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尼西亚FinTech生态圈的发展及机遇

2018-02-03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印尼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200030]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FinTech”这个术语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的“金融服务技术联盟”(Financial Services Technology Consortium),这是一项由花旗集团(Citigroup)为了促进技术合作而启动的项目[1],然而直到2014年该部门才吸引了监管机构、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关注①。Arner等(2016)将FinTech长达近150年的演变史分为FinTech1.0(1866~1967)、FinTech2.0(1967~2008)和FinTech3.0(2008~至今)三个阶段。发达国家进入FinTech3.0的转变出现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由一系列因素所推动,包括进入金融领域的科技企业、对银行系统多样化的政治需求和公众的期望;发展中国家现存金融体系的低效性以及新技术的融合,推动其进入FinTech3.5[2]。

FinTech的核心在于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的双重概念,这些技术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使得金融市场的交易更高效、支付更便捷、信息更透明、成本更低廉以及社会更普惠。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待FinTech,因此目前对FinTech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Peat等从更广泛的视角将它定义为在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领域实现颠覆性(disruptive)创新的事物[3];印尼银行(BI)对FinTech的解释是:“技术与金融特征融合的现象,它改变了商业模式并弱化了进入商业的障碍,最终吸引监管中的金融机构以及监管外的玩家(players)纷纷开展相关业务。

互联网金融也是与FinTech相关联的概念,中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近日在“第一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2016”上表示,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FinTech,都是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并没有改变金融业务的本质;郑南磊认为它们是一个“基础版”与“升级版”的关系,FinTech更多聚焦于中后台业务,直达金融的心脏,有望推动金融业的整体代际跃迁,对全球金融下一轮发展有战略决定性作用[4]。

根据埃森哲2016年对全球FinTech投资现状报告,2015年全球在FinTech的投资同比增长75%,达到223亿美元,而自2010年开始,总投资量已超过500亿美元[5]。目前全球范围内FinTech的行业人员估计已超过12000人次[6]。过去20年,在科技上花费最多的是金融产业,而不是国防或者IT部门,例如高盛投资公司(Goldman sachs)雇佣的工程师(engineers)比LinkedIn, Twitter或Facebook都要多[7]。FinTech能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集中度(De Nederlandsche Bank,2016),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奇迹,更是一种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vity),譬如在传统银行分支机构并不普及的落后地区,新兴金融产品和移动钱包满足了人们对金融交易的需求。陈志武说,工业革命爆发后的近两百年来,侧重点都在于生产力,而互联网才是真正意义上把经济发展的重点从原来对生产的关注转移到对人的关注上,它是平民化的改革,使得发展的机会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实现更扁平化的发展[8]。

根据安永(EY)关于全球FinTech行业的基准调研报告《On the cutting edge》,良好的FinTech生态圈具备四类核心属性:一是人才,即技术、金融服务以及创业人才的充沛程度;二是资本,即辅助创业和辅助企业扩张的金融资源的充沛程度;三是政策,即政府政策,涵盖监管、税收和协助行业成长的方案;四是需求,即终端客户需求,包含消费者、企业和金融机构[9]。目前业界很多文章都在讨论印尼会否成为继中国和印度之后的下一块科技投资热土,基于印尼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以及持续走高的经济增长率,印尼的FinTech市场将在未来两年吸引大批全球FinTech投资商,并成为印尼的支柱行业,但学界还没有对印尼FinTech行业的专门研究。基于此,本文将围绕FinTech生态圈四要素,针对印尼FinTech市场的现状与投资潜力进行研究论证,并相应地提出与中国的合作方案。

二、印尼FinTech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2016年印尼FinTech交易总额达到150.22亿美元,到2017年预计将达到186.46亿美元,成为全球第6大FinTech国家,2017~2021年间印尼FinTech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8.8%[10]。另外,据谷歌及新加坡国营基金淡马锡(Temasek)在2016年5月份发布的对东南亚地区互联网经济的报告,印尼的互联网经济总产值在10年之内将达到810亿美元,占整个东南亚互联网经济产值的40%。

