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与民国时期闽浙畲族女装类型研究
2018-02-01郑丽莉
郑丽莉
【摘要】 畲族妇女的“凤凰装”独具民族文化特色,因为畲族散居以及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特点,造成“凤凰装”既有一脉相连的传承性,又有各地域文化差异的独特性,使得各地区的“凤凰装”既相似又不同。本文以闽浙两省清代与民国时期博物馆收藏的畲族服饰为样本,以着装方式与款式上的外观特点为依据,对闽浙畲族女子服装进行分类研究,从不同视角来审视畲族服饰。
【关键词】 畲族;服饰;类型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畲族作为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其人口在全国各省市均有分布,尤以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份分布较多,主要分布在各省的山区,是中国东南地区主要的世居少数民族。早在唐宋时期,畲族就已聚居在今天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其后由于畲族随山而徙的特点,从一个聚居的民族发展成如今这种“大分散小聚居”的散居民族。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畲族人口在福建约占53.3%,主要分布在闽东地区;浙江省约占24.3%,主要分布在浙南地区。闽浙两省的畲民人数约占畲族总人口的77%,畲民人数占比具有代表性,这也正是本文选取闽浙两地为研究视角的主要原因。畲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女子“凤凰装”以其独具特色的外形和饱含独特畲族文化符号而极具代表性,畲族散居的居住特点以及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特点,造成其“凤凰装”既有一脉相连的传承性,又有各地域文化差异的独特性。这使得各地区的“凤凰装”既相似又不同,相似之处在于其服装样式上的差别较小,不同之处在于其发式的差异较大;虽然其服装的样式差别较小,但其着装的整体装束还是有一定差异。原有畲族服饰的研究多从地域的角度来区分各地的畲族服饰类型,如罗源式、福安式、霞浦式、福鼎式等就是以地名来区分不同区域的畲族服饰样式。但由于畲族迁徙与散居的特点,造成同一区域至少会有两种服装形式,如霞浦式就分为东路式与西路式两种;也出现了一些地区相距较远而服饰基本相同的情况,如福鼎式服饰的涵盖地域既包括福建省的福鼎全境和霞浦东路,也包括浙江省的平阳、泰顺、瑞安等地,虽有款式上的微小差别,但可以看做是同一类;同时,还存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服装式样存在不同的情况,如泰顺近代的畲族服饰与福鼎式相似,但福建省博物馆收藏的清代泰顺上衣却与光泽与景宁地区的相似,这是泰顺地区不同畲村的服饰差别还是同一地区年代变化造成的差别?因为收藏文物的地点缺乏准确资料,我们现在已难以确定。根据这种情况,泰顺地区的畲族服饰因为年代的差别其样式描述难以用地域分类的方式加以描述,故原有的以地域为特点来对畲族服饰进行分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难以准确描述该式样的具体样式。所以,合理的分类有助于对畲族服饰的认知与理解,也能够解决此问题。笔者经过大量的田野调查与博物馆资料的收集,发现虽然畲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但仍存在许多款式特征上的共性。因此笔者试图根据其款式特点将其分类,以便从着装特点的外在角度来识别畲族服饰的多种样式。
一、畲族服饰的类型及分布区域
