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工作能力与护理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
2018-01-31皮斯妮
皮斯妮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生工作能力和护理职业教育问题,为提高护理职业教育水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名护生,按照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生实施常规的职业基础教育,观察组护生实施院校联合岗前培训职业化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护生综合素质提升情况以及带教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生整体测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岗位职业教育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更好地提高护理职业教育水平。
关键词:护生工作能力;护理职业教育;问题;对比分析;措施
护生是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生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整个护理队伍建设情况和医院的整体形象,所以对于护生要从基础抓起,注重理论知识和护理职业教育实践等培训,才能全面提高护生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建立学校、医院联合岗前培训机制,能够及时引导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应用。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于护生工作能力和护理职业教育要求越来越高,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提升护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化素养,是当前摆在职业院校和医院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人护生工作能力和护理职业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调研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基础资料。选取2014年大专护生100名,按照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岗前培训,观察组患者实施院校联合岗前培训模式。两组护生在年龄、学习、学科成绩等基础资料方面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二)方法。有院校和医院联合制定对护生工作能力测评调查表,对护生工作能力进行测评,并找出当前护理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院校联合综合培训方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对照组护生实施常规的临床实习培训,观察组护生实施院校联合开展的职业化技能培训。
一是开展临床见习培训,围绕本学期的主要核心课程,对护生进行临床见习培训,让护生直观地感受临床操作情况,并注意经验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统计学分析。采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8.0對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引入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由上述统计结果可知,观察组护生临床培训效果、综合能力测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当前护生工作能力参差不齐,为全面提高护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是开展院校联合岗前职业化培训。一方面对护生在院校所学的所有的主要核心课程进行技能培训强化训练,对护生所学情况、临床操作情况等进行现场考核,找出存在的不足和出现错误的地方,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后制定技能强化训练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循序渐进开展培训,技能培训强化训练主要包括基础训练、内科护理学训练、健康评估训练、急救护理学训练、外科护理学训练、妇产科护理学训练、儿科护理学训练等内容。结合当前临床的各类新技术、新方法,由临床带教团队对护生进行培训指导,教会他们学会仪器操作的基本方法,并面对面沟通,通过示范演练、面对面操作、视频教学等方式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制定临床综合案例演练方案,让护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演练和测验,充分发挥护生的临床经验,自行解决处理问题,教师做好引导即可。还要加强人文素养培训,提高护生的护理规范性、护理服务水平等。
另一方面对护生开展规范前岗前培训,让护生提前了解医院的护理制度、发展历程、部门职责等。
结合上述培训情况,对护生的临床实习情况等进行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服务水平等全方位测评和考核。根据测评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由教师和临床医生共同研究制定优化提升方案,从而不断改进和提升。
主要对培训效果、带教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测评分析。满意度分成非常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找出工作薄弱环节,进而进行强化训练和专业培训,将能够大大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提升病患的满意度,促进医院整体形象的提升。本人对所在院校开展的学校和医院联合培训体系进行了实践分析,以提高护生工作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强化基础操作技能培训、加强实践操作指导和测评、注重人文素养培训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护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瑜.护理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D].导师:杨克虎.兰州大学,2014.
[2]赵文静,安琪,解思琦,窦丽丽,谢亚利.护生工作能力与护理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2(32):3066-3068.
[3]唐红梅.促进护理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D].导师:巴德年.浙江大学,2012.
[4]李爱琴,张志香,马晓艳,刘家学,曹琳,王夫花,胡尊月,孙华,董祥莲.护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能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1(03):231-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