(一)强劲的经济增长和持续改善的投资环境是印尼FinTech行业发展的基础

经济增长前景看好,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经济长期保持5%的增速。为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印尼政府制定了2015~2019年经济发展规划,推出14套经济改革措施,并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6年营商报告中,印尼的营商环境排名从第106位上升至91位,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十个经济体之列[10],2016年印尼的网速同比增快了5倍。印尼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加强,近期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国排行榜中,印尼位列第3,仅次于印度和中国。

(二)大量中产阶级和年轻的人口助推印尼消费市场

与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严重的老龄化程度不同,印尼正处于人口红利期,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使得印尼FinTech市场前景广阔。根据Statista预计,尽管印尼下滑的生育率使得人口增长率下降,但到2050年印尼总人口预计将增长到3.21亿[10]。另外,根据印尼媒体DailySocial发布的《2016年印尼数字消费行为》报告,作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尼有一半人口年龄在30岁以下。基于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预测,相比2013年,2020年印尼“中产阶级和富裕消费者(MAC)”数量将翻倍,这期间每年有800万到900万人进入中产阶级。由于印尼经济属于消费驱动型经济,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约55%,预计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三)印尼消费者数字消费观念和行为开始朝向FinTech领域转变

根据DailySocial的报告,2016年印尼消费群体的数字消费观念和行为已悄然改变,并在许多领域得以体现。

1. 印尼近8360万的互联网用户中,属于“数码土著”(digital native)的人群大多在20~39岁之间,占比69.3%。移动电话普及量达到了2.82亿人次,比印尼总人口还高出13%,这也是84%的人选择智能手机进入社交媒体的主要原因[12]。

2. 仅36%的印尼人愿意订阅有线电视,32.5%的人每天都会使用流媒体服务。与社交媒体类似,多数印尼人(67%)将智能手机作为享受流媒体服务的首选,WI-FI仍然是流媒体服务网络连接的首选,其次是3G。4G的使用也开始悄然兴起,目前使用人群还不多(15%)。大多数印尼人都认为4G/LTE的实现将推动经济发展,并扩大社区中互联网的使用。

3. 大多数印尼人选择使用交通应用程序(apps)。占据印尼在线交通服务市场份额最大的3大平台分别是Uber,Go-Jek和Grab。其中,Go-Jek占据摩托车领域的83%,而GrabCar(45%)和Uber(41%)在汽车服务市场中平分秋色。但是,为了逃避交通阻塞,55%的印尼人是按月的频率使用交通apps,只有15%的人会选择每天使用。

4. 印尼在线购物群体中,84%的人每月消费金额不高于75美元,65%在一个月内购物不超过1次。最受欢迎的在线购物商品是时尚用品,价格较低是其受追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电子类产品。价格始终是在线购物中最大的考量因素,网站的安全性也开始受到重视。支付方式上,尽管非现金交易开始在印尼流行起来,但现金仍然是支付的首选,选择现金支付的人群占89%,电子钱包仅占8%,信用卡方式最小(4%)。

印尼人数字消费习惯的改变正是FinTech行业兴起的必要结果,但从流媒体付费意愿、打车软件使用频率、付费方式以及电商消费数额等方面可以看出,现阶段印尼FinTech服务有很大上升空间,还未完全深入印尼消费群体,未来可挖掘的市场很大。

表1 2016年印尼金融服务和FinTech相关指标数据

三、印尼FinTech行业发展现状

(一)印尼FinTech行业总览

印尼的宏观经济、金融服务和FinTech相关数据显示,印尼的FinTech不单是在现有体量上庞大,同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表1)。2016年,印尼网民数量达到1.04亿人次,占总人口的39.85%。预计在2015~2020年内以年均19%②的速度增长,是SEA地区增速最快的国家,到2020年达到2.15亿人次[13];印尼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为印尼总人口的26.52%,手机网民数量增长率达到两位数,到2021年将上升到38.22%[14]。同时,印尼的FinTech初创公司数量在2014~2015年急剧增长,增长率达78%,而2013~2014年的增长率仅9%。

