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跨境电子商务支付风险防范

2018-02-03刘琳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买方跨境交易

刘琳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为消费者提供一系列网上综合商务服务,为打破传统贸易的地域壁垒提供了可能,增加了跨國贸易机会、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但由于跨境电商的交易特点也增加了交易双方的风险。本文从目前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主要存在的风险入手,深入分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其危害,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风险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经济是一种虚拟的经济形态,需要在虚拟空间完成物权和资金的转移,交易者无法确切知道另一方的真实信息和身份,在交易过程中,商品和资金的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对称的情况,导致了双方的不安全感以及对支付服务供应商可能的欺诈的担心。

对买方而言,主要是面临虚假信息,骗取买方下订单,用所谓的促销让利,吸引消费者,创造点击率,扩大商业影响力,从而赚取利益。以及卖方不履行服务承诺,买方付款后,收不到货物,或者未能按约定的送货时间、方式提供服务。

对卖方而言,主要的风险来自,虚假交易和交易欺诈,买方在电商平台上注册虚假信息,为日后取消交易创造条件;买方的恶意退货,买方对不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寻找各种理由退货,卖方为了自己的信誉不得不接受退货,并承担运费的损失。

二、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的信用风险

大多数支付平台都采用二次清算的模式,导致客户资金在第三方支付账户中的沉淀,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这一沉淀的资金量十分巨大。第三方支付可以直接支配交易资金,甚至发生越权调用资金的风险,一旦第三方携款潜逃,对交易双方将产生极大的损失。监管机构没有明确相关的支付问题及处理手段,也没有通过对支付运营商实行准入和主体监管的方式来规范支付能力。当前,监管机构既是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支付清算服务的提供者,也承担了一部分外汇银行的执行功能,这样既非金融机构又有外汇监督和执行的功能。国家外汇监督管理局应及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跨境电子商务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给予明确定位和规定。这种风险不加以控制,那么非法资金流通渠道就可能快速形成。

(二)物流风险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中物流起着重要作用。物流发生在买家支付之后,但实质上是卖家的商品到达买家签收后,支付货款才转给卖家,这样就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支付在物流之后的情况。在B2C交易中多使用国际小包邮寄的方式,没有被纳入到海关登记。当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由于物流等原因使得货物没能到达买家手中时,货款不能按照既有的规定打给卖家。但并不一定是卖家的问题,具体的原因十分复杂。这个风险就直接影响了支付的问题。

(三)法律风险

跨境电商业务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诸多法律上的难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风险。如电子支付和电子凭证的有效性,密码技术代替签章及数字签名的合法性;与电子支付有关的纠纷、索赔、保险等。法律风险在实践中主要来自于制度的滞后和不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虽然制订了一系列有关小额支付系统业务的管理规定和办法,规范了相关的业务处理和运行行为,明确了支付系统当事人和关系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造成资金损失的责任,但规定中未明确操作人员岗位职责。对于产生时间较短、发展较迅速的速卖通和国际支付宝,应该及早明确国际支付宝在政府颁布的法规和法令政策下,具有怎样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支付环节涉及不同的国家,国际法规的订立以及法律冲突的解决也至关重要。总体来看,法律法规的制定必然滞后于跨境结算的发展,就算在发达国家金融行业的立法也普遍滞后于电子商务及线上支付和结算的发展。

(四)支付技术风险

跨境电商结算的核心是提供支付服务,产业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安全的隐患,都可能转移到支付服务供应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提供支付服务的供应商而言,其安全级别不及银行的安全级别,需要不断地对技术进行投入,实时监控,对各种纠纷进行应急处理。从国外的实践来看,支付的经营预算有相当一部分的收入比例用于解决安全性问题。这对于国内的支付供应商,对这种不确定风险的防御能力不足,经营压力较大。支付系统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这些都属于用户的隐私,会影响到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数据的采集、加密、存储、查询、使用、备份等环节尚未出台严格的制度规范或行业标准,以确保用户信息不被非授权收集和使用。

三、对策及建议

首先,引入出口信用保险机制,鼓励跨境物流企业或商业保险公司向市场提供相关保险产品,设立专项基金补贴承保企业,通过降低其市场价格的形式提高广大电商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接受度。针对不同国家的特点“量身定做”若干款保险产品,在缓解和防范跨境物流风险的同时,促进跨境电商业务量的发展,从而推动跨境物流体系的完善。

其次,健全和完善有关跨境支付、结汇制度的监管体系。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对没有严格执行规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同时,制定科学的监管方案对支付机构进行监管,建立联动的信息申报平台,使得第三方支付机构、海关、工商以及税务部分实现数据的同步共享,从而使跨境交易的监测更加高效及时。

最后,搭建风险管理架构,以大数据为核心,在传统的反欺诈手段的基础上,加强行业内部的风险共享和合作机制,根本上提高整体支付风险防控能力。同时,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提升跨境交易的安全性,增强跨境交易的交易数据的保密性,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对交易双方进行审核,为跨境交易双方提供更加安全,有保障的交易环境。

参考文献:

[1]裴思,翟红.出口导向下跨境电商的法律风险防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3):39-40.

[2]王焱.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现状及法律规制研究[J].时代金融,2017(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买方跨境交易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信用证交单不符时买方拒付货款权利证成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买方常见违约问题分析、应对及预防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