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
——苏百钧中国工笔花鸟画教学纲要1
2018-02-02苏百钧
苏百钧
写生是画家与自然之间达成的精神及心灵的沟通。写生,即写自然的生机、生气及自然之形态,是中国花鸟画训练的重要课题。写生过程中要感觉自然的气息,仔细地观察细节。写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艺术积累过程,其间需要自己的思想,但作为中国画画家,应该以线造型强调写意性。写生过程中,艺术家要面对和处理复杂丰富的客观世界,通过对对象的观察、了解、熟知、感情交流后将对象的结构、动态等作绘画的记录。写生更是通过清空自我的固化经验来认知、体悟和捕捉自然界的鲜活形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自我艺术的形式。
写生是明确对象的结构与造型以收集有用的信息。首先要学会观察,学着看。艺术的观察应当是看出关系、看出味道、看出感情。要从程式习惯中跳出来。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用不同的小草图反复推敲构图以及表达的意境等。对于任何一张作业,都要强调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有选择地取舍,而选择和取舍则是构图与创造的初步。但开始不主张忙于取舍,因为取舍来自以往的程式经验。要从对象本身的特征中去发现,再抛开表面现象,找出点线面等构成抽象关系。从不同角度领悟画面中出现的点线面对应关系及运动关系等,从而引起不同的视觉感受,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画面结构。
花鸟画创作是体现画家对生命的悟识。写生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含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力,并具有美的视觉效果。在通向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当观看客观对象时,必须首先把视觉导向艺术形式语言的范围。在感受和洞察力的基础上,由视觉导向形象思维的中间环节。如性调、变异、重构等等。这时头脑中将浮现出一种或多种经过创作想象的艺术形象,只要你带感情与它们自然交流,去观察、体会它从繁到枯的生命内涵,那你就会找到画点。
(一)工笔花鸟画的写生应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写生之前多看古今经典作品以及名作
这一阶段的写生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三:第一是造型,第二是构图,第三是白描的手段。以笔墨形式表现物象的造型、结构及质感,从而更好地在写生过程中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物象提炼、概括成白描作品。
学习白描写生的表现方法,疏密处理等构图布局,经营位置。研究准备写生的花鸟、植物的生长习性、组织结构。世间花鸟物象,四时更替,草木枯荣总是以其顺应自然生长体现。开始写生前认真观察对象,选择好入画的角度,不是任何角度都能充分表现物象的精神特征,如仰视、平视、俯视等效果大不一样。通过写生体悟自然万物之神并进行自我观照之时,达到赏心怡情、提升品格的作用。在写生的过程中,要积极启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对物象的组织概括、提炼能力,善于抓住物象的特点。通过写生课程的训练,提高写生构图能力、造型能力和创作基础能力,感知精神生命的创造力,领悟艺术意境创作的奥秘,体味作品的文化意蕴。
2.第二阶段:对象写生时提炼艺术形象
第二阶段的写生着重解决的问题是真正去写对象的生机、生命的精神。这里面包括画者的主观精神与客观对象的完美结合,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
从“度物象而取其真”真正达到“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写生过程中的“观物取象”已经带上强烈的个人意绪,力求得意象之准确且强化形的倾向性而抒情达意。在观照物象的同时站在更高的思辨层面上,在艺术表现深层上向“物我两忘”的自由境界跨越。着重于与花传神,追求高雅之境,即主体对客体内在生命力的感悟。其对人生价值的思索导致精神的升华,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并通过某种手段得到现实满足。也就是更多地将人文意趣与观察物象相结合,花鸟写生也就更趋向精神表现与个性,真正达到传物象神韵。白描写生不仅要达到应物象形,用笔墨准确表现其物象的造型、结构与质感,更要与物传神及表现作者精神境界的“象外之境”。