根据IFA和媒体Daily Social联合汇总的数据,印尼的传统金融基础相对薄弱,仅36%的成年人在正式的金融机构拥有账户;每10万人的银行覆盖率仅为欧洲国家的1/6;4900万中小企业无银行业务。但是,DBS Group Research对东盟国家银行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虽然印尼的银行在数字银行领域还较为落后,但却具有巨大的潜力,为了促进金融的包容性发展,印尼金融服务监管局(OJK)已经发布了关于银行开展无网点银行业务(branchless banking)的规定,印尼有4家银行已经获得了无网点银行业务的许可证。

2016年,许多FinTech初创公司在印尼开始涌现。印尼的金融服务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在印尼注册的FinTech初创公司共有135家,与同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164.71%。该国FinTech交易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0%,到2021年FinTech平台交易总量有望达到371亿美元[15]。

2016年,印尼本土企业中首次出现了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初创企业Go-Jek。Go-Jek是向电子商务转变的另一个例子,起步于打车应用,如今提供门店商品送货上门服务。其中,大宗物品递送服务Go-Box,外卖服务Go-Food,以及上门美容服务Go-Glam,都由Go-Jek自己的“支付宝”Go-Pay来完成支付。

P2P借贷还未成规模,2016年总规模不超过1130万美元,银行新的信贷占GDP的比重仅为34.77%,但这也显示出未来FinTech企业可以在避免与银行恶性竞争的条件下,在P2P借贷领域获得巨大市场。在金融服务环境方面,2015年印尼金融、房地产和商业服务占GDP比重为8.8.%,从业人数占比2.8%[16],在全球范围内印尼还较为落后,“软件”设施有待加强。

随着电子商务的增长,印尼近一半的FinTech公司都在支付行业。2016年印尼“数字支付”交易额达到150.10亿美元,占FinTech交易总额的99.92%,到2017年将达到186.11亿美元[10]。根据印尼FinTech协会(IFA)2017年的报告,印尼FinTech公司中有43%在支付行业,到2020年印尼在线零售将占总零售销售的7~8%,这都归因于印尼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yStats.com③最新报告显示,尽管印尼的互联网渗透率和在线零售渗透率在所处区域排名较低,但其电子商务市场却已经成为第一,这都归因于印尼庞大的人口基数。到2025年,印尼的电商产业规模将突破460亿美元,并成为印尼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届时将占整个东南亚电商市场的52%,与2015年31%的份额相比增幅达到67.72%[13]。

(二)印尼FinTech生态圈的突出问题

1. 印尼高科技人才比率低,大多私人科技公司选择外包来填补人才空缺。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15人力资本报告》指出,印尼超过2.6亿的人口中,拥有大专学历(tertiary-educated)及以上的还不到5%,服务业中目前占比最高的职位是技术含量较低的文员和销售人员,占印尼总体就业人员的13.8%;人力资本指数(HCI)在124个国家中排名第69位,是东盟6国④中指数最低的国家[17]。印尼的科技人才难寻,主要因为其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导致高学历的精英类或者经验丰富的技工类人才都很缺乏,一些扶植本土新创公司的投资人只能选择将部分工作外包出去。例如,泰国物流公司aCommerce虽然在印尼有工程师团队,但核心团队几乎都留在泰国[18];印尼新创网路零售商Blina花费2年时间才找到人来担任科技长职务。

德勤(Deloitte)《2016FinTech调查》显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年轻的企业(不到2岁)对数据和分析领域的人才需求更大,而资格更老的企业(4岁以上)更需要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目前印尼的人才短缺多集中在销售部门,营销人员与软件开发商对FinTech产品的理解差距过大[19]。