服饰类型的分类依据于服装结构,相同结构的服饰属于同一类型,因此,服饰的结构是服饰类型划分的依据,包括上装和下装。款式是服饰结构的扩展,是服饰类型的不同表现形式。服饰的外饰是服饰款式最突出的表现特征,因此,服饰的外饰是服饰款式划分的依据,它包括围裙、绑腿等。头饰、鞋属于服饰附属,虽与服饰关系密切,但不是服饰的主体,不能构成服饰的款式,因此亦不能作为服饰分类的依据。类型和款式二者构成内涵和外延的关系。类型是款式的集中体现,款式是类型的外在表现,因此,类型是服饰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内容。[1]
畲族的服装可以从两大部分着手进行分析,首先是结构装饰,它属于畲族服装的微观部分;其次是整体装束,它属于畲族服装的宏观部分。闽、浙两地的畲族服饰均是上下分体式,由上衣(花边衫)、拦腰(围裙)、腰带(彩带)、裙(或长裤、短裤)、绑腿、花鞋等几个部件组成。闽、浙两省的畲族服装结构是相近的,表明其在传承和共性方面的密切关系,这也正是进行类型划分的重要前提。
根据前文所述分类依据,笔者将畲族女子服饰划分为交襟装和大襟装两种类型、七种款式。
(一)交襟装。其主要特征有:上装为交领大襟衣,领子后倾,穿时左右交襟,衣领、胸前、袖口、襟边以花边装饰;下装为裤或裙。该类型主要分布在福州地区的罗源、连江、闽侯、古田、福州及宁德飞鸾以及浙江景宁等地。它有3种式样,为同一地区、不同時期、不同场合时的穿着。
(1)交襟裙装式。上装为右衽交领衣,下装穿裙。为清代畲族女子的日常穿着,清《皇清职贡图》记载古田地区畲妇“短衣布带,裙不蔽膝”,即为对该式的描述。由于其上有相应配图,我们可以看清交襟上衣与穿裙的样式。该样式在现代为婚礼时所穿着,与清代相比较,上装的花边装饰面积扩大,下装为宽大的素面黑色围裙(或红线花边短裙)。
(2)交襟短裤绑腿式。上装为右衽交领衣,下装穿短裤打绑腿,为罗源地区畲民从清末、民国时期直至20世纪70年代前的终年日常习惯穿着。上衣穿交襟花边衫,下身为长及膝盖的黑色短裤,打绑腿着绣花鞋。
(3)交襟长裤式。与上述两式为同一地区,为畲族女子日常穿着。20世纪70年代以后,绑腿短裤已被淘汰,改制为长裤,是交襟短裤绑腿式演化而来。
(二)大襟装。其主要特征有:上装有领,左襟加宽、长袖、右衽,衣领、胸前、袖口、襟边以刺绣装饰;下装为裙或裤。大襟装所占地区众多,共有4种式样:
(1)大襟裙装式。上装有领右衽,下装为长裙。该式的日常穿着主要分布在漳平、华安、长泰、漳浦、景宁等地。婚礼时多数地区的穿着,如福安、霞浦、福鼎、光泽等地平时穿裤,结婚时穿裙。
(2)大襟短裙绑腿式。上装有领右衽,下装着短裙、打绑腿。该式主要分布在顺昌,只有顺昌畲族女子平时穿裙打绑腿,这在畲族中十分罕见。
(3)大襟长裤式。上装有领右衽,下装为长裤。该式为多数地区的日常穿着,是畲族妇女由穿裙改为穿裤的历史变化,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宁德、福安、霞浦、福鼎、光泽以及浙江省的景宁、平阳、泰顺、瑞安等地。endprint
(4)大襟长裤绑腿式。上装有领右衽,下装为长裤、打绑腿。该式分布在霞浦,当地畲民历来穿长裤,有的裤子稍短,称之为半长裤,绑腿代替袜子用,起保暖作用。
二、畲族女子服装形制特征
中国的服装款式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在发生嬗变,但基本形制未曾有大的变化,主要是衣裳相连的深衣制与上衣下裳的上下分属形制,畲族的服饰形制属于上衣下裳的上下分属形制。畲族女子上衣形制为交襟或大襟、有领、右衽,上衣衣身宽大,腰部系扎围裙,使得衣服贴合人体,能更好地体现女性身体曲线。从服装的结构和装饰来看,装饰易变,因而对其款式的分析着重于服装本身的结构差别,其次才是装饰特点。故据此优先顺序,将畲族的女子上衣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交襟装,一类为大襟装(表1)。1.交襟装现主要分布于福州附近的罗源、连江等地,清代时景宁地区亦曾见交襟装,但浙江地区的交襟装清末以后消亡,罗源地区的交襟装直至今日仍保持这种样式。此样式较好的保持了畲民传统服装的原来特点,是畲族传统服饰保存较为完好的例证。2.大襟装是现今除了罗源等地外畲民的普遍着装形式,清政府的强令改装是畲族大襟装发生的直接原因。所谓的大襟装仅是装饰特点的区别,根据外在视觉差异,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襟角处有不同形式的绣花装饰(简称为“有服斗型”),共同特点是襟角处都有图案,畲民解释为此乃传说中高辛皇帝赐封的一半御印,御印另一半属于三公主,以此作为相认的印记。