3.第三阶段:目识心记
胡杨 200cm×180cm 纸本 2017年
第三阶段主要是对于大自然与写生对象以观照为主、速写为辅。这一方法必须是在训练好前面两个阶段的写生方法的基础上,随着对写生的不断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对象外轮廓的摹写,每个人应该从感受出发,寻找自然中对自己心灵的触动点并以此为源头进行构思,通过绘画造型将对象的生命与勃勃生机默写下来。第三阶段的写生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表现出的形象含有绘制者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并具有美的视觉效果。宋元工笔花鸟画对自然的观察有着独特的“写生”观。按照中国艺术独有的方式,以独有的审美理想营造出一个个动人的画境,创造出一个个完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理解这种观照自然的方法与艺术形象创作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建立自己的观察方法与艺术思维方式。认真研究与学习古人“目识心记”的写生方法,达到“物我两忘,情景交融”,重感受而营造意境。所谓“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当作者心无旁骛,面对自然物象,其宇宙生机呈于胸底,以至达到忘我之境界,表现出神来之笔的化境。这种写生已经开始与创作接轨,其实已经包含作者的整体修养及认知水平,及对描绘物象所产生的感情。写生中对生命的把握、对内在情绪的体验,不仅仅限于直观能力,更需要心灵的静观感悟。是主体的潜在意识与物象的某种客观现象达到了契合,在主体的心胸中产生某种意识,使客观的物象转化为心中的物象,衍生出一种清雅高致的意境。这种品格和意境,显然不是主体对物象外部形态的直觉结果,而是对物象迁想妙得的情感注入,完全超越了物象形态的自然属性,因而成为主体内在精神的载体,具有了某种价值取向,在表现过程中自然也就出现了“写花草要写其气骨”。“得其韵度之清丽”是对客观物象的抽象概括,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体验所形成的某种理念标准,表达出极富有作者个人色彩性格与独自的写生特色。
(二)写生过程的构图训练
构图实质上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如何建立物与物、物与空间的关系。“落墨处黑,着眼处却白”说明空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形象,它不是实物造型后的剩余物,而是一开始就应该作为完整的形象进入画面的结构中,与实物的整体造型共同构成画面的完整。若空间只是作为塑造实体的剩余物,将显得孤立而无序,如果实体和空间只是生活中的自然安排和罗列,整个图式缺乏构成感,则只能平淡地反映对象而缺乏感人的艺术力量。
构图是画面的结构,“位置”要“经营”,一幅画要考虑得周到,能做到事物表现的适度就要依靠才能和技巧,才能“出入穷奇”。是故“有布置而实无布置,无布置而实有布置,象之所有不必意,意之所有不必象。事不关乎慧用”乃最高境界也。在“位置”上要着重经营,因此也包括了内在和外在的构思。既要看到对象本身的作用及其结构和格局,也要苦心地加以选择、取舍和组织,联结成一个整体,可以笔取,不可以笔尽取,参以意象,这就是构图的“惨淡经营”了。构图要解决宾主、虚实、呼应、藏露、疏密、简繁等空间关系与运动感。这里包含了事物的规律性和构图的辩证法。
中国画把这个空间处理成“空白”,不落笔墨,气象万千。这在构图上是个虚实的意境问题和美学问题,一定要深入研究。教导学生用最少的笔墨将画面分割成最多的空白,这些空白的大小形状又各不相等,此中除了笔墨的高度内涵外,更要看你是否善于把握空间、营造气势、注入内涵了。这些观念和能力的有无,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它使画面最丰富、充实、空灵、壮阔、气势浩大,是审美效果的具体化,是艺术手段的具体化,而这又恰恰是最能体现中国画独特气质的地方,这都是需要培养的重要基本素质。“空白是东方绘画的特质,空白的处理是以使画面取得无穷的变化”,所以空白也是中国画的重要语言形式。中国画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空间意识、时间意识,而这些都是要通过中国画绘画语言的特殊处理得以表达出来的。不理解中国画的特殊处理与传情达意,不理解中国画的特殊表现手段与立意精神,就无法深入其堂奥。
向日葵 205cm×93cm纸本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