2. 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使得在线支付成为印尼电商发展的痛点之一,也成为阻碍国外FinTech企业来印投资的因素之一。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零售品牌都转入线上销售,比如已经被阿里巴巴收购的Lazada和Matahari,然而它们仍然要面对基础设施方面的难题,包括物流和网络设施。

事实上,印尼交通不畅对于网络零售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让城市人口和边远农村的人民都更青睐网购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地图错误、地址不详、快递不可靠等情况也给商品配送造成了很大问题。印尼拥有超过1.7万座群岛,这种地形结构对物流有很大的挑战性,并且那里大多缺少电力供应和仓储设施,公路,铁运和空运网络破旧,这些因素都会使送货成本上升。例如,在爪哇岛以外运送货物可能需要10天以上,并且一个20英尺大的集装箱,其海运成本就可能超过1000美元。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6年,印尼的物流绩效指数(LPI)在160个国家中排名第63位,得分2.98⑤;相比2014年,排名和得分都倒退了。

此外,印尼的家庭网络网速慢、收费高。尽管网速和网络渗透率在东南亚地区增长迅速,但目前为止只有新加坡的网速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23.3 Mbps⑥),印尼和菲律宾的网速在该地区最慢,分别是6.7 Mbps和3.6 Mbps,复杂的岛屿地形以及国内不利的监管结构是最大的阻碍[13]。

3. 大量低收入人群线下购物的习惯,和公众信任的缺失成为初创公司面对的主要难题。有研究显示,尽管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东南亚支付生态圈,但货到付款(COD)仍旧是东南亚市场最受欢迎的支付方式。根据DailySocial的报告,多数印尼人(71%)会选择银行转账方式作为在线购物的支付首选,其次是货到付款(COD)(19%)和信用卡结算(7%),使用电子钱包的人仅占2%[20]。另有研究显示,印尼消费者对在线交易过度谨慎,主要在于存在各种类似欺诈等安全问题,印尼订单的欺诈可能性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2倍[13]。

(三)印尼主要FinTech公司的分布特点及投资进展

2016年,印尼有近12家本土投资者和20家外国投资者对FinTech初创公司(包括境外的)进行投资,当年披露的对FinTech初创公司投资总额达到了4863亿印尼盾(约3653万美元),East Ventures是印尼最活跃的本土创投公司,共进行了8起投资活动(图1);500 Startups是最活跃的外国创投公司,2016年共进行了3起投资活动,分别是iGrow,FinAccel(Kredivo)和Kudo。另外,Wecash闪银⑦2017年年初宣布与两家印尼本土企业PT Kresna Usaha Kreatif和PT JAS Kapital成立合资公司,正式进入印尼,前者专注电商、数字类和创意类业务,后者主要提供支付相关的基础设施服务。

图1 印尼本土创投公司2016年投资数量

根据IFA的统计数据,2016年印尼支付领域的FinTech企业占整个FinTech市场的43%,其次是借贷(17%)、信息集合(Aggregator)(13%)、个人金融(8%)、众筹(8%)和其他(11%)。从表2可以看出,近年来印尼各领域的FinTech企业都开始兴起,目前覆盖的领域包括:电子支付(包括移动支付、跨境点对点(P2P)支付和电子商务交易)、为个人和企业贷款服务的市场借贷(P2P平台)、机器人顾问和自动化财富管理服务、数字金融服务和替代性金融工具、网络众筹(基于实体)和风险融资等。除了本土企业对FinTech的投资,不少外商企业也纷纷看好印尼的FinTech初创公司,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投资。2016年获得融资最显著的领域当属电子支付和P2P领域。

