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山西省“十三五”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8-02-01尹雪斌高志强孙敏侯非凡

关键词:杂粮农业产业十三五

尹雪斌,高志强,孙敏,侯非凡

(1.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山西 太谷 03080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苏州研究院 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江苏 苏州 215123)

功能农业是我国科学家赵其国院士2008年在《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提出的未来农业的新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具体是指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手段,生产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1]。它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阶段[2],即:高产农业解决了人们“吃饱的问题”,绿色农业解决了人们“吃得安全的问题”,功能农业则是要解决人们“吃出健康的问题”。

功能农业具体包括对矿物质(如:硒、锌等)、植物化合物(如: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等)等两大类健康物质的标准化优化。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矿物质总计有22种,包括19种人体必需矿物质,3种人体有益矿物质[3]。植物化合物则更多,亦可再分为两类,一种是如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多糖等日常农产品中可定量富含的有益物质,一种是具有药食同源特性的植物种类中所富含的多种有益化合物组合,这类药食同源植物如黄芪、人参等。“功能农业”常与“农业的功能”相混淆,“农业的功能”主要指农业所具有的提供农副产品、促进社会发展、保持政治稳定、传承历史文化、调节自然生态、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等六大功能[4]。而“功能农业”落脚于“农产品”,是指“功能农产品”的开发。功能农业是功能食品的一个重要新来源,功能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原料可以采用一系列加工技术,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这类功能食品由于具有取自天然材料的优点,很受消费者欢迎。

2016年12月29-31日,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推进功能农业上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山西农业不在大而在特,不在规模而在功能”的发展定位。随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将成为接下来山西省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而在全省范围内经过一年多发展的功能农业产业,恰恰成为山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成为农产品提质创特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时间节点,更需要对山西省功能农业产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思考,谋篇布局。以下我们将按照SWOT分析法[5],对山西省发展功能农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发展功能农业的主要思路。

1 山西省功能农业产业发展SWOT分析

1.1 优势(Strengths)

1.1.1 自然条件特点突出

山西省自然条件具有温差大,纬度高,光照时间长,土壤、空气污染少等特点,使得作物生育期长,品质好,适合发展优质功能农产品生产。

1.1.2 杂粮产业优势明显

山西省农业整体水平较低,干旱少雨、山多沟深制约了山西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但也正是因为山西地貌沟壑纵横,才使山西成为全国著名的“小杂粮王国”、“黄金养殖带”、“优质粮果带”,同时也形成了山西生产绿色、健康、生态杂粮的天然屏障。目前,山西省粮食产业中,小杂粮占据了较大比重,不仅产量大,而且种类丰富,包括豆、麦、粟、薯、黍5大类20多种[6],种类数居全国第一位,种植面积达100万hm2左右,约占全国的1/10。这些小杂粮本身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养生保健功效,是天然适合发展功能农业的作物种类。利用好小杂粮的这一特点,积极发展功能农业,加快开发一批功能食品,是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1.1.3 特色果蔬、道地药材品种丰富

山西省特色水果、蔬菜种类繁多,如苹果、梨、枣、黄花菜、马铃薯、芦笋等,在全省不同地区存在品质优良、各具特色的品种。山药、甘草、桔梗等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具有优良的种植传统,适合优先发展功能农业。

1.1.4 功能农产品开发已初具规模

目前,通过积极引进、试验、筛选,已初步在山西形成了一批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功能农业发展的作物新品种,尤以小杂粮居多,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示范,加快了新品种认定步伐。同时,重点龙头企业与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紧密协作,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现已开发出一批系列功能保健食品和药食同源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省龙头企业以杂粮、中药材、红枣、核桃、黑枸杞、沙棘、紫苏等作为原料,累计开发出了40多个系列数百个品种的产品。

1.1.5 功能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初步建立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研究院、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围绕山西省功能农业、功能食品以及药食同源产品发展,积极开办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大力引进国内和国际相关专业高端人才,逐步培育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研究团队,相继提出和发展了一些新理论,研究开发了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其中山西农业大学组建了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聘请功能农业奠基人赵其国院士作为名誉院长,功能农业领军人尹雪斌博士担任院长。研究院自2017年4月份成立以来,先后协办了中科院“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参与了第五届国际硒会议、泰国食品业4.0论坛,提升了山西功能农业在国内及国际相关领域的知名度。目前,国家粮食局功能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依托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积极筹建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落实将进一步巩固山西在功能农业领域的领军地位。

1.1.6 功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规模逐步扩大

2016年至今,山西省玉米种植面积已调减23万hm2。相比去年同期,省内杂粮、水果、干果、蔬菜、中药材、优质饲草的种植面积分别增加了4万hm2、0.22万hm2、1.67万hm2、1.4万hm2、1.87万hm2、1.29万hm2。截至目前,全省发展富硒小麦、谷子、燕麦、彩色马铃薯、芦芛、黄花菜、胡麻、富硒苹果、富硒葡萄、山楂、鲜枣等30余种特色功能农产品48万hm2。其中,谷子、燕麦、荞麦、绿豆、红芸豆等功能性杂粮种植面积34.47万hm2,山楂、鲜枣、桑果、石榴等特色水果树种种植面积4万hm2,富硒苹果、葡萄、桃等水果种植面积达0.67万余hm2,芦笋、香椿、黄花菜、秋葵等特色功能蔬菜种植面积2万hm2,山药、甘草、桔梗等药食同源中药材种植面积6.67万hm2。这些示范基地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是保障功能农业发展、打造功能农业“单品冠军”的有利条件,也从侧面反映了山西省功能农业在近两年的良好发展势头。

