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2018-02-01杨彦斌
张 英,杨彦斌
(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甘肃 兰州730020)
秦安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甘肃省建设的20个旅游大景区之一——麦积山大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丝绸之路旅游重要的节点城市。但是,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人为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秦安县依托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旱作农业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以乡村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发展。近年来,全县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富民产业发展、村风民风和谐”的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立足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丰富乡村旅游服务内容,创新方式,扎实有序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全县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2018年7月,秦安县陇城镇凤尾村获得“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荣誉称号。
1 秦安县乡村旅游现状
1.1 自然概况
秦安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渭河支流葫芦河流域下游,为典型的黄土梁、沟壑和河谷地形。土地总面积1 604 km2,总人口62.04万人。属陇中南部温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2 ℃,年均日照时数2 348.7 h,无霜期128~167 d,年均降水量507.8 mm,大部分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境内海拔1 120~2 020 m。全县90%的耕地是旱地,旱地的47%又是坡耕地[1]。秦安县坡耕地比例大,土质疏松,降雨分布集中,是甘肃省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0%左右,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是甘肃省18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我国六盘山片区58个贫困县之一。2017年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22 333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 584元。
1.2 文化旅游资源
全县有各级重点文物单位72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4处、县级65处。以大地湾为代表的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期文化遗址,对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明乃至华夏文明的起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陇城镇的三国“街亭之战”古战场遗址、始建于汉代的陇城古城“八卦城”和常平堡、兴国镇明清古建筑一条街等都极具旅游价值。当地民间文化亦绚丽多彩,其中秦安小曲及女娲祭典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蜡花舞、壳子棍、麦秆编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扇鼓舞、剪纸等11项被列入市级保护名录。秦安县曾获得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王尹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麦秆编)之乡”。另外,刘坪何湾万亩优质蜜桃基地生产的“秦安蜜桃”,2006年被评为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并获“中华名果”称号, 2013年何湾因桃花景观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
1.3 乡村旅游现状
借助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机遇,秦安先后编制并实施了《秦安县旅游业发展规划》《秦安县凤山景区规划》《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大地湾文化旅游产业园概念性规划》和《陇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在大遗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初步形成了“一个圣地”(女娲寻根祭祖圣地)、“五大文化园”(大地湾文化园、女娲文化园、三国文化园、民俗文化园、名人名居文化园)、“两条精品线路”(宝鸡炎帝陵—天水伏羲庙—兴国寺—秦安文庙—明清一条街—凤山文化休闲旅游线路,平凉崆峒山—大地湾遗址—陇城镇旅游区域环线)。在兰州设立了大地湾果品及文化产品直销窗口,成功举办了“相约桃乡秦安·感受美丽田园”乡村旅游采风活动及秦安果品博览会等系列节会。区域文化民俗旅游与乡村田园生态旅游的有效衔接和特色互补,对提升旅游业综合效益、带动当地旅游业及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30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亿元,乡村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县国民收入的21%。
2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1 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多年来,秦安县委、县政府坚持“梯田建设夯基础、林果基地兴产业、水土保持增效益、综合治理求发展”的思路,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先进技术,大规模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创造性地开展了梯田、果园、路网、水利水保设施和农田路网绿化建设,逐步形成了“梯田+全膜+林果+节灌+路网”的旱作农业模式,闯出了“修梯田、集雨水、种果树、调结构”的旱作农业发展之路。截至2017年底,全县坡改梯累计保存面积5.24万hm2,人均0.109 hm2,梯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4.32%[2],达到了改善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目的。
2.2 大规模实施生态工程
