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门子在中国:“慢而稳”的大智慧

2018-01-31林蔚仁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8年10期
关键词:西门子

林蔚仁

西门子把工业转型最大限度地集中在数字化、能源化、环保化的提升上,而其中诸举措的实施,都放在了中国。纵观西门子在中国四十年走过的足迹,不难体会到“慢而稳”中的大智慧所在。

一直以来,在中国关于企业发展宏观目标“究竟以做大为先,还是做强为先”这个问题上,始终没能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不少企业家片面地追求“迅速做大”,而忽略了维系企业健康发展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东西:产品质量。

数据显示,在近几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Top100排位中,来自中国的企业占了近三成。评定500强排位的首选依据是企业的年营收数额,中国的企业就是凭借这一项数据才取得了好的成绩。假如《财富》杂志换个角度,用企业创造效益(纯利润)的能力重新排序,那么有不少中国的企业就未必能够上榜了,因为他们的营销虽然做得很大,但纯利润考核却惨不忍睹。

相比之下,德国的企业就彰显出其英雄本色。德国的企业并不在乎自己能否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他们看重的是自己的品牌能否赢得用户的信赖。所以,德国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及其口碑一直排在世界首位。德国企业的经验有哪些?西门子(中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品质才是生存之道

西门子(SIEMENS)是全球三大电气和电子公司之一,另外两家分别为美国的通用电气和日本的三菱重工。公司创建于1847年,和中国关系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1872年,那是西门子向中国提供的第一笔订单:向中国提供指针式电报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电信事业的开端。

此后近百年,西门子在中国默默耕耘,虽没大进大出,但和中国一直保持着零星的业务往来。西门子是一家大智慧企业,他们会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民情、政坛的脸色,来预判并设定自己和中国业务往来的密度。可想而知,在战火不断和社会动荡的年代,一向沉稳、不骄不躁的西门子自然和中国方面的接触不多。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政府外资政策的不断优化,西门子公司在中国也迎来了春天。他们在中国的业务从正常化,到迅速发展成为西门子全球业务的基石。本世纪初,西门子的全部业务集团都已进入中国,并活跃在中国的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信息与通信、照明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中。

如今西门子公司已成为中国外资企业的中坚力量,也是积极帮助中国完成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工业现代化忠实而可靠的合作伙伴之一。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数十年来,西门子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战略,并以其道德规范和卓越的责任担当,为中国提供经济、环保的能源,安全、舒适的公交系统,可靠、高速的通信系统,高端、精确的诊断与治疗设备,以及能够帮助各个工业领域提高生产力、效益和竞争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等。目前中国正在使用的一些最先进的技术有不少都来源于西门子。

“品质才是生存”一直是德国人矢志不移的经营信念,也是日耳曼民族的血脉,而西门子(中国)沿袭的正是这种血脉。他们将拥有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服务作为产品投放市场的基本保证。在实操中,亦将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高标准的团队愿景、善沟通的合作精神,和绩优的运营能力相结合,才使自己在中国市场确立了领先地位,与此同时也为中国本土的企业树立了榜样。

截至2017财年,西门子在中国已拥有近6万名员工,79家运营企业,超过4500名研发和工程人员,21个研发中心,以及大约1.2万项有效专利及专利申请。在保证其优质产品创造价值的同时,亦有大批的研究人员活跃在北京、上海、苏州、南京、武汉、无锡、青岛和成都等地的世界一流的创新实验室里,为中国的自主创新做贡献。

摸着中国的脉搏前行

有人说,德国企业家反应就是慢,不像美、英、法等国企业家,总是能紧跟时尚走。是的,“慢”的确是德国企业家的共同特点,但德国人讲求的慢,并不意味着笨拙,也不意味着失去,而是以均衡、沉稳为基调,在扎实工作中彰显大智慧。德国人不管在哪个领域,都不求速而求质。就像他们缔造的“进行曲”音乐,不論外界多大变化,都不会心生浮躁。