1.1.7 功能食品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在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推动下,山西省已经涌现出了振东集团、国新晋药、紫晨大健康公司、天之润枣业、吕梁野山坡、林盛果业、广誉远国药、天生制药、晋胶食品等为代表的一批功能农业骨干企业。初步统计,2017年前8个月,全省功能食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70亿元,形成了可喜的发展态势。

1.2 劣势(Weaknesses)

1.2.1 功能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薄弱、投入不足

第一,山西省功能农业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真正达到营养、功能物质定量化要求的作物品种还很缺乏。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功能农业的占比还比较低,产品溢价效应还未充分实现,保障功能农业的成套标准化技术需要加快开发。第二,山西全省域内土壤中的有益因子家底不清,“万物土中生”,生产标准化富含营养物质的功能农产品,需要发掘特色土壤,或测土配方施肥定量改良土壤,这些都急需开展功能农业方向的土壤调查。第三,山西功能农业机械化适用技术研究薄弱,适合不同地理条件的功能农业自动化机械开发较少,而功能农业的质量控制依赖于标准化生产,因此,在作物施肥、收割、统舱等方面,基于自动化、机械化的成套技术研究非常必要。第四,功能农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消费者对功能农产品的接受程度,山西需要在创新适度加工、产品开发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形成针对特定人群的个性化产品系列。

1.2.2 功能农产品标准制定滞后

功能农业的核心是强调“标准化”,否则其“功能”无法保障,安全也难以控制。对于功能农业的标准体系,包括作物种植栽培流程标准、功能农产品标准和产品认证标准等研究不足,山西省也尚未开展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不利于后期功能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与销售。同时由于全省农业生产规模小、分散经营比重大,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文化科技素质较低,标准化生产意识差,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导致标准贯彻实施难度较大。

1.3 机遇(Opportunities)

目前我国功能农业发展面临黄金机遇期。2017年,功能农业有关表述被先后写入中央及部委文件,如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加强现代生物与营养强化技术研究,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7];农业部“主食质量提升”行动,也将功能化作为主食质量提升的突破口和首要发展方向;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优质粮食工程”中,营养、健康也被作为“中国好粮油”“好”的标准。由此,功能农业所倡导的“农产品功能化”已被列为我国农业未来主攻方向,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消费需求。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指出“山西是著名的‘小杂粮王国’”,进一步肯定了山西在全国小杂粮产业的优势地位,提供了山西发展小杂粮的绝佳机遇,而小杂粮恰是功能农业的重要作物种类。

面对这样的时事机遇,山西省率先开展功能农业发展政策的系统制定,成为了全国首个功能农业发展省级样板。正如骆恵宁书记在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山西农业的出路不在大而在特,不在规模而在功能”。在山西发展功能农业的决策部署符合省情、契合民意。同时,山西“农谷”省级战略的实施,也将“发展功能食品和功能农业新产业,拓宽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作为省级战略的指导思想,力求立足我省农业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需求,以小杂粮、特色果蔬、中药材为突破口,利用功能农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抓手,争取把山西农业的劣势转化成一种独特优势。由此可见,从国家到省部级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将是山西省发展功能农业产业的重大机遇。

1.4 威胁(Threats)

1.4.1 缺乏系统的功能农业产业规划

功能农业重在提升农产品内在质量,它的实现依托于高科技、高标准,并对整个产业链的完整性和顺畅性要求较高,这需要在功能农业实施初期进行顶层设计,即对功能农业进行全产业、全链条规划设计,并逐步推进。而目前山西省功能农业虽已开展,但未形成宏观的谋篇布局。具体到每个市、县,则缺少相应的产业规划设计,示范基地建设有限,下游加工业参与力度不够,没有为山西省功能农业发展与打造功能农产品品牌打好基础。

1.4.2 功能农产品品牌建设有限

山西省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存在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的特点。虽然在小杂粮、果蔬、畜产领域,山西省具有一些特色产品,但在全国范围内品牌影响力有限。

1.4.3 功能农业培训力度不足

功能农业的推广需要上级领导的支持、农业从业人员的理解接受、一线从业人员的掌握和龙头企业的参与,方能较好实施。但目前山西省针对相关人员的功能农业培训力度还不足,许多行业内人士对功能农业尚不能完全理解与掌握,无法有效实施功能农业。