该类据服斗样式的差别以地域来区分还有三种样式上的微小差别:福安式,为福安地区的畲民穿着样式,福安式的襟角处有三角形刺绣装饰,当地畲民称三角形图案为“月饼”,所占装饰面积最小;霞浦式,霞浦地区的襟角处的花纹装饰较大,该地畲民将此处装饰称之为“服斗”,根据花纹的多少还可分“一红衣”“二红衣”“三红衣”,老年妇女多穿“一红衣”,年轻女子着“三红衣”;福鼎式,该样式襟角处的装饰纹样面积最大,区域从襟角处到上衣的正中线,这种襟角的特别之处在于领子是复领以及右边大襟有两条红飘带,红飘带据说是高辛帝送给女儿,作为永远幸福平安的护身物。另一类是顺着襟边有相应的装饰(因与“有服斗型”的最大区别是无服斗,简称为“无服斗型”),该类型所处地区经济较落后,故装饰简单,已无多少畲民特色,款式上與客家服饰有相似之处,是畲族服饰受到客家服饰影响的结果,亦是畲客文化涵化的缘由。其简单装饰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状况有关,据说早期光泽地区因过于贫困,在服装上从未出现过绣花的装饰习惯。故光泽、泰顺、景宁等地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女服款式大多简单质朴(泰顺地区的畲族女子款式为大襟装,同时有“有服斗型”和“无服斗型”两种样式)。此种款式从形式与装饰上已难以发现与凤凰文化符号的关联,然仍被当地畲民称之为“凤凰装”,因此,这一称号更多体现的是畲民的“凤凰”情结,凝结着畲民对祖先真挚的情感。
畲族服饰样式的变化与畲族的环境变化和历史迁徙密切相关,在时代更迭中,畲族服饰一部分衍生出新的类型,一部分则在历史中消亡。文献记载了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畲民穿着,古田县畲民“短衣布带,裙不蔽膝”[2],遂昌县畲族“妇女椎髻跣足……腰着独幅裙”[3],景宁县畲族,“妇短裙蔽膝,勿袴勿袜”[4],括苍畲族“衣长过膝,色或兰或青,缘则以白色或月白色为之……裤甚大,无裙”[5],龙游畲族“畲妇皆服青衣,结处不同钮用带,袖约五六寸,长约三尺,均着裙,近始有著袴者”[6]。上述清代与民国时期的文献表明了畲族原来多是穿裙的,民国时期才有些地区改穿裤,所以上文中提到的有穿裤的式样都是后期才有的形式。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清代与民国时期畲族妇女的穿着样式的变化,这也是本文进行分类的依据。
在现今的两种类型中,交襟装是较早的服饰类型,大襟装是清代产生的服饰类型,两者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其领部结构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再根据着装搭配方式的不同细分出交襟裙装式、交襟短裤绑腿式、交襟长裤式、大襟裙装式、大襟短裙绑腿式、大襟长裤式、大襟长裤绑腿式等7种款式。这几种款式随着历史的变化而有相应嬗变,交襟装的三种样式基本是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穿着方式,最早为交襟裙装式,是清代罗源地区畲民的日常穿着。稍后则转变为交襟短裤绑腿式,为清代后期与民国时期的日常穿着,而婚服还保留着交襟裙装的方式。交襟长裤式则是后来畲民日常穿着逐渐由裙改裤后的新的穿着方式,婚服也仍然保持交襟裙装式。交襟长裤绑腿式仅在魏蓝的《畲客风俗》中的绘本中有所记载,十分罕见,笔者在田野调查及博物馆的实物中均未查到此种装扮。大襟装分布地域广阔,迄今畲民分布的大多数地区都是这种形制,多数地区的婚服为大襟裙装式,原有漳平、华安、长泰、漳浦、景宁等少数地区也作为日常穿着。大襟短裙绑腿式与大襟短裤绑腿式十分罕见,仅福建顺昌地区与江西南康市的畲族妇女中有此装扮。大襟长裤绑腿式仅在早期的霞浦地区曾有出现,裤子多为半长裤,绑腿做袜子用。大襟长裤式作为后期的样式出现,被广泛穿着,尤其是解放后的畲族改装,大部分地区都改为此种穿着形式。大襟装中的有服斗型因有刺绣装饰,多为富裕地区的畲民所穿着。大襟装中的无服斗型分布区域较少,只在现今的景宁地区及解放前的福建光泽地区以及个别贫穷地区的畲民所穿着,其缘由在于经济贫困,无法负担相应的费用。
