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艺术

2018-02-03李春来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课堂情境教学艺术小学数学

李春来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出台,我们更加注重教学的艺术,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数学是魅力无穷的,课堂是妙趣横生的,教学是充满着理趣、情趣、乐趣,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渗透着奇妙的创造之美的。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给予孩子更多感知、体验和历练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艺术;课堂情境

一、小学课堂教学艺术

说真实的话比说正确的话更重要在课堂上,我们经常抱怨孩子们不愿意发言,总是发现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不强,责怪孩子们的表述不尽如人意。在找原因的时候,总是把问题归结在学生身上,很少去找我们自己的原因。帮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支持性的课堂文化环境,对培养学生自信的表达、纯真的交流、民主的对话十分必要。

巧妙地把学生推向前台多问“怎么想的”,少问“为什么”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什么”发问不断,学生常常被问得一头雾水,不知怎样回答才合老师的胃口。而刘老师主张在课堂上要尽量少问“为什么”,将之换为“你是怎么想的”、“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一样是在问问题,但是结果却是不同。“为什么”使学生和老师站在不同的角度。结果导向就不同,以正确答案为指向,因此会有害怕答错的情况,从而掩盖一些本来的想法。但是“怎么想的”把教师和学生距离拉近,倾听,从而关注。

“谁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这样去鼓励,而不是“谁来讲给老师听”。教师如果要介绍新的方法,可以采用“老师这儿有一种解法,你们看行不行”,而不用“看黑板,听老师讲”。类似的语言,会促使所有的学生承担起学习的责任。这些语言,一旦在课堂上实施,总是一点一点地激励着孩子们大胆发言。学生总是能够得到教师的支持、鼓励,这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最終促使崇尚自由民主、合作创新的课堂文化的建构。

这不仅仅是对课堂的控制,更多的则是引导,在教学流程上作了宏观的引导。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出来。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组织者,弱化“教”的立场。不可预设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具有突发性,是不能预先设计的。正是教育机智的这种特性,折射出一名教师教育艺术的高低,甚至决定了教育的成败。

二、创设课堂情境营造教学氛围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着力倡导的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经过探索实践由学生自己得出很多不同的算法,这些都是因为独立思考的成果。老师在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基础上,充分让学生表达,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事实上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最优化的方法,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都有其独特性。给出空间使得学生自己去学习和选择学习方法。教师对他们要客观公正,不必着急评价他们,而是平等对待。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肯定,或补充,或以“听懂了吗”等问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让学生会应用、会欣赏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在师生、生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选择算法;在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争论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自己选择的方法进行积极的反思,并作出必要的改进。教师明确要求用竖式计算,使学生获得了基本的练习保证。在算法多样化的背景下,教师对此处理得恰如其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用他们喜欢的算法。

重知识更重方法,生活化的情境教学给数学课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其效果也是惊人的,非常受广大师生喜爱,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这无疑是积极的一面,但这充其量只是一种形式。事实上,我们的视线更应该关注教学内容的内涵和本质,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表达。仅仅靠情境是不够的,更应该思考怎样借助有趣的学习内容,以及不同理解方式的交流和碰撞,去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才是丰实和鲜活的。课堂回归自然,师生之间要有平等的对话,互相之间碰撞思想,是互相的成长历程,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学生学习不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更加重视自己的思考和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互相学习交流合作的联机式学习。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被灌输式学习的过程,而应该是独立探索学习的过程。应该去让学生自己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主动研究,想学数学,尽量减少被动式的学习方式。把估算和运算结合,设计合理的学习和教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结束语

将看似孤立存在的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利用有利的教学资源相机整合,使之水乳交融,协同并进,促成各块目标的达成。把估算与运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毫无意识的情境下学习了估算,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估算的技能,“浑然天成”!在这里,不再是为了估算而估算,估算成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必要的“脚手架”。“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完美!”从这个“细小”的环节中,我们可以见其“精髓”——处处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的朴素思想。

参考文献:

[1]王维宁.快乐教育学

[2]王秀玲.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3]陈荣艺.名师教学艺术与课堂技巧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情境教学艺术小学数学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