西门子来中国之时,其资金就十分雄厚,但他们的动作并不大,只是小心翼翼地边走边看,一旦被他们视为机会,就会抓住不放。而西门子(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慢速”中循序渐进,并走向成熟的。

1978年12月,西门子首次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电气电子技术博览会”。公司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之曾孙彼得·冯·西门子亲自前往上海,与上海市领导人一起为博览会剪彩。近4万名工业技术专家和来宾参观了博览会。

1984年,中国颁布了加快沿海城市开放步伐的政策,西门子迎来了好时机,他们为中国建设了第一条远程高压直流输电线。这条输电线可以将1200兆瓦的电力从位于长江中游的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葛洲坝水电站,输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市,充分显示了西门子在安装高技术设备方面的专业性及其产品的可靠性。

1985年是西门子与中国开展合作的里程碑年。西门子和中方在北京签署《西门子公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机械工业、电气工程和电子工业等领域开展合作的备忘录》,西门子成为了第一家应邀与中国进行如此深入合作的外国企业。

1989年,西门子参与上海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建设。1994年,西门子宣布该公司家电品牌有步骤进入中国市场。1996年,西门子公司向中国市场推出了首款在中国本土生产的西门子手机S4。1997年,西门子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管理学院,为员工提供先进的管理培训、商业和技能研讨会、职业和商务教育培训。2006年,西门子在北京宣布成立西门子中国研究院。

2009年,西门子与北京市朝阳区政府结成战略联盟,旨在提高公共楼宇的能源效率并降低能耗。西门子中国对多座政府行政办公楼进行了节能改造升级,降低能耗高达30%,大大削减了电费支出。同年,西门子还启动了面向中国的外来随迁子女学校学生的全国性员工志愿者教育项目——西门子爱绿教育计划,至今已有超过3万多名学生从中受益。

2011年,西门子上海中心揭幕,为上海又添加了一座崭新的绿色地标。该中心总投资额达7.1亿元,是西门子全球最重要的房地产投资项目之一。整个园区不僅整合了包括管理、行政、销售、营销、服务和培训等各项职能,还设立了研发中心,可以为2000余名员工提供舒适的办公场所。

2012年,西门子医疗(中国)启动了“健康中国”项目,旨在促进中国医疗系统的发展,并确保基层地区的群众能获得经济且优质的医疗服务。项目之初,首先向井冈山18家医院捐赠了由中国本土生产的医疗设备。

2013年,西门子在成都建成一家高度自动化工厂。计算机控制的系统负责监控和管理工厂所有的开发和生产流程。同年,西门子还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西门子—上海交大燃气轮机创新中心,在轮机整体性能设计、加工技术、高温合金及涂层、燃气轮机振动等领域开展研究,共同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014年,西门子在北京成立了离心压缩机研发团队,旨在以“高效研发”助力压缩机业务在国内的发展,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推动空分及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团队集结了业内知名的离心压缩机及蒸汽轮机气动力学、转子动力学、流体分析和金属材料等专家,并设置了集团内首个产品线经理,专注于各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

2016年,西门子先后成立了青岛全球首个创新中心和苏州研究院,为西门子在中国启动“西门子中国创新中心计划”,专注开展数字化领域的创新事业。

西门子(中国)的2017大布局

2017年是西门子在中国动作最密集的一年。这一年,随着西门子退出家电市场计划进入倒计时,业界很多人开始揣测甚至看衰西门子。但数据表明,“慢得有理”的西门子这一年的总营收不降反升,全年营收916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4.3%。西门子中国则更出色,营收达126亿美元,升幅达12%(见表一)。创造利润方面,西门子仍然保持在10%以上。2017年,西门子把精力从家电转移到数字工厂上,为的是加快生态、能源的转型,而西门子中国在这方面也表现得十分抢眼。

