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炎患儿不同吸痰时间的相关研究

2018-02-01姜燕妮

关键词:室间隔间隔先天性

姜燕妮,陈 梅*

(江苏省南京市儿童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随着心脏心内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体外的循环接受和围手术期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特别是室间隔缺损患儿在手术矫治方面开始向着低龄化和低体质量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从而使得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患儿的生存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对于是间隔缺损合并肺炎的患儿来说,他们是比较容易出现痰盂堵塞的情况的,因此需要进行吸痰操作,对他们吸痰的时间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患儿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生命的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017年某市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临床的医学确认,都存在着室间隔缺损合并肺炎。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18个月。患儿在入院的时候全部合并有肺炎的情况存在,其中有5例患儿出现了发热的症状,有16例患儿出现了咳嗽,同时有31例患儿出现了面部发绀,呼吸困难鼻组。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家属或监护人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告知书。

1.2 方法

对于这些患儿都会每天进行2~3次的高频雾化吸痰操作。对于观察组的患儿,吸痰时间控制在10 s左右,最长不超过15 s,吸痰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4 h。对于对照组的患儿,吸痰时间不做严格要求,只要在15 s之内即可,吸痰时间间隔不做严格要求。对于这两组的患儿都会在吸痰之前进行吸氧的处理,避免患儿由于吸痰导致缺氧的情况出现。

2 结 果

观察组的患儿在3天的吸痰操作之后,所有的患儿症状都出现了好转,并且有3例患儿好转出院。在7天的吸痰操作之后,有18例患儿的症状好转出院。在15天的吸痰操作之后,所有的患儿都好转出院。对照组的患儿在3天的吸痰操作之后,有一般的患儿症状出现了好转。在7天的吸痰操作之后,有6例患儿的症状好转出院。在15天的吸痰操作之后,有21例的患儿都好转出院,剩余4例患儿在20天的吸痰操作和治疗之后出院。

3 讨 论

室间隔缺损指的是室间隔在胚胎的时期就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并且形成异常的交通现象,在患者的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的情况。室间隔缺损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当中的比例占到了1/5,可以单独在患者的身体当中进行存在,同时还可以和其他的畸形病症共存,它的缺损一般会在0.1~3 cm。如果是间隔缺损的位置位于腹部,那么缺损就会比较大;如果在肌部,则缺损会比较小。在肌部位置的室间隔缺损又被人们称之为Roger病。如果患者的是间隔缺损<0.5 cm,那么它的分流量会比较少,大多数都会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来说缺损比较小的患者没有比较明显的症状,但是对于缺损比较大的患者来说,他们的症状出现比较少,并且比较明显,因此容易对患儿的发育造成影响。在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症状有气促和呼吸方面的困难,患者一般会多汗和喂养困难,同时有乏力和反复肺部感染的情况存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心力衰竭,有比较明显的脉动脉高压有可能会有发绀的情况存在。

对于房间隔缺损的话来说,他们的全身血液循环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此他们比较容易出现喂养困难的情况,自身的生长发育也比较落后,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对于这部分的患儿来说,在开展吸痰的时候,需要对他们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些疾病特征进行考虑,充分的结合他们的病情,对吸痰的指征和时间进行严格的掌握,同时采用科学有效的吸痰方法,防止患者出现窒息,同时对他们的感染进行控制。对室间隔缺损合并肺炎患儿的不同吸痰时间进行相关研究,可以有效的减少吸痰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和时间控制不正确产生的不良后果。

在关于患儿吸痰的操作时间上,医学界当中是有着比较明确的要求的,时间不能够超过15 s,但是对于具体的操作时间却没有十分统一的硬性要求。如果患儿的吸痰时间过长,那么容易引起患儿呼吸困难的情况,特别对于时间缺损合并肺炎的患儿来说,他们本身在呼吸方面就比较困难。如果吸痰的时间不足,容易使得患儿的吸痰时间不足,难以达到吸痰的目的,导致患儿的呼吸困难现象得不到有效地缓解。在吸痰的时间间隔方面,如果患儿的时间间隔能够控制在3~4 h之间就可以使得患儿的吸痰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因为患儿体内痰的分泌是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和间隔的,因此合理的时间间隔可以使吸痰的效果更好,有利于患儿的呼吸道通畅。

尽管在医学界当中,没有对患儿的吸痰具体时间和间隔时间做出非常明确的规定,但是从多年的临床实践当中我们不难发现,10~15 s的吸痰时间和间隔3~4 h所获得的吸痰效果最佳。因为这个时间能够充分考虑到患儿室间隔缺损和病肺炎的情况,同时也能考虑到患儿体内痰的分泌周期和时间状况。吸痰术在经过患儿的口腔、鼻腔、人工气道也就是气管切开术可以把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及时排除,从而使得他们的呼吸道能够处在一个通畅的状态当中,预防有吸入性肺炎的出现或者有肺不张的情况存在。通过这种治疗方式可以使得患儿的窒息等一些并发症降低出现的概率。吸痰术在昏迷的患儿或者在痰液特别多有窒息可能的患儿当中比较常用,通过气管内给药,进行造影剂或者稀释痰液的注入,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时间的合理控制之下,整体的治疗效果会更加突出。

[1] 杨曙超,孙盈红.不同雾化吸入疗法对麻疹合并肺炎患儿排痰效果的影响[J].健康必读旬刊,2013,12(12):87-88.

[2] 孟学文.支气管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24):1149-1150.

[3] 石芬芬.危重室间隔缺损患儿心脏直视术后应用机械通气的呼吸道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52-53.

猜你喜欢

室间隔间隔先天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成功救治1例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间隔问题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间隔之谜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上楼梯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