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山水绘画脉络 构建“田园”理论体系
——“2017中国田园山水画学术研讨会”在海门举办
2018-02-02江丽红
江丽红
2017年11月26日,正值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馆开馆一周年、中国田园山水画名称概念诞生22周年之际,由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海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中国田园山水画院、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馆、海门市海门画院承办的“2017中国田园山水画学术研讨会”在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大厦举行。
自20世纪90年代由海门人张正忠提出“中国田园山水画”的名称概念和中国山水画四大分支说,到他所著述的《中国田园山水画史》的出版,中国田园山水画史的脉络逐渐被厘清,文本和图片资料越来越完善,其学术理论体系得以构建并日趋成熟。为响应党中央关于“树立文化自信”的号召,推进中国田园山水画的发展,海门市人民政府不断予以引导和支持,先后建立了中国田园山水画院、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馆,举办了“首届中国田园山水画双年展”“2016中国田园山水画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为当代中国田园山水画创作与研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这一基础上,中国美术史以中国田园山水画史的确立为表征,实现了当代美术史学研究的新发展。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画学会做学术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邓福星做学术指导,海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一兵做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观察》主编李一做学术主持,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美术观察》杂志社、《国画家》编辑部、中国书画报社做后援单位。海门市政协副主席郁斌、海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忠新等海门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天民、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潘耀昌、中国田园山水画院院长张正忠、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徐沛君、南京博物院展览部主任万新华、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傅志刚、中央电视台书画院《东方艺术家》主编李鸣泉、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学部主任赵春秋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田园山水画家等齐聚海门,对当代中国田园山水画史论研究的新突破及其学术价值、指导意义等进行了深入论证与研讨。中国书画报社社长何东、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篆刻研究所副所长魏广君、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杨惠东等十余位专家学者提交了书面发言。
陈忠新在致辞中说:“召开这次研讨会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以田园山水美术创作研讨和实践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次生动的实践。在田园山水画发展史上,我们抓了三件大事:一是创立了全国性的田园主题创作阵地——中国田园山水画院;二是创设了全国性的田园山水画史理论体系和展示平台——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馆;三是更多地创造条件,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地巩固和壮大理论成果和创作人才队伍。这是带有长远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一个命题。”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中国田园山水画的本质属性,一致认为它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的人化,凸显了人的力量、人的意志、人的情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理念,反映了“诗意的栖居”的生活理想和儒道互补转化的美学意韵。研讨认为,张正忠“中国田园山水画”概念的提出和相应史学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课题。他不仅将传统山水画做了细化区分,对田园山水画历史发展做了重点研究,建立了田园山水画史学体系,把中国美术史学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他的这一学术成果为当代田园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学术支持,对于中国田园山水画创作实践和评论阐释具有一定理论指导作用。与会者表示,希望在明年的第二届中国田园山水画双年展上看到更多富有浓郁诗性情怀、生态文明理念和时代气息的精品佳作。
张正忠 竹园鸟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