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2018-02-02杨伟

黑河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逻辑思维

杨伟

[摘要]科学是小学阶段一门以实验学习为主的综合学习科目。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实验来开展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验中感受科学学习的神奇并爱上科学学科。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以外,还要通过提问和探究等方式来发散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学;动脑习惯;逻辑思维;动手能力

在科学实验探究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比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过程更重要。但是,很多科学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一些教师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动手实验,为了实验而实验,却没有注重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近一年的时间内,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共采集了50节科学实验课。其中本校教师10人(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8人),计30节次;外校教师5人(专职教师4人,兼职教师1人),计20节次。从实验类型上分,50节科学课中,能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有35节,占70%;能做演示实验的有15节,占30%。从实验操作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比较,能主动引导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的有12节,占24%;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有7节,占14%。总体来看,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学生课堂发言普遍不积极,教师也缺少主动的引导,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科学概念。可以说,实验学习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科学知识。在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除了交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和思考,进而帮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散思维,开发他们的大脑,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最大程度上提升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一、改变材料呈现方式,引发学生思考

小学生对待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学科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往往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尤其是科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愿意静下心来参与其中。很多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都习惯于一步一步地给学生做实验指导,导致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明确的是,科学教学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得到高分,这虽然是一个目标,却不是最重要的目标。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够满足现代小学科学实验探索教学的教学要求,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强制灌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够积极地思考,而只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后,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

为了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大胆地提问和思考,教师可以改变材料的呈现方式,先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实验进行预测,然后再进行实验,并在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其中。例如,教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教师可以先在讲台上摆上三杯清水、一瓶酱油、一瓶醋以及一瓶食用油(学生的分组材料先不下发),接着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常用的食材,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测一下哪些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不可以。由于手中没有实验材料,并且有问题做引导,学生都会认真思考这个平时在生活中都没有留意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展开实验过程的设计。实验时,教师先发给学生酱油进行溶解实验,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醋的实验,学生会发现以上两种物质都可以溶解于水。最后下发食用油,学生由于思维的惯性可能会认为油也溶解于水,但是实验结果却与学生预测的不同。这样,学生就被神奇的实验现象吸引住了,进而继续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展开思考和探究。

二、针对实验教学内容,明确思考方向

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针对实验教学的内容明确思考的方向。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如果教师没有明确思考的方向,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師一定要针对实验教学的内容向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材中的实验教学内容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不同实验教学的思考方向,不能让学生无目的地实验,只知道实验很有趣,却不知道在什么样的实验中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学习步骤,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展开有效学习,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综合学习能力。例如,《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植物成长的过程来获取实验结果。教师应给学生制定一个明确的观察目标,让学生在课后自主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如,学习《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学生必须要亲历动手探究的过程才能获取实验结果。在该节课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验目标的指引下找到正确的思考路径,进而展开高效的学习。

三、有效的教学留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留白”,原是指绘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发挥自己的想象。课堂教学的留白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往往在提出问题后立刻让学生回答或者动手操作,很少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的实验探究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操作层面。有效的教学留白,能够让学生在实验前充分思考,在探究过程中积极思维,保证实验探究的高效性。例如,在学习《点亮小灯泡》一课时,如果直接提供给学生电池、导线和灯泡,让其操作,学生的实验就不能算得上真正的探究实验,因为缺少思维的主动参与。如果在实验之前先让学生思考一下准备怎样连接,甚至要求学生画出思考的方法,而后再进行实验,目的就会更明确,学生连接时也会更顺畅。再如,教学《建高塔》一课时,教师如果直接组织学生讨论高塔的特点,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就不如先让学生画出心中的高塔,了解一下学生心中高塔的样子,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样科学实验的实效性就会大大提高。

四、及时巧妙地追问,让思维活动更深入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都有预案,一般情况下都是依照预案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新发现或者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有时是不可预料的,但有时针对某些学习内容是可以提前进行设计的。课前教师如能深度思考,有效把握,课上及时巧妙地追问,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引向深入。例如,教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当学生对生鸡肉加热后的情况进行汇报时,他们一般只会汇报实验现象,如闻到了腥味、鸡肉缩小了、水变混了等。如果教师能抓住鸡肉变化的本质追问:鸡肉变混了,说明了什么?学生就会思考食物生熟转变过程中的营养流失和灭除细菌等问题,思维活动就会更深入,探究的实效性就会大大提升。

总之,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要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水玲.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J].才智,2016,(15).

[2]杨海丰.略议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5,(01).

[3]方志娟.初中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三个结合[J].时代教育,2013,(08).

[4]庄玉婷.科学游戏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6,(11).

(责任编辑 赵永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逻辑思维
浅谈利用布艺手偶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