1月,西门子工业众创空间与武汉市政府合作,共同探索并建立中国智能制造的创新模式和产业生态系统。

2月16日,西门子与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海外炼油化工工程市场拓展中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月27日,西门子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将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以及中国和全球工程项目总承包(EPC)项目等领域展开充分合作。

4月10日,西门子能源管理集团启动2017中国百城巡展。

5月19日,西门子在苏州市长论坛上正式发布“绿色城市发展评估工具”,为城市量身定制经济可行、改善空气质量的实施方案。

6月5日,西门子在亚太地区首个“数字化体验中心”在北京落成。

7月5日,西门子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德国柏林签署了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工业云平台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工业生态系统。

8月4日,西门子携手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和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研发(成都)中心。

11月17日,西门子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协议,将在西安建设西门子创新工业技术中心。

11月21日,西门子与宁波康赛妮集团就其智能工厂合作项目举行启动仪式,携手打造中国毛纺行业的第一家智能工厂。

12月5日,西门子在青岛创新论坛上宣布,携手澳柯玛建立机器人应用联合实验室,共同从事特种机器人、无人驾驶车辆、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合作研发。

12月8日,西门子宣布,其在福州市设立的中国首个轨道交通信号研发中心落成,并于2018年初正式运营。

如此看,正在脱离家电行业的西门子行进步伐一点也没有放缓,他们把工业转型最大限度地集中在数字化、能源化、环保化的提升上,而其中诸举措的实施,都放在了中国,足见其独到的眼光。

榜样的力量

中国有句话叫“小心驶得万年船”,意思是宁可慢而稳,不可快而险。纵观西门子在中国四十年走过的足迹,不难体会到“慢而稳”中的大智慧所在。

德国品牌为什么都长命

在德国,百年以上的实体遍地都是,就连德甲18支足球俱乐部,也多半有着百年历史,而音乐之父巴赫的家族音乐传承甚至延续了三百年,这都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西门子作为德国企业,从创建开始,百年来就一直在“慢而稳”中行进,西门子的中国路同样走得四平八稳,没有这个“稳”,也就迎不来2017年的大爆发。由此可见,西门子(中国)势必成为长命的外资企业。

独特的企业文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致力于符合道德规范的、负责任的行为,并将“勇担责任”当作制定业务决策的前提,西门子还鼓励其商业伙伴、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遵循同样高的道德标准。二是将追求卓越作为公司在每项业务都要尽力实现的目标,西门子还在其目标督导下,给优秀人才提供变革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优异的质量及超越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而且一直如此。三是矢志创新,敢于创新,创造可持续的价值,为此,西门子大力拓展研发机构,为产品创新铺路,西门子(中国)拥有超过4500名研发与工程人员和21个研发中心,所以他们的产品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

敢拼也敢放弃

西门子在中国的发展是递进式的,同时又是匀速的,充分体现“稳、准、精”的日耳曼风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只会进不知退。例如2005年,西门子手机遭遇软件门,他们感受到了作为时尚消费品的手机不是自己的强项,既然做不到最好,那就放弃。恰逢中国台湾的明基公司有意收购,西门子干脆做了个顺水人情。又如2017年底,西门子为了集中精力加快生态、能源的转型,干脆把正露颓势的家电市场抛给博世公司。

产品获得市场信赖

德国人很注重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甚至能实现增值的服务。为此,西门子除了对产品品质高标准严要求外,还对过程工业格外上心,注重过程链中每一个环节生产率的提升,并通过对不同市场的精确调研,为新市场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做出积极响应,从而赢得了用户的信赖。2017年10月,《福布斯》首次推出最受信赖公司榜(Top Regarded Companies list),榜单基于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编制,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上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西门子公司。西门子虽然在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上仅排第50名,但是却在最受信赖公司榜上排名第一。(见表二)

猜你喜欢

西门子
西门子存活169 年的秘密
新闻浮世绘
灶具也出纪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