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旅游视角下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策略研究

2018-02-01聂欣晗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村寨民族智慧

聂欣晗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旅游产业的高级形态就是智慧旅游,智慧旅游的实施可以使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达到另一个全新的高度。少数民族地区想要发展得更好,可以充分利用民族村寨旅游的优势,将旅游产业与智慧旅游结合。目前,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时间较短,很多方面尚不完善,需要给予关注和重视。当下,民族村寨旅游非常受欢迎,农家乐、农村旅游示范点、民族村寨旅游景点等数量不断增加,民族村寨游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不过,随着民族村寨游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民族村寨旅游业的继续发展,例如营销方式较少、活动较少、旅游产品较少、游客消费较少等,民族村寨旅游想要继续发展就需要快速转型。

一、智慧旅游相关理念概述

(一)智慧旅游理念解析

目前,传统旅游业正向现代旅游业转变,旅游业逐步走向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旅游信息化,主要是指旅游业以信息技术为主,推动旅游服务高效化、智能化发展。当前,旅游网站和数字化管理等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都证明了旅游信息化的这一发展趋势。信息化与旅游业在很多方面都密不可分,例如旅游的在线支付、预定、服务等都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3S空间技术的推广等所形成的,这些对智慧旅游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旅游产业的高级形态就是智慧旅行。智慧旅行将旅行过程中的人、机、物连接在一起。智慧旅游组成的基础是虚拟技术、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智慧旅行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它的发展不仅能改善政府职能,创新政府服务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式,还能够通过效率提升增加企业利润。智慧旅行借助先进的技术充分整合旅游经济、资源、活动等,将游客、政府、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及利益关系进行平衡,使各方面的综合价值得到最大体现,能给旅游产业创新提供巨大的内在动力。

二、民族村寨旅游业之现状与困境

(一)现状:低效的产业链亟待激活与突破

近年来,民族村寨发展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很多民族村寨旅游并未真正实现旅游经济的繁荣,相反却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并对当地原生态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还有些民族村寨旅游由于规模较小,所接待的游客类型基本属于散客,即便经过发展也只能形成被称为农家乐形式的民族村寨旅游。根据贵州、湖南等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农家乐式民族村寨旅游提供的产品内容并不丰富,服务质量不高,主要以住宿及餐饮消费为主,村寨旅游收入以特定经营户为主,难以带动整个村寨的经济发展。这种以家庭旅馆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具有较大的限制作用。这类产品的旅游服务普遍忽视创新,难以实现质的全面提升。

在市场营销中,民族村寨旅游更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民族村寨大多远离城市,采用的传统市场营销方式与散客连接较少,导致很多游客并不了解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特色,民族村寨文化就难以获得市场效应,最终导致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受限。

(二)民族村寨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1.旅游信息化水平不高,智慧化营销不足

(1)旅游信息化水平不高

现阶段,民族村寨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旅游公共服务涉及到的领域较多,例如交通、管理、环境等。目前,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以建设旅游网站、查询信息系统等为主,旅游智慧化营销手段单一。虽然民族村寨旅游营销一直在进行完善,但是具体营销方式并没有太大变化,依然以传统方式为主,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尚未引进。比如信息发布模式,旅游信息提供渠道还没有引进自动触摸屏等“一云多屏”信息发布模式;在旅游信息内容上,还没有使用提供虚拟旅游、预定支付等网络功能,展现的旅游信息不具有互动性等。旅游信息的共享程度较低。当地政府、景区、企业等都对旅游网站的设计倾注心血,但是每个部门的想法不同,信息呈现方式及宣传理念也各不同,因此并未形成智慧化的民族村寨旅游公共营销体系。

(2)智慧化营销发展不足

民族村寨旅游业智慧营销引进时间较短,虽然很多方面并不完善,但是已经具有智慧营销的特征。通过系统梳理民族村寨旅游营销管理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民族村寨旅游智慧营销主要有两个方面亟待完善。

首先从宏观方面来看,即从民族村寨旅游的环境来看,大部分旅游经营者的经营规模有限,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技术较低,相关设备水平较低,数量较少。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经营即使使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实施智慧营销也存在很大的难度。且部分省市对农业与农村的设施与投入资金较少,而智慧营销的快速发展需求较高,无法满足其资金要求。

其次是行业细节操作方面,乡村智慧营销方式并不丰富,甚至可以说是单一,业务大多是独立处置的。民族村寨旅游业既没有专属服务展览,也没有专属产品宣传网站,很多网站都没有第三方服务的支持。许多民族村寨旅游没有独属于自身的品牌,不仅缺乏区域发展的协同性,甚至连一些旅游业服务项目的基础数据都没有。部分州县政府部门计划创建的民族村寨民俗专业信息网站也没有按照规定如期进行。在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智慧营销发展中,也缺少相关的专业人才,例如电子商务人才、互联网金融人才、移动互联网人才等参与进来,没有专业人才,即使开始了,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存在大量问题,智慧营销就很难持续运行。各种原因导致村寨民俗智慧营销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缺乏智慧化管理

民族村寨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但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也缺乏较完善的智慧化民族村寨旅游规划管理体系。很多民族村寨旅游仅仅是将乡村与外界进行简单隔离,在正门设置关卡收取门票,游客凭门票进入到景区,这就证明旅游开发者并不注重内在特色文化的开发,普遍忽视市场需求,盲目追随大众,造成产品千篇一律,个性化开发不够。如今更多的乡村景区都以古村落、农业观光类的旅游产品为主,很少有开发文化娱乐、会议会展、健康养生等项目的民族村寨旅游,而且民族村寨旅游产品整体上缺少娱乐、体验的项目,深度开发不够。加之缺乏智慧化管理,导致民族村寨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能够提供的旅游产品难以对游客产生吸引力,游客需要的产品又没得到开发。自然形成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低、难以选择第二次消费的现象。正是这些原因导致旅游产业带动性不强,阻碍了民族村寨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智慧旅游视角下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策略

