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制实训指导模式的探索
2018-01-31张璟
张璟
摘 要: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重点区别于本科院校,更注重于实际技术应用方面。因此,高职院校多开设实训课程,帮助学生们与社会接轨,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并在实际工作中丰富他们的相关专业知识。因此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需要注重校企合作,本文通过介绍双师制实训指导模式给校企合作指出了一个方向。
关键词:双师制;实训指导模式;物流管理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重点区别于本科院校,更注重于实际技术应用方面。因此,高职院校多开设实训课程,帮助学生们与社会接轨,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并在实际工作中丰富他们的相关专业知识。学生在专科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有课堂上的老师传授文化知识,还有实地操作时的师傅传授实操经验。这样就使得专科学生毕业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工作前准备,可以更快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这种相辅相成的学习方式,可以起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的作用。
然而,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实训时间都很短暂,因此学生们在实训时的工作岗位至多1~2个(这是在有轮岗的情况下,否则大多只是在一个工作岗位)。这样的话,很有可能学生并不能遇到适合自身的岗位。另外,学生们实训的岗位多为基础岗位,因此学生能学习到的事物并不多,很可能是在做重复的简单劳动,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实训的作用。再者,由于企业有自身的保密机制,对于不一定会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们,很多核心的企业运作机制也无法了解。即使是传统的“2+1”人才培养模式,在实习中受教的成效也甚微(参考旅游文献)。综上所述,有一部分的高校实训,会被企业们当成是一个补充廉价劳动力的机会。这样有名无实的双师制实训指导模式并不能起到多赢的局面。
对此,我对学生毕业实习企业等进行实地走访,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与参访的台湾某大学的教授们进行访谈,了解他们成熟的实训机制;参加了校企合作的研讨会,听取专家学者们成功的实训示范。综合各家所长,我对于双师制实训指导模式有以下几点的建议:
一、明确学校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
“知识”指“科学文化知识、相邻专业知识、本专业知识”等。知识培养的目标,也就是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相邻专业知识、本专业知识等。例如:我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物流本专业的知识,也需要掌握通识课的内容,以及营销、电信、商英等相邻专业知识。
(二)能力目标
“能力”,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力目标是基于知识目标之上的,是对其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例如:我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训课时会进行叉车的实际操作,也会在“双十一”时进入到快递企业进行实地工作。
(三)素质目标
“素质”,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素质目标的确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角色转换,适应工作环境,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我校的通识课中就有与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
这三个培养目标显然是缺一不可。对于偏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能力目标往往是重点培养方向。然而,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走访,和与企业领导的访谈后,我发现,企业对于实训的学生,乃至应届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看重程度远低于素质的看重程度。也就是说,相比知识和能力的“硬实力”,企业更看重学生的素质,也就是“软实力”。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某企业对实习生的知识和能力需求比较基础(男生会开叉车,女生会使用office软件)。能够成功留在企业,获得重用的人员往往是善于沟通,态度端正,认真刻苦等素质较好的。国内知名的招聘网站,智联招聘和领英,也有相同的结论。由此可见,在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高职院校也需要强调学生的素质培养。
二、双师制实训机制的建立
通过对台湾景文科技大学的行销与流通系、金融系以及旅游和旅管系的教授们的访谈,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我系物流管理专业的实情,可以通过以下机制实施“双师制的实训”:
(一)成立实训领导小组
由物流企业代表和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协商实训的整体计划和架构,明确企业和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保证合格人才的输出,企业给优秀学生预留岗位。实训领导小组也是学生实训的最高负责组织。对于学生实训的表现,实训领导小组有最终的决定权。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拟发展的第一批校企合作对象为:顺丰物流、圆通快递以及德邦物流等。选择这几个企业的是已经有一定的合作基础,每年都有学生在这些企业进行实训或者实习,只是缺乏总体规划。并且,这些企业在台州本地都有较大的分公司,公司制度完善,就业岗位多,工作环境较好。
(二)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
用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将物流管理学生三年内的所有短期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进行总体的规划。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每个学期都有不同长度的实训配合相关课程,因此,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学校的教学大纲,由学校和企业一起制定该协议书,以达到对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目的的分阶段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业务知识进到铺垫作用,还需要企业导师在实训过程中,让学生在实操中进行应用。
(三)下达《学生实训任务书》