从企业成立的时间可以看出,不同领域的FinTech公司大多成立于近两年,说明FinTech在印尼属于年轻的朝阳行业,特别是大多数印尼的P2P平台,未来是否能蓬勃发展还有待验证。反观支付领域,某些FinTech企业发展较早,目前已经有了B轮融资,发展迅速。在FinTech公司专注的业务范围内,有不少众筹平台都在关注解决农民问题,恰好契合了FinTech“普惠金融”的理念。同时,类似PonselPay这种支付FinTech企业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平台”,在双方都有PonselPay的条件下无需银行账户就能进行转账,这给印尼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另外,不同于同地区的新加坡和其它发达国家,印尼的FinTech行业目前还没有在区块链、数字货币等先进领域暂露头角的企业,印尼在FinTech行业的路还有很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印尼的独角兽企业开始兴起。印尼FinTech巨头Go-Jek近期计划再新增五个本土垂直业务。Go-Jek还收购了印度移动应用程序开发商Leftshift、按需(on-demand)家庭医疗保健服务供应商Pianta、软件工程公司C42 Engineering和德里的CodeIgnition,其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多元化可能会帮助对冲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

作为东南亚最大地面交通应用程序,Grab在该地区已经拥有超过63万名司机和3, 300万程序下载量,而印尼是其最大市场。Grab公布了其在印尼高达7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该计划将持续4年时间,其中大部分将面向FinTech发展,尤其是移动支付和金融服务领域。此外,Grab正在计划收购Kudo[21],并在近期宣布再次获得15亿美元融资,该笔资金到位将大幅推动其支付平台GrabPay的使用。

表2 印尼主要FinTech公司特点及融资进展

四、印尼政府助力FinTech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监管体系建设

自2015年起,印尼政府就针对FinTech行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法令法规,以扶持和监管FinTech行业的发展(见表3)。

FinTech行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普惠金融的同时,也会引起所谓的金融分裂(financial fragmentation)。例如,银行和FinTech企业同时强占电子钱包(e-wallet)市场,大量特性和功能相似的电子钱包产品使得该市场达到饱和,留给消费者太多相似的选择。为了解决这种貌似违背FinTech产品设计初衷的问题,也为了使交易更加便捷安全,印尼政府自2002年起就对电子信息交易(ITE)颁布了法令,并于2016年进行修正。

低水平的网络基础设施大大影响了印尼FinTech行业的发展。针对该问题,印尼政府于2014年出台了宽频计划(IBP),期望通过该计划提高网络带宽、扩大网络覆盖面同时减少服务费,要达成这些目标,此项计划预计将花费75511.45万美元[22]。

2016年11月,印尼银行成立了FinTech专项办公室和“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⑧。一般而言,申请沙盒测试的企业,在现有的监管体系内,要么根本无法合规运作,要么合规的成本很高,印尼的“监管沙盒”将作为FinTech企业和监管机构测试产品及业务模式的“实验室”,同时也是印尼银行促进创新发展和测试政策措施的手段。

2016年12月,也就是印尼银行开始运营FinTech专项办公室之后的一个月,印尼金融服务监管局就发布了一项对网络借贷(P2P)的规定[23],在对行业进行风险管控的同时保护消费者及还不成熟的FinTech公司,该法案在促进创新和保持谨慎之间保持了相对平衡。由于政府监管的介入,印尼民众对P2P借贷业务的信任感将会提升。

表3 印尼政府FinTech行业的监管措施

政府推出FinTech相关法规旨在保护客户,同时也会推动FinTech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以及越来越多的FinTech企业进入。FinTech行业要创造出普惠金融,在很大程度上还需依赖政府的作用,只有通过监管部门以及部门与企业间的协同作用,才能创造出一个支持性的FinTech生态系统。

五、印尼与中国在FinTech领域的合作展望

过去几年,以支付为代表的中国FinTech,发展之迅猛的确获得全球关注。2016年10月28日,由毕马威(KPMG)和H2 Ventures联手发布的《2016 FinTech100》报告评出对FinTech行业的推进有所贡献的世界前50领先企业及50个未来新星。其中,中国FinTech企业在前10位中占据5席,杭州的蚂蚁金服位列第1,趣店、陆金所、众安保险、京东金融也位列前10。