(一)强化旅游资源信息化与协同管理

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要统一进行管理、开发或策划,可以利用智慧旅游理念与技术。智慧旅游能够使用云技术、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将原本零散的乡村资源进行整合,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这样更方便使用。智慧旅游的资源统一与整合功能能对传统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民族村寨旅游低碳发展。创建智慧民族村寨旅游数据库后,能够有秩序地保存游客的相关信息,例如游客的职业、爱好、消费水平等,这样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游客需求,从而能够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还可以根据数据库信息进行针对性特色化营销,这会对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智慧旅行涉及的部门有很多,例如卫生、交通、公安等,所以与这些部门之间一定要保持适当的联系。例如与公安制定旅游预警预案,如果民族村寨旅游出现事故都能够及时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将传统民族村寨旅游的被动局势扭转,民族村寨旅游管理效率会更高。

(二)优化智慧旅游服务体系

旅游服务的优质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在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的取胜之道。优化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应贯穿游客旅游的全过程,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创新游前服务

智慧旅游能够提高民族村寨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传统民族村寨旅游并不关注游客旅游前的服务,实施智慧旅游能够对游客的游前体验有更深入地了解,使游客游前体验更加愉悦。游客在旅游前可以查看智慧民族村寨旅游网站,在网站中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自己提前在网上预订支付。

2.完善游中服务

可以在景点开放网络,让游客在民族村寨旅游的过程中免费使用,也可以在明显的位置粘贴智慧旅游平台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乡村智慧旅游的A PP,游客可以通过使用A PP获得旅游场地的各种服务,就像是每个游客都有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导游,A PP上可以对景点进行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介绍,游客看到相关介绍后,感觉感兴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虚拟体验,继而决定是否要去景点实际参观,这对游客了解景点有很大的帮助。

3.优化游后服务

游客的旅程结束后,可以在社交网站上分享自己的旅行心得、旅行过程中的美景等。游客对景点的评价与资源分享,不仅能为旅游企业提供直接、真实的数据,还能让政府部门更方便、更高效地监管民族村寨旅游市场。

(三)创新民族村寨旅游智慧营销体系

1.预定营销

传统民族村寨旅游为游客提供的信息较为片面,而智慧旅游网络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智慧旅游网络平台中应用了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通过这种技术进行虚拟旅游体验,游客体验后对自身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网络预订与支付,这种体验对游客旅游决策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它也将旅游项目的预订与营销融合为一体。

2.行程营销

行程营销建立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旅游产业通过智慧旅游平台,能够收集到更多游客旅行过程中的信息,然后将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便可以了解到游客的消费水准、消费特点和旅游爱好等各方面信息,然后可以根据相关游客信息有针对性地设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进行个性化的推介,就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使智慧营销模式更具精准性。

3.分享营销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随之出现了微博、ins、微信等社交网站,这类社交网站有较强的互动型、分享性,并且普及率很高,所以支持游客将旅游过程中的优美景色、愉悦心情、享受的高级服务等分享到社交网站中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形成复利式营销效果。

(四)加快企业运作,提升经营管理智慧化水平

1.依托旅游资源特色,建设智慧景区

旅游产业管理要想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智慧旅游是最好的选择。智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旅游企业的大力支持,这也是旅游企业智慧化的过程。智慧旅游在创建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设立智慧景区。智慧旅游能够使景区的管理、服务更加智能化。由于每个景区的特点不同,所以在策划旅游景区智慧化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景区旅游资源特色的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设计,使智慧化转型更加成功。

2.立足度假市场,升级智慧酒店

在旅游业创新的过程中,酒店一直行走在最前端,酒店与景区、旅行社是智慧旅游的服务供给者。酒店为协助政府进行客流量管理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民族村寨旅游的酒店应该基于休闲度假这一方面,结合智慧型旅游升级转型成智慧酒店,提高对游客的服务能力。

3.强化智慧科技应用,发展智慧旅行社

随着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以自由行为特色的散客市场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传统小规模旅行社和单一的经营模式受到了冲击。为了响应智慧旅游时代的号召,应普及、强化智慧科技的应用以更好地发展智慧旅行社行业。

民族村寨旅游借力当今智慧旅游的大趋势,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性矛盾与问题,运用智慧旅游理念与手段提升当下旅游服务与管理体系,必将带来民族村寨旅游业的业态转变与效能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建涛,王洋.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7,(02):55-57.

[2]赵芸.基于智慧旅游的贵州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8-9.

[3]卢丽娟,刘世红.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监管制度的完善——以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中心[J].贵州民族研究,2016,(11):56-59.

[4]刘天,杨添朝.四川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模式转变研究[J].民族学刊,2016,(06):85-89+121-123.

[5]崔露.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存在的冲突与调适[J].贵州民族研究,2016,(10):170-173.

[6]唐胡浩,高纯.文化建构下“半特色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路径选择——以永顺县咱河村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101-107.

[7]田富强,刘鸿明.少数民族地区智慧旅游生态化的生态保护资本化机制耦合[J].开发研究,2016,(02):173-176.

猜你喜欢

村寨民族智慧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锅巴粥
无蚊村寨丁屋岭
多元民族
村寨——海坪彝寨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