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教材教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2018-01-31闫秀珍

考试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参与自主学习数学教学

闫秀珍

摘 要: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指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积极获取知识的本领,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本技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依靠老师不断的指点,教师要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参与;实践;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指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积极获取知识的本领,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和发展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一、 转变教学观念,认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课程标准(2011)》认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与教师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标准》明确的指出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破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由“重教”转向“重学”。其次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教的结果是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提高的程度。教师的各种努力都是为学生主动地“学”这一目的服务的。教师的劳动只有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才能收到实效。最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每个学生的好奇心,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并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作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途径

知识是通过实践而转化为能力的,有了能力就可以独立获取知识。当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依靠老师不断的指点,教师要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学习过程,进而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独立学习的风格,以下是我的几点作法:

1. 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在孩子們眼中,数学是一些符号和文字的结合,是抽象的,枯燥的。而生活却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是学生天天经历的。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旧知出发,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知识的内容引入课堂,并与课堂所学知识相融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学《数学广角——搭配》一课时,我用课件出示了情景图: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介绍说: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红的妈妈为小红准备了这么多漂亮的新衣服,这些衣服小红可以怎样配套着穿呢?同学们帮小红搭配一下好吗?老师的话刚一出口,同学们就开始急着搭配了。我又问,你能帮小红准确的说出有几种搭配法吗?同学们一时语塞了,有的开始摆卡片演示了,有的开始连线了。这种生活数学既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2. 借助数学教材内容的示范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承载的知识是《大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教学时出示题目后,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读懂了什么和同桌说说,再请个别学生大声读题,请全班同学听,遇到不认识的字,老师及时帮助。在读懂题目的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解决题目提出的问题。当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想法之后,再和同桌谈谈想法,在讨论中确定解题方法。这时,就让学生静下心来独立思考,认真做题。最后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一步步的引导,一次次的交流合作,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题,细心审题的习惯,又教会了学生与他人交流,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便能自主探索,寻找规律,创造性的学习,使课堂教学变得愉快而高效。

3. 做好课前预习,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预习之前,教师要给予方法的指导,提出不同形式的预习方法:可以搜集资料,也可以是阅读教材,还可以是实践操作等等。但不论什么形式的预习,都要有明确的任务要求,还要做到及时检查,以便发现学生自学总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识识图形(一)》一课时,我提出的预习任务是:(1)搜集各种形状的物体,和小伙伴们说说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并按形状分类。(2)观察身边的物体,说说分别是什么形状的。(3)动手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摸一摸你搜集到的物体,有什么发现?说给小伙伴听一听。通过这样的预习过程,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知识经验。当学生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时,就会主动探索,积极发言,学得轻松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预习中得到训练,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强化。

4. 注重评价激励,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立体交互活动。在诸多因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第一位的。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机会。除了设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习题之外,还要在开放式的教学中,评价要做到适时适度,形式丰富多样。教师一个激励的评语,一个充满爱护的眼神,一个鼓励上进的动作,同伴给自己加的一颗星,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评价同学,让学生感受到我不比别人差,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学懂数学,准确无误的完成作业,赢得老师和同学们好评。

总之,数学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其形成与发展要经历一个渐进的、相对漫长的过程。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改革教法、探索教材、加强教学指导等手段,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为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参与自主学习数学教学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