(一)中国对印尼FinTech行业投资的新进展

“走出去”的中资企业越来越重视印尼市场。2016年11月,中国银行首次在印尼与电信行业实现跨界合作,在印尼市场上推出第一张电信业联名卡,不仅避免外汇买卖的损失,还提供了便捷的线上线下支付服务,未来将正式展开发展FinTech的合作[24];2016年,中国融保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集团”)与南宁(中国–东盟)商品交易所(简称“东盟交易所”)正式签约,集团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全力进军东盟交易电子业务[25];2016年,阿里巴巴以约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的控股股权,Lazada是总部位于新加坡,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在线购物网站之一,面向东南亚六个国家市场出售服装及电器。这也是阿里巴巴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收购,通过在Lazada的投资,阿里巴巴可获得增长势头强劲的海外市场[26]。阿里巴巴的Ecommerce-FinTech正慢慢渗透进东南亚,它一直在积极收购东南亚乃至全球的金融和支付公司,阿里巴巴的作为无疑为其它资本进入提供了背书,间接使大量资本涌入。

印尼拥有银行账户的人口少,成为在线支付的最大阻碍,而购买产品时便捷的支付体验至关重要,中国在与印尼的合作上可以考虑,传统银行的FinTech服务产品。同时,受限于印尼较低的信用卡持有量和支付科技的使用,可以在未来开发出应用于没有银行账户或信用卡也能成功完成支付的电商解决方案。

(二)中国可重点关注印尼在需求方面空缺的领域

1. 中国可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大对印尼的基建投资项目,改善印尼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当地FinTech的良性发展。印尼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大量“中低收入”群体无法满足银行传统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中国FinTech企业可为印尼的消费者设计更适合他们的融资方案,为他们带来福利。例如,独角兽FinTech企业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和京东金融等可以快速占领印尼市场,为其提供“低成本低门槛”的消费基金。

2. 中国FinTech企业可在印尼重点发展电子钱包(e-wallet)领域。在印尼,25岁以上还没有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账户的人数占总人口的63.7%,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4.2%[13],并且信用卡持有率也仅有1/15。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开始逐年增大,这都意味着在这些服务的缺失下,印尼对电子货币的需求将要继续增长。

3. 中国FinTech初创公司Wecash通过合资的形式进军印尼,目标是成为印尼中小企业贷款的首选之地。2015年,亚太地区基于FinTech的贷款已经超过了1028亿美元,而中国已经成为亚洲FinTech贷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占总量的99%[27]。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印尼的中小企业(SMEs)是该国GDP的最大贡献者,并创造了1亿多个工作岗位,然而仅有20%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融资服务。据此,中国的FinTech技术可以填补印尼中小企业(SMEs)融资的巨大缺口。

4. 中国的FinTech独角兽企业在印尼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要注意其在印尼的业务扩张是否会挤压到当地企业的生存空间,继而造成当地的恶性竞争或其它方式的“报复”,需要引起投资者警惕。例如,2016年印尼计程车司机群起抗议抵制事件,使得印尼政府随即要求当地的Grab、美国优步(Uber)等公司必须与当地的交通公司合作。印尼政府同时也尝试向美国科技公司雅虎(Yahoo)、推特(Twitter)讨回漏税,并规定所有以网路传输资讯的公司必须在印尼设置据点、照章缴税。

(三)中国可关注印尼尚未开发的FinTech市场

1. 印尼缺乏数字签名,虽然有望在2017年第2季度出台相关政策,但仍然存在许多变数。全球普遍共识认为,真正改善社区和偏远地区与外界连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数字技术,也就是利用网络和移动设备,譬如手机。例如,肯尼亚利用手机发展普惠金融,其中包括支付服务。在中国,这方面的数字也非常令人鼓舞。