秦安县坚持走“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路子,自2011年开始,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生态工程项目,加大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力度。截至2017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0.14万hm2、“三北”防护林建设0.52万hm2、中幼林抚育0.23万hm2、天然林保护工程1.93万hm2;在县城东南两山、魏店南山流域、兴中路沿线等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区完成绿化950 hm2,栽植公路行道树81.6万株,全民义务植树870 hm2;全县共有林地面积6.06万 hm2,森林覆盖率达到29.94%。2013年启动的“百里生态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全长100 km,纵穿7个乡(镇),以伏羲(女娲)文化、大地湾文化、三国文化等文化品牌为依托,打造了县城至清水河流域集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随着秦安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给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改善,乡村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3 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特色产业
秦安县坚持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以科技增效为目标,开展了梯田产业增效、旱地桃园抗旱保墒、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等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大力推广全膜覆盖、测土施肥等技术,提高了水保科技含量,培育了一批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3]。先后建成了秦安县杨家沟蜜桃产业基地、刘坪何湾无公害蜜桃示范基地、魏店张坡流域苹果基地、中山肖渠流域花椒基地、中山下陈流域花椒基地、王窑无公害花椒示范基地、陇城镇航天蔬菜示范基地等科技示范基地,带动了秦安县果蔬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色产业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4 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明显
通过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秦安县积极引导农民树立种粮种树两不误的思想,在优质梯田内实施全膜双垄沟玉米、全膜黄豆等农作物种植和特色林果套种,在坡度较陡(25°以上)的坡地上以水平台整地建山地果园,在梁茆顶及沟谷荒地营造生态林以保持水土,一般5年后流域内整片的梯田就可变成规模化的林果基地,起到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又使土地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作用。据测算,坡耕地修成梯田后,粮食增产率及自然降水利用率均有大幅度提高,在同等耕作条件下,山区梯田比邻近坡地平均每公顷增产粮食1 185 kg,增产率为93%[1]。
3 发展乡村旅游对策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宝兰客运专线已于2017年建成通车,并设立了秦安站,由此秦安县进入了“高铁时代”。便捷、舒适的高铁为大批游客来秦安县旅游创造了条件,但连接旅游景点和乡村的道路,沿途的住宿及游玩等基础设施还很落后。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凤山景区的栈道、步道、廊亭等基础设施,刘坪何湾桃花景区的道路、观景亭及停车场等各种配套设施,要进行整体升级改造。要以“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为主,重点打造旅游项目。应以柴家山蜜桃采摘观光果园、刘坪万亩观光桃园为示范,结合水土保持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在项目区内选择立地条件好的地块,通过扶持大户大力发展果品采摘园,满足游客体验性需求,并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突出农家特色,大力发展农家乐。总之,应选择扶持一批积极性高、有经营意识的水保治理大户,并通过他们的成功实践示范带动本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秦安旅游业美誉度。
3.2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
要着眼于自然和旅游资源优势,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在实施好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的同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促进旅游业上升到新的台阶。随着旅游者文化水平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消费趋势已明显出现变化,简单的观光旅游将逐步减少,而高层次文化旅游将越来越多,且旅游者的自主性日渐增强。因此,秦安县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当地的文化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产业[4]。
3.3 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设以大地湾遗址为核心的新型旅游景区,打造以史前遗址考察、人文始祖女娲祭祀为主的寻根祭祖游,以凤山景区、明清街为主的历史名城古韵游,以何湾桃花景观为代表的生态观光游。强化文化资源普查,深度开发非物质文化等独特的文化资源,繁荣文艺创作,加强对秦安小曲的保护和传承,让古文化展示活力。大力发展彩陶、草编、麦秆画等文化旅游产品,促进全县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打造秦安县特色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3.4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知名度
面对日益火爆的自驾游、休闲游、养生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应围绕旅游景区整体生态环境提升目标,结合国家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对铁路、公路(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县乡道、村道、景区道路等)、河渠及重要堤防,按照“一轴三线”规划,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放射状生态廊道网络,以310国道、清水河沿线“百里生态文化长廊”为主轴,以通乡路、通村路、产业路为支线,以公路为主的生态廊道建设,持续加大“一山两河一长廊”和“三荒”生态治理,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持续向好,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