交襟装的款式变化小,所穿地区少,无法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其形制是较古老的样式,是传统样式得到较好传承的结果。而大襟装除了着装搭配方式不同外,款式变化也较多,因而被众多地区广泛使用,是畲族服饰被涵化影响较大的样式。它来源于满族的大襟装,在满族大襟装的样式基础上,在领口、襟边等处添加了畲族的独特文化符号如服斗、飘带等与畲族祖先崇拜有所关联的符号与装饰,演绎成为颇具畲族特色的民族服饰,但其款式缺乏历史的传承,是受清代的时代影响涵化而成。本文根据高辛帝印章的寓意以及款式上的共同特点又将大襟装分类为“有服斗型”和“无服斗型”两种,这些款式上的差异是畲族在历史的演变中受到各种因素而产生的涵化。如襟角处有服斗的福安式、霞浦式、福鼎式是当地畲民根据民族的文化特色各自进行的演绎,强调了高辛皇帝的印章标记,凸显其出身的高贵,其服斗处的装饰形状与大小各自不同,这种服斗形式上的不同是不同地区受各种影响因素而产生的涵化现象。endprint
在装饰上,畲族服饰除服斗外,领部也喜好绣花,这是畲民对历史记载的“衣斑斓”“布斑斑”的理解与阐释,是对“衣斑斓”传统的继承。光泽、泰顺、景宁等地的服饰与汉族的服装差别较小,体现畲族文化特色之处在于顺着襟边的彩条饰边,如景宁的襟边装饰就是5条彩色饰边,与历史记载的“好五色服”相对应,是对传统服饰元素的传承。形成上述两种上衣款式上差别的原因很多,经济因素是原因之一。畲族女子上衣的式样特点基本上是与地区畲民的经济状况相适应的,经济条件好的地区服斗处的刺绣装饰较多,形成了外观上的相似性。而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畲民其装饰就仅仅顺着襟边简单装饰,基本无刺绣。这种因为经济因素而导致的涵化是畲族服饰产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表1 闽浙畲族女子上衣款式图对照
形制式样 地区 收集时间、地点及款式特点
交襟装 罗源、连江、闽侯、古田、福州及宁德飞鸾等地 民国罗源款,黑色右衽交领,两旁开深衩,后裾长于前裾。现代款式胸襟的花边占据衣服的2/3以上
大
襟
装 “有服斗型”(服斗处有面积大小不同的绣花装饰) 福安、宁德
霞浦西路、
福安东部
福鼎、霞浦东路、平阳、泰顺、瑞安、苍南 清福安款,大襟右衽,矮领、直角式襟角,襟角绣三角形红布装饰。
民国霞浦礼服款,大襟右衽,斜式襟角,前后裾等长,可两面翻穿。
民国福鼎款,领为复领,有大小领。
“无服斗型”(顺着襟边有与之平行的彩条装饰) 光泽
泰順
景宁 清代光泽款,大襟右衽,襟边、袖口有配色装饰,无滚边和绣花。
清泰顺款,大襟右衽,领部与襟边装饰银制薄片。
景宁款,大襟右衽,五条彩条饰襟边。
三、结语
综上所述,畲族服饰类型虽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从服饰结构及整体上考虑,其间不存在根本区别。交襟装与大襟装两种大的分类与史料记载的“椎髻跣足”“断发文身”两种不同着装类型,在着装描述上似乎有着对应关系,这反而表现出两种着装类型中密切的内在联系,反映出了不同地区畲族服饰的渊源关系。因此,畲族服饰的历史演变是其散居后基于地理、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辐射变异,其样式虽有所差异,但反映出了一脉相承的传承性。
参考文献:
[1]杨东升.苗族服饰形成、演化的文化发生学解释[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2).
[2](清)傅恒.皇清职贡图[M].清乾隆年武英殿刻嘉庆十年(1805年)增补本.
[3]褚成允.遂昌县志·卷11·风俗[M].光绪22年.
[4]周杰.景宁县志·卷一二·风土·附畲民[M].清同治十二年刊本.
[5]沈作乾.括苍畲民调查记[J].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1925(4-5).
[6]余绍宋.龙游县志·卷二·地理考·风俗[M].京城印书局出版,19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