。数学知识也是一样,它从实践中来,又应用于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讲——练”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教师评。既扼杀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又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纵观我们的数学课本,知识比较简单,结构比较严谨,内容比较系统。为此,数学课上应提倡学生的“自学——实践——发展——讨论——小结——应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了数学课堂的主人
(一)认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我们一直思考:如何使学生会学、乐学?2009年,学校多次组织我们学习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它的自然轻松、质朴随和,没有刻意的雕饰,没有重复排练的痕迹。
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程序是: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优先差生)——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下面以一个课堂教学实例加以阐明: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3.3解一元一次方程(例5)
二、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教学目标。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3.3解一元一次方程”(板书),教学目标是学会选设未知数,正确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工作量问题的应用问题。希望同学们积极动脑,主动思考,把它学好。
(二)自学前的指导
1、明确自学内容、方法、要求。先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101页到例5的内容,理解例5的相等关系,注意例5是怎样设未知数列方程的。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与例3类似的应用题。
2、出示思考题:
(1)完成一项工程,一个人单独做需要80个 小时,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10小时,再增加4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2) 102页第8题;第9题;
(三)学生自学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中的疑难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请3名学生板演3道思考题,其余同学在各自座位上做。
(2)教师巡视。(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用黄色粉笔板书在黑板上對应处,供讲评时用)
(四)点拨、矫正
1、评判、矫正。
(1)同时评判四个学生将未知数设得对不对。
[如果有错误,引导学生矫正。]
(2)同时评判四位同学列的方程对不对。
[如果全对,则:a.引导说出各题的等量关系。b.分析其它设法所列的方程。]
[如果有错误,引导学生更正。]
(3)同时评判四位同学解方程的结果及答得对不 对。
2、小结。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推敲关键字句,找出等量关系,进而正确列出方程。
(五)课堂作业
1、布置作业内容,同步检测99页、100页;
2、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
3、批改已完成的学生作业。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我数学教学的启示是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认真研究他们的心理,研究他们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我做到了“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三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是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五是有利于学生参加整个教学活动。
总之,依据教学目标,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生疑——释疑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后教”提供了准确的导向。
实践证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脱出来,特长得到了发展,学生在“先学”、“先练”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锻炼意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N,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2.
[2]戴汝潜,素质教育课程简论,N,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9-12.
[3]严育洪,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N,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4]余文森,课堂教学,N,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