2. 印尼的中产阶级持续增长,现存的信贷调查无法规模化,需要一种数据驱动的方法来帮助非银行账户申请贷款,同时规避潜在的欺诈行为。但信用评分系统(credit scoring)领域在印尼几乎还是空白。中国有3/5的公民缺乏信用记录,只有3亿公民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有信用记录,在需求紧缺的推动下,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平台建设,开发使用其它非传统的在线数据源和行为分析来了解并确定客户的风险情况,阿里巴巴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企业已参与其中,未来可将成熟方案带给印尼的FinTech市场。

3. 2017年将是属于监管科技(RegTech)年。2016年毕马威和H2 Ventures发布的报告中首次出现了RegTech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说明监管科技已经开始受到重视。在FinTech行业在全球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RegTech正在发达国家慢慢兴起。首先,RegTech与FinTech蕴含竞争的本质不同,银行之间可以通过合作达到共赢;其次,监管需要耗费成本,特别是人力资本,而RegTech正是要高效低“价”地解决问题。从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来看,中国的FinTech在支付和另类融资方面尤其强大,在RegTech却仍在起步阶段,印尼的市场更是如此,两国在合作的同时可积极探索和开发监管的新手段和新模式。

注释

① Google搜索趋势显示,对“FinTech”一词的兴趣在2014年开始呈指数增长。https://trends.google.com/trends/explore?date=all&q=FinTech.

② 复合年均增长率。

③ 德国一个著名的二级市场研究公司。

④ 东盟6国指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和印尼。

⑤ 最高5分,最低1分。

⑥ 平均下载速度。

⑦ 中国互联网大数据征信创业公司,基本业务是对用户的淘宝、京东、通讯录等信息进行技术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授信,主打“最快3分钟”,用户可根据授信额度从闪银平台对接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借款,提现当天到账。

⑧ “监管沙盒”由英国首创,指从事金融创新的机构在确保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按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特定简化的审批程序,提交申请并取得有限授权后,允许金融科技创新机构在适用范围内测试,FCA会对测试过程进行监控,并对情况进行评估,以判定是否给予正式的监管授权,在沙盒之外予以推广。

[1] HOCHSTEIN M. BankThink Fintech (the Word, That Is) Evolves[J/OL]. (2015-10-05). https://www.american banker.com/opinion/fintech-the-word-that-is-evolves.

[2] BUCKLEY R, ARNER D, BARBERIS J. 150 Years of FinTech: An evolutionary analysis[EB/OL]. [2017-04-28].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3364787_150_Year s_of_FinTech_An_Evolutionary_Analysis.

[3] PEAT J, KELLY O, BROBY D. FinTech: hype or reality? [EB/OL]. [2017-04-28]. http://strathprints.strath.ac.uk/60067/1/Peat_etal_IPPI_2017_Fintech_Hype_or_Reality.pdf.

[4] 郑南磊. 金融科技: 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制高点[J]. 证券市场导报, 2017(1):1.

[5] FinTech and the evolving landscape: landing points for the industry[EB/OL]. [2017-04-28]. https://www.accent ure.com/t20161011T031409__w__/us-en/_acnmedia/PDF-15/Accenture-Fintech-Evolving-Landscape.pdf .

[6] DRUMMER D, JERENZ A, SIEBELT P, et al.FinTec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how digitization is transforming the financial sector[R]. McKinsey, May 2016.

[7] ARNER D, BARBERIS J, BUCKLEY R. 150 Years of FinTech: An evolutionary analysis[EB/OL]. [2017-04-28].http://www.finsia.com/docs/default-source/jassa-new/JASSA-2016-/jassa-2016-issue-3/jassa-2016-iss-3-150-years-of-fintechpp-22-29.pdf?sfvrsn=4.

[8] 陈志武. 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什么?[EB/OL].(2017-03-13).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3/161819. shtml .

[9] UK FinTech on the cutting edge: an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Tech sector[EB/OL]. [2017-04-28]. http://www.ey.com/uk/en/industries/financial-services/banking---capital-markets/ey-uk-fintech-on-the-cutting-edge.

