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基于患者症状和情绪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2018-02-01向叶平
何 玲,向叶平
(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新疆 伊宁 835000)
慢性心衰是心脏各种疾病发展末段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发病率较高,病情易反复,致死率较高等特点。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累、水肿、运动功能减弱,呼吸困难频发[1]。慢性心衰患者受上述症状的影响,体力、社会活动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患者极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系列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基于患者症状及情绪实施护理干预,护理针对性会更强[2]。本文对其在重症心衰患者中实施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心衰患者86例,将其分为干预组(43例)和常规组(43例)。干预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65.86±6.14)岁;病程8个月~6年,平均病程(3.12±1.18)年。常规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51~84岁,平均年龄(64.97±6.32)岁;病程8个月~6年,平均病程(3.28±1.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基于症状和情绪采取护理干预。
1.2.1 临床症状干预:重症心衰患者在活动后往往会出现心累、气紧及水肿等临床症状。实施常规药物护理及饮食护理基础上,并对患者饮水方式进行正确指导,观察记录患者每天尿量、痰液排出量及液体摄入量,对患者饮水量进行合理指导,促使其摄入和排出量保持平衡状态。并指导患者进行适量活动锻炼,活动不可超之过急,主要是在患者耐受范围内指导患者在病床上进行四肢、呼吸运动、坐站、慢走等活动锻炼。
1.2.2 情绪干预: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在此期间患者遭受疾病的痛苦折磨中极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因此应充分结合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情绪干预,健康教育干预可加强患者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认知,让患者愿意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利于提升患者对疾病干预积极性,护理人员应认真听取患者心理情绪的诉说,进一步了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家庭支持和社会关爱等干预消除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两组患者均采取护理干预2周。
1.3 观察指标
不良情绪指标评分: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SDS量表和HAMA量表正确评价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分值越高则表明不良情绪程度越严重。生活质量:采用MHL对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进行评分,评分为0~2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组社会限制、体力限制、生理限制、情感评分等各项评分指标均高于常规组(P<0.05)。
3 讨 论
重症心衰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心累、气紧及水肿等症状,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系列不良情绪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重症心衰患者病情严重、患病时间较长、症状易反复发作,因此患者极易产生系列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对治疗产生质疑,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护理干预对于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优化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常规护理主要根据患者疾病实施干预,但未能注意到患者生理、心理变化情况,因此护理质量提升效果并不理想。对重症心衰患者基于患者症状和情绪实施护理干预针对性更强,主要是根据患者症状和心理状态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该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症状护理和情绪护理是针对重症心衰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重点内容,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其不良情绪[2-3]。
综上所述,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基于症状和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
[1] 肖米新,叶青芳,王月枫,等.延续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42-45.
[2] 张文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基于患者症状和情绪实施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0).
[3] 胡永琼,邓云霞.出院计划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4):53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