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影响分析
2018-02-01王亚玲
王亚玲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肿瘤患者多采用手术、放疗与化疗进行治疗,患者需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当下,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较广泛,但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且患者对于治疗的认知不高,易出现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治疗,而良好的心理护理是确保患者顺利进行治疗的关键[1]。本研究对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拾的500例肿瘤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影响,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拾的500例肿瘤介入治疗患者,患者均无脑转移,已排除精神病患者,存在交流障碍、听力障碍者及意识不清者,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0例。研究组中,男性122例,女性128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1.36±3.27岁;对照组中,男性129例,女性121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1.84±2.97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如健康教育、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具体为:(1)术前护理:因肿瘤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患者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易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及时对患者进行疏导,告知手术的流程及手术治疗的意义;依据患者的爱好,选择适当的方式使患者分散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同时对患者进行有的放矢的情志护理,并进行相应的训练指导,如深呼吸或放松训练等;(2)术中护理: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使肌肉韧带处于放松状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询问是否出现不适,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可经心理暗示法,对患者更多进行鼓励与安慰;(3)术后护理:术后及时疏导不良心理,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使用情绪管理法,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放松,提高自身抵抗力;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情感支持,鼓励与安慰患者,满足其心理需求。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与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价[2-3]。(2)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情况,使用焦虑自评表进行分析[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DL评分分别为81.63±2.84分、60.21±3.02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7.82,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SF-36评分分别为88.13±4.51分、66.20±4.09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7.01,P<0.05);
2.2 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情况:
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53.21±2.14分、53.62±2.57分,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41.20±3.29分、48.36±3.74分;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护理后两组的焦虑情况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4.09,P<0.05)。
3 讨 论
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为肿瘤患者进行动脉用药提供了条件;该方法具有精确度高,可最大程度的控制肿瘤,甚至缩小肿瘤,使患者获得二次治疗[5]。肿瘤患者的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对于介入治疗不了解,在治疗过程中情绪波动较大,治疗后患者出现恶心、疼痛等不良反应,加之经济负担等因素加重患者的不良反应,一方面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对于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理护理,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DL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显著(t=7.82,P<0.05);研究组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7.01,P<0.05);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护理后两组的焦虑情况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4.09,P<0.05);可知,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焦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