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SPOC教学模式新探

2018-02-03张翔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高校

本文为2016年贵阳中医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贵中医科院内〔2016〕35号);2016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ZC031)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利用在线教育技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出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SPOC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路径,以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SPOC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战场,不但要传授知识,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更要塑造灵魂,坚定理想信念。但由于我国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再加上思政课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基本只强调了学生对既定知识的识记、分析、论证等理性认知活动,将概念化、理论化、抽象化的知识条目与论证体系贯穿于课堂始终,课堂最终变成了压抑与枯燥的知识训练场所,无可否非,这确实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然却过分强化了其政治性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内在需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他们变成知识和理性的工具,成为了知识的复制器,丧失了学习的热情与动力,造成了学习体验不佳与学习效果不强的现实状况,使本应充满生命力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是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5年,教育部又出台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要求“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全面的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

毋庸置疑,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等,对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树立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全世界高校课程模式都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历史性变革,新的在线教育技术层出不穷,目前在国内外运用比较广泛的是MOOC与SPOC这两种形式。MOOC(慕课)出现的时间较早,2013年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并迅速影响全球,而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政课也在用实际行动积极分享着这场知识的盛宴,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事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主动利用教育技术的变革与发展,占领网络在线教育这块新阵地,才能赢得最佳的良机,否则不能与时俱进,经典理论就会被束缚,不能以被大众熟悉与流行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无法被内化与认同,更不可能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前瞻性与实效性;只有在思政课中合理有效地利用在线教育技术,才能形成更具科学性、思想性、政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内容,才能引领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才与健康成长,这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大势所趋。

2014年3月,“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开设了国内第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平台、重庆大学“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MOOC平台、清华大学“学堂在线”MOOC平台、武汉大学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等,相继推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粹》等课程。

在这如火如荼的形势之下,国家以政策支持的方式做出了积极地回应,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意见》指出: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指出—高校可以根据本校需要选用适合的学习平台以及小规模的专有在线课程平台,开展在线开放式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推广,以便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者提供个性化与全方位服务。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探索网络教学试点,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课程,组织大学生开展“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活动,建设一批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然而伴随MOOC的急剧扩张,一系列的问题开始出现,如 MOOC平台上学生数量的激增使得师生间互动缺失,个性化学习困难,学习效果难以评估;学习的自由性造成课程完成率低下,学习者缺乏完整的学习体验等,这些问题使得许多教育界人士与理论界人士对MOOC的科学性、可持续性与成效性提出了质疑。

针对MOOC所产生的质疑与批判,SPOC教学模式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这个概念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的。作为MOOC应用发展过程中诞生出来的一种网上与网下课程相融合的、更具科学性、可行性的混合教学课程模式开始迅速成长起来,SPOC依然是开放和免费的,本质上仍然秉承了MOOC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利用MOOC的优秀资源,改变和重组学校的教学流程,促进混合式教学和参与方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主要目标是实现传统面授课堂教学与MOOC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接受信息这一步,还可以让他们去认识、思考、分析、综合、讨论、反馈、总结、内化,以至产生新的知识,这是符合高等教育本身的学习过程的,大学生并不需要“填鸭式”的学习,他们更需要整合已有的思想与信息,进行系统和深入地研究,构建自己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可以说SPOC是对MOOC的一种扬弃,具有着MOOC无法比拟的优势。endprint

如果说MOOC是一种“至大无上”,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大革命,那么SPOC就是一种“至小无内”,是一场静悄悄的改革。2013年起,美国各大高校都进行了各自的SPOC实验,如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法学院、肯尼迪政治学院、设计学院,加州伯克利大学等;我国也已有20余所高校开展了SPOC教学模式,如清华大学率先推出了SPOC平台“智学苑”、中国大学MOOC平台等。

从国内外SPOC课程的开展模式来看,主要采用的是Classroom(线下)+MOOC(线下)教育模式,体现了传统教学与教育技术的高度融合。SPOC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精英大学和优等生,普通学生也可利用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来获得成功,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校本部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降低教学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改变MOOC在我国地方高校水土不服的局面,它更符合传统大学校园的价值诉求。

SPOC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势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无疑会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培养方式、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上又一次质的飞跃,只有不断地实现二者之间的高度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教育的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四有新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才和健康成长,诚然二者之间是非常有必要自成一体的继续运行和发展下去的,这是未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新趋势,因此本文对SPOC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地探索。