2 山西省“十三五”期间发展功能农业的基本思路

山西发展功能农业,应以全省为完整单元,实现横向七个要素(政府、产业、学校、研究单位、金融、用户、文化传播)聚集,产业链上纵向八个环节(研发、种植、养殖、加工、供应、销售、服务、互联网)联动的全方位功能农业产业。在作物种类选择上着重杂粮,兼顾主粮、药食同源性植物和果蔬,并对上述作物种类中的山西特色品种,开展重点研发,形成成套技术,从而全面提高山西功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把握国家政策优势与“山西农谷”建设机遇,做好顶层设计工作,结合全省不同地域天然禀赋和功能农产品优势产区,遴选培育一定数量功能农业重点示范市、示范县,并对重点示范市、示范县开展全域功能农业产业规划,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示范区或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功能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功能农业领军品牌,传播山西农业“功能”标签,对全省乃至全国的功能农业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实现与全国其它地区的差异化发展。

3 “十三五”期间山西发展功能农业的重点方向

为抢抓功能农业机遇,“十三五”期间,山西需在下述9个方面重点推进功能农业发展。

3.1 加快功能农业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山西农谷”省级战略,着重推动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与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建设,并整合两个研究院科研力量,进一步搭建国家级功能农业科研平台,支撑山西功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依托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推动山西功能农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互动。在科技研发领域,重点开展土壤有益因子调查、功能农业作物新品种创制、功能农业机械化成套技术开发、功能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山西特色优势,提高功能农业产业科技含量。开展功能农业、功能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同时依托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成立山西功能农业学会和山西功能农业产业协会,促进山西省功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3.2 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

功能农业是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科学研发渗透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设立功能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建议由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整合相关省内外科研力量,着重解决山西功能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与基础问题,形成一批功能农业科研成果与行业标准。

3.3 示范推广经费向功能农业倾斜

为配合打造功能农业重点示范市、示范县和示范基地,在“十三五”期间,对下拨用于地方应用示范的经费,需重点向功能农业产业示范推广倾斜,并设立功能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带动全省功能农业产业发展。

3.4 积极开展产业规划,创建功能农业示范基地

综合考虑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与产业链布局,遴选山西规划发展的重点种植业、养殖业品种,对3~5个重点市、10~15个示范县开展功能农业产业规划,确立发展重点与目标。特别是针对杂粮、旱作小麦、干鲜果、药食同源道地药材等,选择基础好、产业链长、积极性高的地区,依托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创建示范基地,加快开发一批高附加值的功能农业特色粮食、经作、畜牧农产品,在“十三五”期间争取打造30~50个功能农产品“单品冠军”。

3.5 开展功能农业目的土壤调查

依托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科研机构,充分利用现有地质勘探资料,调查掌握重点示范区土壤功能农业有益因子资源分布情况,建立土壤有益因子数据库。对富含有益微量元素土壤进行全面检测评价,剔除污染区,划定功能农业适宜发展区域,为确定山西省天然功能农产品开发区域提供依据。

3.6 加快功能农业标准制定

设立山西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功能农业分会,组织专家,科学制定各类功能农产品地方标准、种植标准和认证标准,逐步构建功能农产品标准体系,为产品开发提供标准依据。着力构建省、市两级功能农产品检测认证中心,探索开展功能农产品认证工作,引导企业树立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产品,促进功能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3.7 打造功能农业知名品牌,加强产销对接

强化品牌意识,注重培育省内龙头企业,坚持走功能农业产业化开发道路,着力扶持企业以设立专柜、专营店等方式,建立功能产品营销网络,对接京东、天猫等知名电商平台,推进“功能农业+互联网”,在山西“农谷”搭建功能农产品B2B平台,培育功能农产品信誉市场,大力推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鼓励企业与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争取在“十三五”期间打造40~50个山西省功能农产品知名品牌。

3.8 开设功能农业高级研修班,加强基层技能培训

选择一批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主要负责人、各市县农业主管领导和农业技术人员,每年组织10~20批次功能农业高级研修班、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功能农业、功能食品产业的先进理念、科技动态、成功模式和相关技能。同时选取一批功能农业发展较好的企业,采取课堂教学、互动研讨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培训让参训人员丰富理论知识,开阔眼界,拓宽思维,明确发展方向,为山西功能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3.9 支持功能农业“走出去”

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将山西省的功能农业科技、产品推介到其他地区和国家。支持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等省内科研院所与国内、国际各类平台开展合作、交流,并举办高水平会议和论坛,扩大山西功能农业的影响力。支持建立功能农业国家智库,针对山西及全国功能农业发展,提供高质量咨询建议,发布功能农业行业年度报告。

[1]赵其国,尹雪斌.功能实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9.

[2]赵其国,尹雪斌.我们的未来农业——功能农业[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07):457-468,486,452,533.

[3]张玉芝.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03):56-57.

[4]舒银燕.国内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J].传播与版权,2014(02):134-135.

[5]朱恒星,戴前莉,李辉乾,等.基于SWOT分析的重庆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03):166-169.

[6]山西省杂粮产业振兴规划(2013年—2015年)[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01):19-25.

[7]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EB/OL]. (2017-02-05).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2/05/content_5165626.htm.

猜你喜欢

杂粮农业产业十三五
杂粮粉到底能不能吃?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细粮VS杂粮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杂粮小镇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