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痰逐瘀熄风方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8-01-31张丹王清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张丹+王清峰

摘要:目的探究化痰逐瘀熄风方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掷币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降压和降血脂等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逐瘀熄风方治疗,比较中医证候疗效和西医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西医疗效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逐瘀熄风方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化痰逐瘀熄风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1-0034-03

急性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供中断而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起病急骤,多发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高危人群和老年人,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致残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1-2]。早期采取正确方式积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为研究对象,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痰逐瘀熄风方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脑梗死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4]中风痰瘀阻证诊断标准。

1.1.2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发病时间≤72 h;②年龄40~70岁;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④神经功能缺损为中型,积分16~30分;⑤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内容且自愿签署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①年龄<40岁或>70岁者;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后循环梗死者、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者;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分或>30分者;④除动脉粥样硬化外其他原因导致的脑梗死;⑤合并心肺、肝肾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⑥精神障碍者;⑦妊娠、哺乳期妇女、药物过敏者;⑧行降纤及溶栓治疗者。

1.1.4剔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误入的病例;②纳入后依从性差的病例;③治疗期间死亡、再发脑梗死、脑出血等主要重点事件病例;④受试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者认为有必要中止实验病例;⑤受试者病情持续恶化,转ICU治疗病例。

1.1.5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7.5±6.9)岁;病程6~68h,平均(30.5±11.8)h。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9.3±7.2)岁;病程7~68h,平均(31.2±12.1)h。2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降压和降血脂等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逐瘀熄风方治疗。方药组成:法半夏15 g,陈皮12 g,茯苓20 g,炒白术20 g,泽兰30 g,泽泻15 g,干荷叶30 g,石菖蒲10 g,川芎10 g,穿山甲8 g,天麻12 g,全蝎8 g。温水早晚冲服,2次/剂,1剂/d。2组均连续治疗28d。

1.3观察指标①依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4]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临床恢复: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减少≥80%,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积分<6分;显著进步:56%≤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减少<80%;进步:36%≤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减少<56%;稍进步:11%≤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减少<36%;无变化:0≤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减少<11%;恶化: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减少<0。总例数×100%。②依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比较2组临床疗效。基本痊愈:90%<神经功能缺损减少≤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45%<神经功能缺损减少≤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18%<神经功能缺损减少≤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或增加≤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增加>18%。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1。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局部脑组织坏死和缺氧,临床治疗以早期溶栓治疗为主,但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大多数患者都错过了溶栓治疗 的最佳时期,只能采用药物保守治疗[5]。祖国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中风”范畴,病机与痰浊内阻、瘀血停滞有关,风、火、痰、瘀、气、虚是主要病理因素,病机由虚致实,虚实错杂,可导致患者肺腑功能虚损、阴阳失调。风痰瘀阻是中风病急性发作的常见证型,应以化痰祛瘀为主要治疗原则,防止痰、瘀损伤脑窍,调理气血。

本研究选用化痰逐瘀熄风方联合西药治疗,疗效显著。方中法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效;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天麻味甘,性平,归经、入肝经,具有息风定惊之功效;全蝎味辛,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之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本草衍义》中记载,“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炒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效,能显著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泽兰味苦、辛,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之功效;泽泻味甘,性寒,归经、入肾,具有利水泄热之功效;干荷叶味苦涩、微咸,性辛凉,具有清暑利湿、升阳发散、祛瘀止血之功效;石菖蒲味辛,性温,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之功效;川穹味辛,性温,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记载,“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脉缓急”;穿山甲具有活血散结、消痈溃坚之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以治疔痈,放胆用之,立见功效”[6-7]。诸药合用,共奏逐瘀化痰、熄风通络、除烦凝神之功效。

参考文献:

[1]张清科,饶梓辉.熄风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60例[J].河南中医,2015,35(2):282-284.

[2]张彦军,张怀亮,常学辉.熄风化痰活血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瘀阻证40例[J].中医研究,2015,28(6):29-30.

[3]中国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內科杂志,1996,29(6):379-380.

[4]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5]侣丽萍.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1):74-75.

[6]刘晓丽,顾成光,索宜美,等.熄风化痰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5):36-38.

[7]赵李琳,刘方.化痰息风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病案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3):548-549.

(收稿日期:2017-1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临床检验学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联合检测变化研究
扩大时间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效果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