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SPOC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探究,但仍期望能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SPOC教学模式作为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潜力为主的学习方式,课堂设计不只是简单的“照抄书本”或者是MOOC的简单“搬运”,而是基于当前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对象等把课堂教学与在线形式、现实与虚拟、时间与空间、理论与实践、学习与探究、继承与创新、教师与学生等各个方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一种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的知识学习体系,为学习者所期待、喜欢、接受、认同,帮助他们完成“接受—理解—内化—运用—创新”的整个学习过程。本文从教学前端、教学设计与教学考核三个方面来探讨SPOC教学模式基础框架的构建。

教学前端

SPOC与MOOC相比则更侧重于小班化教学,将MOOC的适用人群缩小,不再是面向所有人开放,仅仅是面向部分人开放,达到申请条件才会被纳入,规模是可从几十人至几百人,那么SPOC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用必然也需要设置限制性条件,如在专业、能力、环境、目标、对象、条件、任务等方面,以便老师在SPOC教学环节中做到合理的把控。

具体来说,首先设置课程必然是以大部分学习者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为前提;第二,课程开设上要符合学习者的专业培养目标,并要与其今后专业岗位要求相契合;第三,通过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考查来评估学习者是否达到该课程对学习者能力的基础要求;第四,了解学习者是否已经具有在线网络学习的相关知识、技能、条件等;最后,充分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以及可以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等。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SPOC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把其分为两大环节——第一实体教学环节,即基础性环节;第二在线教学环节,即拓展性环节。虽两者之间侧重点不同,但必须协同实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SPOC教学模式的巨大优势。

实体教学主要涉及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行传统面授教学方式,严格遵守课程专业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的重难疑点内容,力求搭建全面的、系统化的知识理论框架,避免知识的碎片化与零散化。因此在实体教学环节必须明确哪些内容是老师应该在课堂上讲解的,指出哪些内容适合在线学习;课堂上应采取何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对同学们的报告或论文等书面材料进行相应地点评;对学生的在线拓展学习内容、模式、资源类型、作业等给予必要的指导。

在线教学可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的、个性化的、针对性的、优质的MOOC学习资源,广泛的、自由的、灵活的学习环境,现代性的、开放性的、自主性的学习方法。其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优质MOOC资源观看,拓展资料学习,论坛交流、学生间评价、线上作业的完成等。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实体教学与在线教学确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SPOC教学模式中各司其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者以学科知识点为主线,依托实体教学与在线教学这两大平台,把学习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学习任务,以学习任务的完成为驱动力,以学习目标的实现为核心,把学习内容融入学习任务的各个环节中,以任务的完成来带动目标的实现,真正做到实体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有效衔接,促进二者之间的高度融合统一。

教学考核。考核可以全面地考查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且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虽然SPOC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是带有多元性的、差异性的、灵活性的、个性化的、专业化的、智能化的,但考核方式必然要与其教学设计相符合,才能实现SPOC教学模式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对应。

本文的考核评价方式分为线下评价与线上评价两种。线下评价主要针对实体教学,包含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过程评价以教师评估为主,主要是课堂表现、到课率、到课时间;终结性评价主要是以线下考试的完成情况为准;两者之间加权评估得出结果。线上评价主要针对在线教学,包含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由师生共同完成。定量评价是以网络教学平台所记录的客观数据为依据,如线上考试成绩、平台资源的学习时间与时段、发帖量、登陆次数、点赞次数等;定性评价包含学生间交流对话内容、评论内容,学生日志等。

本文以SPOC教学模式为基础,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的构建,虽只提出了基础性的框架,但与原有教学模式相比,它创建的新型教学环境,克服了原有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与无法突破时空的缺陷限制,又融合了MOOC的优点,弥补了它受限于互动的特点,促进了学习者的思考与挑战,内化了新知识产生的过程。但SPOC不是万能的,不能将其绝对化与教条化,不管是MOOC也好,还是SPOC也好,仅仅是一个名词,一种技术,一种手段或方式,它不可能改变教育的本质,任何以技术转移为核心的教育变革,最终都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实现教与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蓉.慕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优化 [J].课程教育,2014.5.57-62.

[2] 杰罗姆·西摩·布鲁纳著,邵增珍译,王承绪校. 教学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60.

[3]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的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

[4] 赵艳波. “慕课”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15.1.

[5] 高地. “慕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

[6] 张麒,刘俊杰,任友群. 哈佛“慕课”深度谈—访哈佛大学副教務长包弼德教授[J]. 开放教育研究,2014.5.

[7] 张翔. 基于Anti—MOOC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16.62.

[8] 胡锦涛. 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9] 马从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创新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102.

[10] 程少云,杨芳. 基于移动终端云班课+SPOC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5.

【作者简介】

张 翔(1982-)女,四川自贡人,硕士研究生,贵阳中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三农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