[10] Statista. Indonesia–Fintech highlights[EB/OL].[2017-04-28]. https://www.statista.com/outlook/295/120/fint ech/indonesia#.

[11] The World Bank. Doing business 2017: equal opportunity for all[EB/OL]. [2017-04-28]. http://www.doingb usiness.org/reports/global-reports/doing-business-2017.

[12] Indonesia’s digital consumer behavior report 2016[R/OL]. [2017-04-28]. https://dailysocial.id/report/post/indo nesias-digital-consumer-behavior-report-2016#!.

[13] E-conomy SEA: unlocking the 0 billion digital opportunity in Southeast Asia[EB/OL]. [2017-04-28]. http://w ww.cto.int/media/events/pst-ev/2016/broadbandasia/Nawar%20 Najeeb%20Copy%20of%20Presentation%20Copy %20 economy%20SEA%20%20Unlocking%20200b%20opp%20M Y%20Slides.pdf.

[14] Mobile phone internet user penetration in Indonesia from 2015 to 2021[EB/OL]. [2017-04-28]. https://www.st atista.com/statistics/309017/indonesia-mobile-phone-internetuserpenetration/.

[15] Samburaj Das. Uber-Competitor Grab Plans 0 Million FinTech Investment in Indonesia[EB/OL]. (2017-03-02).https://www.cryptocoinsnews.com/uber-competitor-grab-700-million-fintech-indonesia/.

[16] 彭晓钊. 印尼服务业发展研究[J]. 对外经贸, 2017(2):31-36.

[17] World Economic Forum. Human Capital Report 2015[R/OL]. [2017-04-28]. https://www.weforum.org/report s/human-capital-report-2015.

[18] 胡郁欣. 印尼闹科技人才荒[N]. 中时电子报, 2016-08-14.

[19] Anisa Menur Maulani. In 2016, FinTech remained a foreign concept in Indonesia. But there is still hope [J/OL].(2017-01-03). https://e27.co/in-2016-fintech-remained-aforeign-concept-in-indonesia-but-there-is-stil l-hope-20170103/.

[20] Indonesia’s digital consumer behavior report 2016[R/OL]. [2017-04-28]. https://dailysocial.id/report/post/indo nesias-digital-consumer-behavior-report-2016#!.

[21] RUSSELL J. Grab is buying Indonesian payment firm Kudo in its first major acquisition[EB/OL]. (2017-02-13).https://techcrunch.com/2017/02/13/grab-kudo/?ncid=rss.

[22] Indonesia Broadband Plan to Develop High Speed Internet for the Next Five Years[EB/OL]. (2014-10-20).https://dailysocial.id/post/indonesia-broadband-plan-to-develophigh-speed-internet-for-the-next-five-years.

[23] WIRAYANI P. Financial authority issues regulation on FinTech lending[EB/OL]. (2017-01-04). http://www.thejakartapost.com/news/2017/01/04/financial-authority-issuesregulation-on-fintech-lending.html.

[24] 席来旺. 中国银行在印尼金融科技领域取得新突破[EB/OL]. [2017-04-28]. http://world.people.com. cn/n1/2016/1110/c1002-28850964.html.

[25] 中国融保携手东盟交易所打造跨境交易领航者[EB/OL]. (2016-06-28). http://news.china.com.cn/cndg/201 6-06/28/content_38765317_2.htm.

[26] 阿里巴巴收购印尼电商企业[EB/OL]. [2017-04-28].http://money.163.com/16/0415/11/BKMJVJ7J00253B. 0H.html.

[27] ZHANG B, DEER L, WARDROP R, etc. Harnessing Potential: The Asia-Pacific Alternative Finance Benchmarking Report [EB/OL]. [2017-04-28]. http://www.accaglobal.com/content/dam/ACCA_Global/Techni cal/fin/harnessingpotential.pdf.

猜你喜欢

印尼
印尼出手
读图
印尼·泗水
印尼·亚齐省
印尼TAS镍矿采矿项目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印尼·雅加达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印尼的承诺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