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初探
2018-02-01唐佳佳
【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本文主要就在新型教学理念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及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基础,在现代思想的指导下,对现代教育设备、设施进行合理化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交流的一种教学性手段。其主要特点包括:第一,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数字音像技术、模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充分应用;第二,对教与学进行优化,对教学资源、学习资源进行合理化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第三,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设计,如对于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软件进行全面优化,对具体教学情境中的软件与硬件进行科学开发,最终为提升教学效果发挥出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多方面优势,它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可以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改革
(一)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课程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众多高校开展的音乐课程内容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如在专业化的音乐教学中,所展示出的音乐的文化内涵、欣赏性、表现性、创造性等无法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效契合。其次,教师依然运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培训,使得学生学习到的音乐知识与现代化音乐理念严重不符。再次,教师缺乏对现代化技术的了解与应用能力,渐渐使得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与时代发展特点严重偏离,不利于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提高、音乐文化内涵的培养。再其次,由于教学体系单一和采用的音乐教材落后,没能有效性关注学生自身特点,无法提高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最后,采用传承式教学,教师对音乐知识、音乐演奏技法的讲解,往往采用间接性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展示高校音乐教学应有的魅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高校音乐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下高校音乐教学对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进行了充分应用,有利于音乐教师在全新理念与思维模式下深化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地发掘学生学习音乐的潜能,将音乐的魅力与学生的个性充分结合。具体来讲,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合理化运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比如:我国历次重要教育会议中都明确强调,需要开展素质教育,发展现代化、高质量的远程教育,对教育中的资源进行合理化开发,使得教育的过程获得优化。但是,我国众多的高校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在课程设置、资金投入、教师引进与培训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使得最终的音乐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理念、模式严重不符,甚至出现了与时代脱节的问题。当然,有些音乐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存在较大问题。比如:没有对现代化音乐教学理论进行深入了解,不具有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微课方式进行高质量音乐教学的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方法
(一)音乐课程的合理化开设
为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教师要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配置,对其中的资源进行合理化开发,逐步开设出一些教学模块。而现有阶段可以主要开设出歌唱、音乐与舞蹈、音乐欣赏等模块,让学生依据其特点自由选择。同时,教师对应用的教材要进行合理挑选,以便使其可以和现代教育技术充分配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为提升音乐实践教学环节质量和水平,教师要对网络多媒体音乐课件、网络信息资源、有线广播进行融合性应用,构建起一体化音乐教学体系。其中,网络多媒体音乐课件、网络信息资源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方式。而有线广播主要是为广大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可以在早晚进行大量音乐节目的播放工作。
(二)教学模式的有效设计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合理化应用,可以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具体来说,第一,可以采用支架式音乐教学。支架式音乐教学主要是从建筑工程中运用的脚手架获得了启发,它依据学生智力“最近发展区”来构建合理化教学体系。教师通过对音乐知识进行有效性延伸、连接、对比、拓展,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利于提高學生音乐层次。进行支架式音乐搭建,即进行相关音乐素材的准备,可以使学生进入到教学情景中。如,在进行音乐中交响乐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将贝多芬乐曲中的《第三交响乐》与苏联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乐》进行对比,进行音乐知识的有效拓展,开展音乐故事的讲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交响乐》又被称为“命运交响曲”,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贝多芬对当时拿破仑为法国、整个欧洲革命所做出贡献的一种赞扬,反映了不向命运低头的抗争精神;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乐》,创作于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在长期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肖斯塔科维奇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目睹了苏联军队、苏联人民不屈的精神。通过讲述这样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音乐作品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在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小组中进行广泛交流、沟通,可以获得宝贵的音乐文化知识。
第二,可以采用抛锚式音乐教学。这种方式侧重于将教学建立在真实、具有感染力的事件上,可以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获得充分的音乐感受、体验。其主要程序为:创设出合理化的音乐情景,使学生进入到一种真实性的音乐状态中。在具体的情景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就音乐相关知识充分沟通、交流,提出一系列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提出问题,教师通过解答学生疑问,增强学生音乐学习层次。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使学生从音乐作品中进行理解与感悟。我们同样以《第三交响乐》《第七交响乐》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音乐作品蕴含的顽强精神以及坚持正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抛锚式音乐教学运用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解决音乐学习中困难的过程。如,教师可以构建有效的音乐评价体系,对学生音乐学习中操作各种音乐乐器的水平、对各种西洋音乐知识了解的程度、乐器的音色辨识程度与能力等进行评价,为今后改进教学模式提供指导。endprint
第三,可以采用随机进入式音乐教学。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式,进行同一音乐内容的学习,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对音乐知识进行理解与认识。其基本的程序为:首先,教师需要结合音乐主题进行良好的音乐呈现。如,在进行《黄河大合唱》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方面资料,对于黄河具有的滚滚激流、磅礴的气势进行良好展现,给学生创设出具有强烈冲击特点的情景,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加深对黄河桀骜不驯特征的了解,理解当时中国人民在面对着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时所具有的英雄气概。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黄河大合唱》创作时历史背景、冼星海生平、黄河地理历史资料等的整理学习,加深学生对《黄河大合唱》中主要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再次,教师要通过对《黄河大合唱》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化的思维训练。在明确《黄河大合唱》主题的基础上,对其精神思想进行延伸,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创造力。如,可以引导学生将《黄河大合唱》与冼星海其它方面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与后来描写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坡》《侠客行》等进行比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思路、观点、看法进行充分观察、思考,从而改进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音乐表演能力发挥作用。
(三)进行音乐欣赏模块教学
进行音乐欣赏模块个案的教学(如,西北民歌),有利于充分发挥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准备。具体来说,第一,要创设出具体的音乐教学情景。如,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中国好声音、超级女声、央视中的民歌联唱等中的西北民歌进行播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使他们能更好地感悟众多专业歌唱家的表演水平,并进行学习、模仿。第二,确定其中的问题。如,引导学生思考西北地区的民歌具有怎样的特点,西北的地理、人文环境、地貌条件等与西北地区民歌特征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西北民歌中的“信天游”“断了头”“不断头”对培育西北地区民族的精神发挥出了怎样的影响,等等。第三,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为今后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应用的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通过视频课件有利于将音乐教学中的声音与画面进行结合,有利于学生进入到具体教学情景中,提高学习热情。第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对于音乐中的文字、符号、乐谱加强理解,从音乐作品中获得心灵启迪。第三,合理化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表现音乐,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音乐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逐渐掌握良好的音乐演唱技巧。第四,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应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使他们将音乐知识与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地理知识、美术知识等进行全面联系,对众多国家的民风民俗、地区音乐文化加深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为今后的进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音乐教师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化应用,能构建起高质量的音乐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培养具有良好的音乐思维方式,从而在将来学习中发挥出自身能力,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唐佳佳,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工作部部长、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挂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