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人员实践行为与抗压能力的调查研究
2018-02-01卢爱霞郗庆甫薛雅卓
卢爱霞,郗庆甫,薛雅卓*
(1.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2.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护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护理质量起到了决定作用[1],甚至能够对护理事业的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加上护理人员家庭、晋升、成就感等多方面因素,执行护理工作的人员普遍工作压力较大[2]。为了能够使临床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以提高护理质量,同时适当减轻临床护理人员面对的压力,本次研究将我院24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践能力以及抗压能力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首先排除非一线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无资质辅助护理人员、较长时间未进行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及孕期护理人员,选取我院护理人员246名作为研究对象,全部调查对象均为一线临床护理人员、参加工作三年以上、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每周工作30~40 g、每周至少一次夜班、在我院工作两年以上并无重大过失、具有工作资质并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女189名,男57名,内科护理人员88名,外科护理人员76名,妇产科护理人员41名,其他科室护理人员41名,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4.3±2.6)岁,参加工作时间3~25年,平均参加工作时间(7.4±1.8)年。
1.2 调查方法
对全部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收回率100.00%,有效率100.00%,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角色压力源调查;②护理工作行为量表;③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④护理人员临床实践量表;⑤成人心理弹性量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角色压力源方面
将各维度进行汇总后求均值,角色冲突均值为3.04,角色超载均值为3.03,角色模糊均值为2.86,所有维度均值均在3.5以下,表示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具有较好的工作能力及抗压能力。
2.2 护理工作行为方面
护理实践均值为2.99,独立决策均值为2.98,专业角色均值为3.01,创新能力均值为3.07,患者沟通均值为3.08,表示在本次研究中,工作环境及医患关系方面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较大,及目前临床护理工作的工作压力较大;并且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护理人员在患者沟通、创新能力两方面的自我评价较高,表示临床护理人员在学习和沟通方面具有较为清晰的自我认知。
2.3 Maslach工作倦怠方面
情绪衰竭均值为2.86,成就感低落均值为3.04,兴趣衰退均值为3.06,表示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需要从培训、教育及心理辅导方面提高职业成就感并缓解工作压力,以达到减轻工作倦怠的目的。
2.4 护理人员临床实践方面
评判思维均值为3.01,临床护理均值为2.98,临床管理均值为3.04,自我发展均值为3.06,沟通交流均值为2.91,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在自我发展方面具有较高的需求,但是与患者、同事、领导之间的沟通问题是导致工作成就感不高的重要原因,并且,全部护理人员在各项临床实践行为方面得分不高,所以护理人员有必要对个人工作能力进行提升。
2.5 成人心理弹性方面
自我直觉均值为2.93,将来计划均值为3.00,社会能力均值为2.90,工作应对均值为2.80 ,家庭生活均值为3.01,显示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对其工作应对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即工作压力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及实践行为均能够产生影响。
3 讨 论
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所需承受的压力较大,而压力的来源可能是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家庭关系、护患关系等多方面所导致[3],护理人员的的压力过大可能引起工作倦怠、临床实践能力降低等,对于临床护理工作能够产生不利影响[4]。所以,临床护理人员对自身面临的压力应该积极进行调整与控制,同时医院方面也应该适量增加临床护理人员的数量,以减轻现有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从而逐渐实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目的[5]。
本次研究主要从角色压力源、护理工作行为、Maslach工作倦怠、护理人员临床实践、成人心理弹性5各方面展开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具有较好的工作能力及抗压能力,学习和沟通方面具有较为清晰的自我认知,需要减轻工作倦怠的情况,需要对工作能力进行提升,并且工作压力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和实践行为均能够产生影响。
综上,护理人员的实践行为与抗压能力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1] 刘 静,崔文华.护理员压力对策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3,(21):521-522.
[2] 李翠萍,菅彩霞,付晓敏,等.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与总体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30):54.
[3] 池 蓉,刘桂华.妇幼专科医院护理人员流失原因探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5,21(6):80-81.
[4] 张淳瑜.上海市护理人员稳定与开发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
[5] 黄冬奎.综合性医院ICU护士压力原因及干预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31):46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