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理丹选择陷阱对辅导员职业化的现实阻碍研究
2018-02-03陈中芳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布理丹选择陷阱概述及启示,阐释了国家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要求,分析了现实中辅导员的职业心态及原因,提出了清除辅导员职业化内部障碍的五点对策:学校要有明确要求的辅导员选拔制度;学校要有科学的辅导员培养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发展通道;辅导员要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成就动机;社会要给予辅导员职业更多的认可。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布理丹选择陷阱
一、布理丹选择陷阱概述及启示
一个叫布理丹的人,他的驴子饿得肚子咕咕叫,他牵着驴子出去找草吃。他看见左边的草很茂盛,于是他牵着驴子到左边吃草,这时他发现右边的草似乎更好,于是将驴子牵到右边找草吃。来到右边后,发现远处的草还要好,于是又将驴子牵到远方去吃草……他就这样牵着驴子来来回回,忽左忽右,忽远忽近,驴子一口草都没有吃上,最后被活活饿死了。
布理丹选择陷阱其实质是指人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左右摇摆不定,犹豫不决,最后导致严重的后果。布理丹选择对高校辅导员的启发就是,一旦选择了辅导员岗位,就要将其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在选择“最好”职业的陷阱中迷失自我,以致于丧失发展机遇和最终成就。
二、国家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对国家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本世纪初开始,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强调和要求辅导员能够职业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强调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努力使他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提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2006年7月颁布的教育部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教育部《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都有相关的提法,辅导员工作要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三、现实中辅导员的职业心态及原因分析
高校希望能够建立起一支稳定高效的辅导员队伍,但是现实当中不少辅导员只是将辅导员岗位作为跳板暂时停留,目标是转专业教师岗位或者是行政管理岗位。造成辅导员“临时心态”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工作时间长。辅导员既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又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量大,千头万绪。“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这是辅导员日常生活写照。一天24小时都要开机,学生有需要就要随叫随到。
其次,存在内部不公平。尽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文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专任教师同等待遇,但是在现实中辅导员的待遇比同级别专任教师要低。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辅导员对自己的认同度也日益降低,当初入职时想干一辈子辅导员的意念在不断地动摇,直至最后瓦解消散。
再次,“打杂”感觉强烈。辅导员要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指引和把握方向,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辅助指导,又要时刻化解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困扰,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在校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辅导员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保姆,时刻要围绕着学生转。
最后,社会认可度低。辅导员作为高校育人的主力军,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社会应该给予他们公平认可。但是,社会上一提起高校,首先想到的是学校有多少教授,有多少出名的教师,而不是学校有多少辅导员,辅导员是如何管理的。给人的感觉就是,辅导员在高校里是二等公民,尽管付出了很多,也有不错的成绩,但就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四、清除辅导员职业化内部障碍的对策
1、学校要有明确要求的辅导员选拔制度
各高校要明确辅导员应具备的资质和选拔条件,把好辅导员入口关,选出那些对辅导员工作热爱且愿意长期做辅导员工作的人。另外,在辅导员入职之前要“约法三章”,事先约定一旦选择就要坚定长久做下去的打算,将辅导员作为终身职业对待,不允许从一开始就陷入布理丹选择陷阱,三心二意地对待本职工作。
2、学校要有科学的辅导员培养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发展通道
在高校,之所以辅导员把向专任教师岗位转移作为自己职业追求的目标,是因为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科研写论文,从而更容易评上职称。辅导员因为有太多的琐碎工作耗尽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科研课题和论文成了评职称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建议辅导员参与职称评定上适当放开科研课题和论文的要求,而重点突出辅导员工作的实绩。
鼓励辅导员长久坚守岗位。首先,要做好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鼓励辅导员都愿意坚守岗位不动摇。其次,高校要保证辅导员的待遇不低于同级别专任教师。再次,要给辅导员多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为辅导员的发展搭建好平台。最后,要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3、辅导员要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辅导员要有清晰的发展目标定位。有了清晰的发展定位,辅导员的工作自始至终可以保持正确的方向。同时,要把大的目标细化为多个小目标,在不断实现阶段性小目标的基础上,增强自我成就感。其次,辅导员要始终保持奋斗的激情和毅力,要经常提醒和鼓励自己不忘初心,以饱满的激情和坚韧的毅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
4、辅导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成就动机
辅导员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平凡中孕育着不平凡,所以才显得辅导员工作更有价值。而且,做老师的一旦发现自己的辛勤付出对学生的成长有所裨益,就会感到幸福甜蜜。所以,辅导员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成就动机,不作庸俗攀比,潜下心来扎扎实实工作,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最大的成功。
5、社会要给予辅导员职业更多的认可
輔导员虽然位卑人微,但是从事的是培育人才的伟大工程,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辅导员理应受到尊重和礼遇。社会对辅导员及其工作要有正确的认识,不抱偏见。地方政府和学校要对辅导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提高辅导员的薪酬待遇,给辅导员事业提供更好更高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08-26.
[2] 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5]2号,2005-01-13.
[3]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2006-07-23.
[4] 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Z].教思政厅〔2006〕2号,2006-07-27.
[5] 赵睿.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3(12).
[6] 刘丽娜.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7.
[7] 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陈中芳(1970-)男,广东东莞人,广东科技学院财经系党总支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与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