由本专业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拟定各阶段的《学生实训任务书》,确定培养方案。在每个实训或实习结束时,由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通过实训任务书明确的了解实训的目的、意义以及自身的表现。不同实训岗位的任务书会有所区别,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例如仓库管理人员更注重库存管理和货物堆放等,而车辆调度人员则需要了解路线规划等。
(四)出台《学生实习管理制度》
做到学生实训的有条不紊。在实训期间,企业的指导老师需要与班主任及时沟通学生的实训情况,保证实训的圆满完成。很多学生在实训初期,由于不适应角色转换,因此企业老师和班主任都要多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學生顺利过渡。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一律交由实训领导小组处理。endprint
三、学生实训流程的建议
(一)企业导师来校
在学生未开展实训前,可以邀请企业导师来课堂中讲课。通过企业导师的讲课,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对学生有一个初步印象,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由此对企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企业导师处在行业的最前线,可以带来更多应用新知识,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
(二)学生参观企业
确定实训企业后,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物流企业,熟悉企业环境,指导企业的各个岗位。通过企业参观,可以让学生对企业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明确就业意向。另外,企业也可以借此考查学生的情况。
(三)岗前准备
由于实训期间的岗位不同,因此在实训开展前需要由企业导师和教师共同制定岗位的分配。此外,对于优秀学员,也可以参考学生的意愿进行岗位的选择。在正式开展实训前,还需要由学校组织统一的进行岗前培训,让学生了解实训内容及规章制度。
(四)双师结合
实训期间,学生的实训安排由企业导师负责,原则上学校不予过问。以企业指导老师为主,对学生进行实地教学,教师做好辅助工作,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为主。
(五)企业择优录取
实训结束后,企业对学生进行评价。在顶岗实习结束后,企业将优先考虑表现优异的学生,进入企业相关岗位进行工作。
四、双师制的多方共赢格局
(一)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对学生来说,在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下,接触到物流产业最前线的信息,了解各个相关岗位的职责,掌握相关核心技能,把课堂所学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应用,还可以接触企业的相关业务,熟悉企业内部人员,使其在未来竞争上岗具有优势。根据台湾景文科技大学的校企合作实训的结果来看,学生通过实训,可以快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表现优异的学生也大多在毕业后留用。
(二)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通过“双师制实训”机制,教师在与企业导师协同合作的同时可以深入到企业一线,在接触到物流行业前沿的同时,又可以了解这些先进的物流企业相关情况。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本专业在学校教学与企业工作之间的距离,又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方向。
(三)完善学校人才培育
学校通过“双师制实训”机制,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而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达到帮助学生就业的目的。而教师和企业导师协作,又能通过实地操作,推动“双师型”人才的建设。
(四)促进企业人才引进
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从学校时期就开始实习的学生,对企业的文化接受度更高,能更好更快的融入企业,进入到工作状态,且对企业的忠诚度更高;另一方面,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校和企业双管齐下共同培育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虽然企业在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可是“双师制实训”机制的收益将远远大于付出。在与台湾锭嵂保险经纪人股份有限公司的余婉晴经理的谈话中得知,该公司的员工大多是从学生时期就开始实习,毕业后留岗。通过从源头进行人才培养,该公司已经是台湾保险经纪人行业的佼佼者。
五、双师制实训的一些思考
“双师制”实训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关系成熟稳定的基础上的模式,这需要企业和学校双方不断的协作和投入。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初期,可以多进行校企访谈,让校企双方对对方都有一定的了解。例如企业可以举办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了解企业;而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企业人员参观校园、听课、以及讲课等方式让企业了解学校。只有建立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双师制”实训才能发挥作用。而建立这个关系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要以培养学生相关专业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具备岗位竞争优势为指导进行。
另外,“双师制”实训结束后,需要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方互评。只有在不断改进中前进,“双师制”实训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也可以使得校企合作良性循环,不断发展。总之,双师制实训指导模式是培养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通过“双师制”实训,企业、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会大有收益。
参考文献:
[1]应巧艳.高职园林专业女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4):273-275
[2]张凤.高职女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3]李靖靖.高职女生就业能力养成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25-26.
[4]朱辉星,庄芳明.旅游专业“双师指导、岗位成长”顶岗实习模式探索[D].宜兴: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2004
[5]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國大学教学,2004(10):56-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